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启文
为了形成良好的家校合力育人的关系,在校本研究中我们分别从“系统规划”和“具体应对”两方面来寻求建立家校合力育人的良好关系的对策。
一、系统规划
系统规划,是在日常工作中借助比较系统的工作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取得家长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从而建立良好的家校合力育人的关系。
1. 首先接触,赢得良好第一印象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罗钦斯首先提出。教师要学会利用首因效应,在第一次和家长接触就要赢得良好的第一印象,感受你的负责和优秀。
(1)书信传情,先声夺人。每次新接班或学期伊始,给家长一封信,向家长传达自己对新学年的期待。
(2)精心准备,关注细节。精心布置,关注细节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新学期伊始,首先,教师提前找学生搞课室卫生,将桌椅摆整齐,擦干净;其次教师提前安排学生座位,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自己的位置。最后,教师提前在黑板上写好欢迎词或祝福语,让家长和学生有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3)大方得体,彬彬有礼。教师文雅端庄的举止给家长的第一印象极为重要。教师对家长应和蔼可亲、彬彬有礼、热情大方,让家长一看教师就感觉“有文化、有素质、有修养”。
2. 日常反馈,建立沟通平台
教师要有日常反馈的意识,尤其是新学期伊始,每天晚上八时左右给家长发条短信,告诉家长孩子在校的表现,让家长放心,给家长一种“老师很负责任,把孩子交给他我放心”的感觉。
除日常反馈之外,老师们和家长建立了常态沟通平台:校讯通服务平台(发送短信)、家校联系单(设置“多棱镜”,“回音壁”等家长参与环节)、班级家校QQ群、手机、微信等。通过这些平台、家校之间实现了方便快捷的沟通。
3. 真诚关心,奠定家校感情基础
最能打动家长的,莫过于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心和在乎。除了日常工作,老师们会从“关键节点”去关爱学生,打动家长的心灵。如:学生身体不适时,马上打电话给家长,并同家长一齐送孩子到医院;学生生日时,老师们会送上美好的祝福语;学生没有按时回校时,教师立即打电话询问学生的去向等等。“您的孩子,我在乎”老师们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因此,家长对学校产生了浓厚的感情。
4. 借力家长,参与班级建设工作
班级家委会以及学校家委会作为学生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是进一步体现家校合力育人合作、互助的关系。我们的家委会成员由班级学生家长中教育能力强、活动能力强、工作时间较为自由且对孩子教育比较热心的家长组成。借助他们的力量,为班级日常建设出谋划策,为家长培训提供教育资源,出面协调家校冲突,为学生提供成长经验,明晰责任,共同承担教育责任。给学校带来了朝气。
二、具体应对
具体应对,侧重讨论当偶发的、特殊的、不能自动被免疫系统免疫掉的家校矛盾问题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可以做到:
1. 冷静,努力控制情绪
面对家校矛盾,我们要求老师们首先做到冷静、努力控制情绪。这一点对于教龄较长的中年教师不难做到,但年轻教师需要在老教师的帮助下进行修炼。有一个班两个学生因值日问题而争吵不休,甚至动手,结果打伤了另一位学生。家长闻讯而来,不问原因就破口骂老师无能。要到医院验伤,并怒言要对方赔偿。此时,这位老师极力控制情绪借助家委会的力量,分别对双方做思想工作,另一方能适度平息了怒气,合情合理地解决这突发事件。
2. 理解,学会换位思考
由于受教育水平、人生阅历、个人修养、对事件了解的程度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家长有时可能会有一些不太理性的举动。面对家校冲突,甚至无理取闹,教师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家长爱子心切的心情,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
3. 尊重,建立合作前提
面对家校冲突,尊重是双方解决问题、重新走向合作的前提。首先,教师要尊重家长。我校要求教师对家长的投诉要积极回應。面对投诉的家长,我们做到“倒杯温开水并双手递给家长”、“始终面带笑容”、“安抚家长坐下,耐心倾听家长的埋怨”等。其次,教师要尊重自己的教育理念,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这是对自我的尊重。无原则地退让和妥协不只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更是对学生成长的不尊重。
责任编辑韦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