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后工业社会视野下我国政治文化的嬗变

2017-06-15 23:11廖丽丽
关键词:公民权力工业

廖丽丽

摘 要: 政治文化是公民在特定社会政治活动中形成的政治认知、政治信仰、政治态度、政治情感以及政治评价。在后工业社会中,网络政治的发展、经济快速发展、社区自组织的发展、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全球化加速,驱动着政治文化进行相应变迁。因此,后工业社会我国的政治文化应该是权利本位和公民本位的政治文化,是走向法治和社会本位的政治文化。

关键词: 后工业社会;政治文化;软实力;信息社会;权利本位;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网络社会

中图分类号: D035-0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9-4474(2017)02-0091-06

一、引言

政治文化是公民在特定社会政治活动中形成的政治认知、政治信仰、政治态度、政治情感以及政治评价。随着国际社会对“软实力”的重视,政治文化成为当代政治学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于1956年在《政治学杂志》上发表《比较政治体系》一文,首次提出了政治文化的概念,成为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研究政治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学者对政治文化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梳理政治文化研究相关文献,鲜有学者专门从后工业社会视角进行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当前我国正处在由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以及后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而全球化的快速推进进一步促使了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这对我国政治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即从后工业社会和全球化视角探讨我国政治文化的变迁。

二、后工业社会的涵义及其特征

(一)后工业社会的涵义

英国行会社会主义者亚瑟·彭蒂首次使用“后工业”一词,在1917年出版的《对后工业国家的研究》中强调后工业国家是一种社会形态,这种社会形态并非资本主义社会。彭蒂在《后工业主义》中又提出,“‘后工业主义是在工业社会消亡之后的社会状态,是可以用来涵纳所有承认工业主义已告终结的人的推测的概念”〔1〕。这里的“后工业主义”实质就是社会主义,并非当前我们认为的后工业社会。而首次提出“后工业社会”概念的是美国哈巴顿大学荣誉教授丹尼尔·贝尔,在1959年的一次会议上,贝尔首次对“后工业社会”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强调“服务性经济”社会的特征。此后,贝尔在《知识社会的冲击》中这样描述:“后工业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它不是当前西方社会延长线上的东西,而是在技术、社会组织以及生活方式诸方面形成了新的原则的一种社会发展阶段。在工业社会中是人与自然以及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而在后工业社会中已转变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工业社会资本优先,而后工业社会知识优先”〔2〕。知识优先成為后工业社会的重要特征,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后工业社会形成的根本原因。贝尔依据此规律把人类社会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主要是农业社会,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主,人们的生活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人口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工业社会是指加工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等第二产业,依靠机器提高工作效率,工人注意力高度集中,这些行业对社会的经济增长起到主要推动作用;后工业社会是信息为主的社会,科技的进步以及信息技术成为社会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知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服务行业就业者迅速增长。

(二)后工业社会的特征

贝尔在对后工业社会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后工业社会有以下五个特征:(1)经济方面:服务型经济。劳动力由原来的农业和制造业转移到服务性的行业,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数增加,主要从事金融、贸易、运输、娱乐和教育等服务性行业。(2)职业分布:专业人员和科技人员居于社会职业的主导地位。前工业社会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工业社会主要是从事工业生产的工人,而后工业社会多从事教育、管理和科技工作的工作人员,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3)理论知识居于中心地位。后工业社会是以知识为主导的社会,“理论知识正日益发展成一个社会的战略源泉,而大学、研究机构和知识部门等汇集和充实理论知识的场合则成了未来社会的中轴结构”〔3〕,并形成了以“知识精英”为领导的社会。(4)政策制定:对智能技术更加依赖。社会要快速发展,必须依靠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甚至一些人把后工业社会认为是信息社会。(5)监控技术发达,重视技术鉴定。技术并非是万能的,像目前的生态问题和能源安全等,往往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又需要改进技术进行解决,贝尔认为技术需要鉴定,不然就会给社会带来“不确定”的危险。人类必须继续开辟新的技术领域,规避技术带来的不利因素,从而使技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三、后工业社会我国政治文化变迁的影响因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变化决定了政治文化必然发生改变。随着我国逐步步入后工业社会,多种不同因素驱使政治文化发生变迁。

(一)网络政治的发展

后工业社会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公民生活方式的网络化和虚拟化,使得网络政治得以形成和发展。网络政治就是以网络与政治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政治现象,互联网的兴起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新的渠道,成为其表达政治需求的新路径。网络的开放性降低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门槛,网络参与的互动性使公民获得良好的互动体验,提高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技能以及对国家的认同感。网络参与的匿名性与平等性,可以使公民自由而平等地参与政治生活,表达自身的真实想法,保证了政治沟通的顺利进行。

