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算”与“用”的和谐交融

2017-06-15 22:16王阳丽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7年5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王阳丽

【摘 要】计算教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感受、体验,认识运算的实际意义,并利用问题的现实背景,经历、体会探索算法的过程;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体会计算的作用和价值,这也是现在的数学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加强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机结合,把计算教学融入应用中,让学生在应用中体会计算,从计算中获得乐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以用促算;以算激用;和谐交融

一、创设情境,以用引算

数学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有意义的建构方式获得的。因此,在计算教学中要创设适合计算的教学情境,把教学内容融入具体的情境之中,从具体的情境中引出计算,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是有用的。如在传统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中,要么先用表内除法来复习和铺垫,要么看着点子图或小棒图来列出算式,这样不仅枯燥乏味,还严重地脱离了生活实际。而新教材却给计算教学提供了具体的生活情境。在《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教学中,笔者是如下设计的。

师:你们喜欢逛超市吗?

生:喜欢。

师:小明也很喜欢,你看,他又准备去超市买毛巾呢!(出示超市毛巾柜台的一角)你看到了什么?

生:一种毛巾2条24元,第二种毛巾3条33元,第三种毛巾4条52元。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第一种毛巾每条多少钱?/第二种毛巾每条多少钱?/第三种毛巾每条多少钱?/哪种毛巾最便宜?/小明会买哪种毛巾呢?

在“逛超市买毛巾”这个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情境中,学生搜集信息,积极思考,产生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学生也很快想出计算哪种毛巾最便宜,也就是计算出每一种毛巾平均每条多少钱……这样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新课,以用引算,不但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更加具体化、形象化,而且也使学生感受到除法计算的必要性,提高学生参与计算的积极性,避免了枯燥的计算教学。

二、关注经验,以用促算

学生数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即使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现实,使数学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感悟算法,掌握技能,灵活简便地进行计算。

1. 结合应用,理解算理

在理解算理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单调的算式放到具体的情境中,赋予每个数“活”的生命;将抽象的计算算理融合到具体情境中,赋予计算“活”的灵魂。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笔算乘法》教学,关键是理解乘法竖式的意义,这也是本课的难点所在。在教学时,笔者联系实际,从班级里的学生座位入手:每组12人,有4组,从而引出算式“12×4”,然后引导学生4人小组进行讨论。学生想出了很多方法。当有学生讲到笔算时,笔者利用课件,通过学生座位的变换,引导学生将算式中的每一步与图中的每一部分对应。如让學生找找“2×4”表示图中的哪一部分;“10×4”又表示图中的哪一部分;为什么要把40和8加起来等,使算式中的每一步都能在情境图中找到原型,使原本抽象的算理变得直观、明了。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了解到笔算教学的全过程,明白了笔算乘法的算理,不仅“知其然”,更是“知其所以然”。

2. 结合情境,理解运算顺序

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是教师生硬地“塞给”学生一道算式,然后讲解:在有乘有加或减的算式里,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学生始终觉得枯燥乏味,疑虑成堆。笔者认为这些运算顺序虽然是人为规定的,但规定并非想当然,得有一定的道理。新教材就给笔者提供了以下一个素材。

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式计算题》的教学中,先出示教材中的小熊采摘玉米棒的情境:4棵玉米树,前3棵玉米树上都有3个玉米棒,第4棵树上只有2个玉米棒,小熊摘走了1个。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了问题,并列出了算式:“4×3-1”和“3×3+2”。此时笔者已经达到了“以用引算”的目的,但并没有就此放手。在让学生尝试计算后,提问学生为什么“4×3-1”要先算乘法。学生毫不犹豫地说出了:原来4棵玉米树,每棵树上有3个玉米棒,要先算一共有几个玉米棒,所以要先算“4×3=12”。通过图与算式的结合,学生自主发现了为什么要先算乘法,生动直观地理解了算理,突破了先乘后加的难点。

我们发现,算理算法同样有着现实含义,只有从应用中导出算理和算法,让算理和算法融入应用中去,才不失为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有趣的一个良好方法。

三、走进生活,以算激用

解决问题是目的,计算是手段。教学中一定要给孩子提供应用知识的实践机会,让孩子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懂得计算的重要性,也只有能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孩子,才能在创造性实践中充分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和知识的价值。

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00页练习第5题这一情境题中,复合了小蜜蜂采花蜜和花丛两个情境,使学生看到解决一共有几只小蜜蜂这个问题可以用“9+6”来计算,也可以用“10+5”来计算,而解决花丛里一共有多少朵花可以用“9+6”来计算,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但仅仅如此并不能确保学生具有应用意识,也许抛开教师提供的实际背景,学生在头脑中便难以找到其他的实际背景,依然会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看成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无法感受到新知识的应用价值。考虑到这一点,笔者对这道练习又重新进行了设计。在学生解决完情境图中蕴含的数学问题后,笔者随即又抛出了一个问题:想一想,“9+6”还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数学问题?学生纷纷发言。

生1:我们组有9个男生,6个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生2:我有9支铅笔,同桌有6支铅笔,我们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生3:我去肯德基,买一个汉堡要9元钱,买一包薯条要6元钱,我一共要付多少钱?

……

这样的算用结合,使学生深深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身边的很多实际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把握生成,促使算用和谐

课堂是动态的,作为教师,只有把握动态生成,才能促使“算”与“用”的和谐交融。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8页练习三的第11题是“老鹰捉小鸡游戏图”,让学生根据图提供的条件和问题“12只小鸡,我已捉住了5只,还有几只?”进行计算。虽然选取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情境,但从搜集信息和解决问题上而言,这样的练习形式是封闭的,练习的参与者是被动的。因此,对这幅情境图笔者作了调整,引导学生挖掘情景图的数学内涵:先出示游戏图(不出现图上原有的问题和填空算式),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观察并交流,接着告诉学生:“你们喜欢的游戏中有好多的数学问题呢!假如你是扮演老鹰的小朋友你会想到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呢?”在一个学生提出类似“12只小鸡,我已捉住了5只,还有几只?”的问题后,先让学生说出解决的方法,再让学生继续提问,学生就会提出一串的模仿性问题。教学没有就此止步,此时笔者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正站在旁边看游戏的小朋友,你又会想到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1:有12只小鸡,1只鸡妈妈、1只老鹰,一共有多少小朋友参加这个游戏?

生2:一共有14个小朋友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1个当鸡妈妈,1个当老鹰,有几个小朋友当小鸡?

生3:有9个女孩,5个男孩,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玩这个游戏?

生4:有12只小鸡,1只鸡妈妈,小鸡比鸡妈妈多多少只?

生5:有12只小鸡,1只老鹰,老鹰比鸡妈妈少多少只?

……

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学生的一个正确的或错误的回答都会成为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面对这一幅图,学生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十几个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真正达到了“算”与“用”的和谐交融。

数学是现实的,它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计算教学也不能忽视生活这一具有无限魅力的视点。只有这样,以用引算、以用促算、以算激用,把握课堂的动态生成,才能达到“算”与“用”的和谐交融,才能使计算教学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