网络政治的兴起对我国政治文化的变迁必然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网络政治的兴起推动着我国政治文化更加趋于温和、客观和理性,使政府决策更加公平、民主和透明;另一方面网络政治的兴起有利于推动我国政治文化的社会化,使公民在网络社会无形中接受我国的主流政治文化,增强了对政治体系的认同,维持了社会的稳定。总之,网络政治的发展使我国政治文化趋向民主化。

(二)经济的快速发展

后工业社会是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重视效率,公民创造财富的积极主动性得到提高。改革开放前,工人和农民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社会地位相对较高,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国家和社会的管理者、私营企业主以及专业技术人员享有了较高的社会地位。改革开放使民众对身份的依赖减弱,社会流动加快,不仅增强了社会活力,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同时使我国农业劳动者减少,工业和第三产业劳动者扩大。

1992年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它强调市场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和身份平等,是法治化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增进了我国公民法治观念,公民遵纪守法的意识不断增强,法律在我国公民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依法治国深入人心。同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科学和教育事业的进步,改变了公民在传统社会中被动接受主流政治文化的情况。后工业社会中,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理性成分逐渐增加,不再对领导阶级绝对服从和盲目崇拜,而更加倾向于追求个人的财富和维护自身权益,自由、平等、法治的意识不断增强。

(三)社区自组织的发展

后工业社会中公民的知识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自我服务、自我治理能力日益增强。中国社区自组织的发展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实践证明,社区自组织这一治理形式契合了社区管理的需要,是适应我国政治民主建设的制度安排。社区自组织作为中国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形式,已经得到国家法律的认可,并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治理能力。“通过社区自组织的实践,中国基层公民的主体利益意识逐渐觉醒,规则意识、协作意识、民主意识和合作意识得到了增强”〔4〕。同时,通过社区自组织建设,公民正在承担越来越多的原先由国家承担的责任,实现了自我管理,社区公民的政治态度、政治认知、政治信仰和政治情感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对政府权力和个人权益的认知也更加理性,从而促使中国政治文化朝向世俗化和理性化方向发展。

(四)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

国家与社会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政治生活领域中最复杂且又是最基本的关系。后工业社会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国家将那些管不了、管不好的公共事务放权给社会,也会引起政治文化的变迁。当前的中国与改革开放前相比,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之初,实行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国家的权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国家的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强化和扩展,社会的功能依附于国家。改革开放后,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开始发生相应的变化,国家逐渐放权给社会,社会民间组织得到了迅速发展的机会,公民社会逐渐兴起并获得快速发展。

当前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良性发展,引起了我国公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改变也引起公民政治价值观念的变化,并最终促使政治文化的变迁。随着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国家本位和家长制的观念不断淡化,这种变化有利于我国公民形成独立人格,正确审视自身的权力和义务,成为具有独立自主行动能力的社会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一种新型的政治文化的出现。

(五)全球化的推动

后工业社会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使得全球间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往更加频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同时伴随着制度移植、价值变迁和文化渗透等现象。对于中国来说,全球化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当前我国进行的深化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对全球化趋势的正面回应。全球化进程影响了我国政治发展的价值取向、基本目标和战略选择,进一步引起政治文化的变迁。“当全球化淡化了国家边界,要求重新解释人权、主权、公民社会等概念的时候,全球化不仅增强了经济贸易和商务往来,也增强了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关系”〔5〕。在不可逆转的全球化面前,人们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开阔了视野,并开始尝试其他国家或民族的生活方式。中国传统社会中形成的“官本位”等腐朽愚昧的思想被抛弃,“以人为本”思想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认同。因此,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待我国的政治文化,全球化促进了资源共享。我们应在继承发扬中国传统优秀政治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这无疑会增强我国政治文化的生命力。

四、后工业社会我国政治文化的发展趋势

(一)政治文化走向权利本位

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前工业社会发展阶段,“前工业社会时期,拥有政治权力是衡量个人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准,是谋取个人利益和社会资源的基本手段”〔6〕。前工业社会经济与政治、国家与社会高度一体化,权力主导整个社会系统的运行规则,形成权力本位。权力本位表现为国家的政治功能过度膨胀,社会和公民的自主性非常弱。一般而言,权力本位具有如下特征:一是权力至上。权力在整个社会体系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权力代表着拥有相应的社会地位,社会成员因权力大小而分为不同的社会阶层。二是权力万能。拥有权力就意味着可以支配一切,权力者以权力为工具,可以为所欲为,被支配者必须无条件服从,否则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三是权力无界。权力无限扩大,行使范围没有界限,权力可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市场和个人均在权力的管控范围之内,权力不受约束。四是权大于法。权力高高在上,法律为有权者所制定,权力的地位高于法律。有权者在具体政治活动中无视或者轻视法律,以权代法。五是权力被视为目的。有权者视权力为目的,而非手段,获取政治权力成为终极目的。六是凸显国家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强化国家利益,无视社会成员的个人权利和利益。

“权利是以个体利益为社会基本内容,权力是以国家利益为社会基本内容”〔7〕。后工业社会是市场经济高度發达的社会,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意味着市场更加开放和法治化,公民权利要求增多;维护基本权利、享有基本权利和保障基本权利成为社会成员的共同心声。权利本位成为后工业社会政治文化变迁的方向。权利本位具有以下基本属性:一是权力从属于权利。权利是权力的来源和基础,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国家权力是公民权利的让渡。国家权力源自公共管理和社会治理的需要,是权利衍生和创造了权力,权力行使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二是权力以权利为边界。权利界定了国家权力运行的合法性限度和理性基础,是国家权力的边界。国家权力的运行应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为目的。三是权力服务于权利。权力的价值在于服务公民、维护正义和惩恶扬善。国家权力运作的合法性建立在保障公民权利实现、协调权利冲突、维护权利平衡等基础之上。四是权利制约权力。“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是阿克顿勋爵的名言,它说明了国家权力自身具有极强的自我扩张性,不受其他权力制约的权力会异化为有权者实现个人利益的工具。因此,必须用权利制约权力。五是法律的绝对权威性。法大于权,权力要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活动,任何政治组织或者个人都无权超越宪法和法律。后工业社会政治文化的建设,必须坚持权利本位的价值取向。

(二)政治文化走向公民本位

后工业社会一个显著的特征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公民在网络中实现政治参与,促进公民与政府良性互动。公民在网络政治参与中表达利益诉求和政府服务存在的不足,促使政府做出正确的决策和改进服务;政府通过网络渠道传达政府的政策或意见,推进双方相互理解和合作,无形中实现了公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目标,这与我国政府提出的公民本位是一致的。“网络政治的兴起推动中国政治文化向现代公民文化的转变”。〔8〕后工业社会的网络政治能够消减政治沟通中的障碍,促成公民平等地参与政治生活,摒弃了前工业社会的等级特权。这种平等既是公民身份的平等,又是公民话语权的平等,受到法律的保障。后工业社会中,互联网不仅创新了信息传播方式,同时也改变着公民的传统观念,公民不再是政治文化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政治文化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每一个政治参与主体都处在网络节点当中,较少受到他人的制约,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志,并且绝不容许政府按照少数人的意志来设计政府政策。公民积极地参与到政治生活和政治决策当中,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从而提高了公民对政府的认同度。

另外,在后工业社会网络政治的参与过程中,公民会潜移默化地生成权利与义务、平等与自由的意识,逐步增强公民意识,进而有利于形成公民本位的政治文化。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发展,我国公民的政治知情权逐步扩大,言论自由得到保障,政治监督和协商机制不断完善。后工业社会的网络政治参与具有明显的跨地域性和多层次的参与特征,加之网络社会政治参与的去中心性和开放性,公民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参加政治生活。可以说,在后工业社会中,每个公民都是一个平等的政治主体,均有机会获取本人所需要的各类信息,并与其他参与主体平等地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政治思想、情感和看法。这样一来就可以增加公民政治参与的宽度、广度和有效性,从而形成公民本位的政治文化。

(三)政治文化走向法治本位

我国在经历了漫长的前工业社会后,形成了“人治”的政治文化传统,孔子认为“为政在人,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其含义是说国家的兴衰存亡主要取决于有无圣贤的君主。孟子也曾说过“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先贤的论述中无不强调“人治”的重要性。君主受命于天,君权至上,君主权力可覆盖政治生活的所有领域,拥有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等大权,君主对百姓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百姓对统治者权力使用没有任何监督和制约。百姓没有机会参与政治生活,表达政治意愿。统治者制定的法律不能反映社会的基本诉求,不能反映百姓的意志,甚至有权者可以不遵守法律,“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种不公平的法律执行习惯,使得百姓迫于统治者的政治强权,不得不服从法律,并祈盼出现贤明的君主和清官使他们免遭不公。此时,百姓不是积极地为自己争取权利,而是继续为人所治。

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后工业社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后工业社会强调“知识”的重要性,由财产决定的社会关系正在消蚀,社会成员可以凭借着知识占据社会地位。这就要求根除前工业社会的人治思想,弘扬法治权威,将法治作为国家治理的根本,把法律作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至高标准,使法律在规范国家、社会和个人行为时具有绝对的权威。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一是要树立法律至上的思想。法律是否具有绝对权威是区分法治和人治最根本的标志,凡是法律权威屈从于主权者意志的就是人治,凡是法律权威高于主权者意志的就是法治。法治要求公民法律绝对服从,否定一切特权,要求任何人不得游离在法律之外、凌驾于法律之上。二是要强化对政府行政权力的约束意识。法律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限制和约束,使政府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工作,政府的活动应是“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治要求严格规范和约束政府权力,有效控制行政权力的扩张。法治政府要求政府的基本权力是保障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将政府的一切活动纳入宪法之内,使公民真正享受到宪法规定的各项权力。三是要树立保障公民权利的意识。法律要保障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宪法和法律可以修改,但绝不能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法律必须是社会成员制定的,并代表他们的利益,因此应消除国家权力至上和公民对权力的高度依附性,塑造具有法治思维和独立人格的后工业社会的公民。

(四)政治文化走向社会本位

后工业社会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市场经济从前工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成熟过程,也是政治文化从国家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化的过程。国家本位的政治文化指在整个政治体系和政治生活过程中国家处于主体地位并拥有绝对权威,其基本观点是国家高于社会,在国家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公共事务管理就是国家管理,只有国家或者国家的代理机构——政府才能进行公共管理,只有国家才有资格并提供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此,国家是公共管理的主体并履行公共管理的职能。国家本位强调国家和公共利益的一致性,认为国家所做的一切都是好的、善的,忽视国家危害和偏离公共利益的一面。但是现实政治生活中,国家有与公共利益一致的一面,也有与公共利益相悖的一面。由于国家在公共管理中居于主体地位,具有排他性权力,控制着对公共利益的解释权和认定权,国家一旦偏离谋求公共利益的立场,再加之缺乏道德和制度的束缚,其行为就有可能丧失公共性。此时的国家就可能会披着公共利益的外衣,谋求个人或政党集团的利益。

后工业社会的发展促使政治文化由国家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社会本位是以社会或者社会中的公民为立足点和价值取向的政治理念。社会本位主张社会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高于国家,社会中的公民是公共管理的主体,在法律的保障下实现公民个人利益。社会本位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角度来认识政治和法律的功能,平衡社会整体利益和公民个体的利益,以对个体公民的终极关怀为目标来确立政治和法律的基本价值。社会本位主张在国家与社会二元分化下的社会自治,社会自治的主体是公民和社会自组织,其自治形式是多样化的,既可以是直接形式或间接形式,也可以是直接形式和间接形式相结合的方式。社会自治保障了公民权利,制约了政府权力不当侵入公民社会,而社会自治的成熟度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政治文明程度。后工业社会的政治文化发展过程是国家本位失位的过程和社会本位盛行的过程。在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引下,国家已不是公共管理的唯一主体,而是国家、社会和公民三类主体在公共管理中平等协商、良性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公共治理和社会和谐。

五、结语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工业社会到工业社会,最终进入后工业社会的过程,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我国也将步入后工业社会的发展阶段。社会的发展必然推动政治文化的变迁,进入后工业社会后,政治文化也将赋予新的含义和内容。

在当前国内外各类因素的影响下,我国主流政治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只有坚持政治文化自信和政治文化创新,才能不断完善我国的政治体制。因此,笔者在对后工业社会的特点与发展状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发展实际和国内外政治文化相關文献,认为走向权利本位、公民本位、法治和社会本位的政治文化,才是步入后工业社会后中国政治文化重构与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Penty,Arthur J.Post-Industrialism〔M〕.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1922:14-15.

〔2〕Daniel Baer.知識社会の衝撃〔M〕.ダニエル.ベル 山崎正和, 林雄二郎ほか訳,译. 東京:TBSブリタニカ, 1995:93.

〔3〕孙群郎.西方发达国家后工业社会的形成及其成因〔J〕.社会科学战线,2003,(6):158-162.

〔4〕熊光清.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变迁与政治发展〔J〕.太平洋学报,2011,(12):28-36.

〔5〕Mikhail Titarenko.China and Globalization〔J〕.Far Eastern Affairs,2003,(4):17-21.

〔6〕伍俊斌.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论析〔J〕.理论与现代化,2012,(6):22-29.

〔7〕童之伟.权利本位说再评议〔J〕.中国法学,2000,(6):25-29.

〔8〕熊光清.中国网络政治的兴起与政治文化变迁〔J〕.社会科学,2012,(1):23-31.

(责任编辑:叶光雄)

猜你喜欢
公民权力工业
论公民美育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工业人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唤醒沉睡的权力
“工业4.0”之思考
公民选举权的平等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