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义武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孙义武
目的 对比分析探讨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中应用。方法 观察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微创技术进行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的常规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情况,术后12周进行肩关节Neer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及Neer评分等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手术治疗方式相比,应用微创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出血量少、手术切口小、疼痛轻等优点。
微创技术;创伤骨科;临床;效果观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健康和身体美观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医疗条件的不断完善和医生技能的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创(Minimally invasive)指以最小的侵袭和最小的生理干扰达到最佳手术疗效的一种新技术[1]。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应用获得了比传统手术创伤更小、手术精确度更高、效果更肯定、术后恢复更快的目的[2]。研究纳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进行观察,探讨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8例,平均年龄(61.8±5.6)岁,左侧骨折9例,右侧骨折21例,NeerⅡ型骨折21例,NeerⅠ型骨折9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9例,平均年龄(62.1±5.8)岁,左侧骨折11例,右侧骨折19例,NeerⅡ型骨折20例,NeerⅠ型骨折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检查及治疗,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消肿止痛治疗等,评估患者整体情况,积极邀请相关科室会诊,对手术可耐受者择期进行手术治疗。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麻醉采用全身麻醉或臂丛加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采取仰卧位,将患肢垫高显露手术部位,碘伏消毒手术区域,铺盖无菌巾、单,手术入路采用三角肌胸大肌肌间隙,逐层切开皮肤、皮下浅深筋膜,钝性分离肌肉组织,注意保护头静脉,充分显露骨折断端,清理骨折断端瘀血及卡压组织,直视下复位骨折块,克氏针临时固定,术中透视骨折复位良好进行钢板螺钉内固定,如有肩袖损伤可进行缝合固定。最后冲洗切口,放置引流,逐层缝合关闭切口,覆盖辅料加压包扎。
观察组患者应用微创技术进行有限切开内固定,麻醉方式及手术准备同对照组,先进行闭合复位,后消毒铺巾,取肩峰前外侧纵行切口约3~4 cm逐层切开,沿三角肌肌纤维走行方向钝性分离三角肌,暴露骨折部位,根据情况复位肱骨头,克氏针临时固定,肱骨大结节向下沿骨膜用骨剥钝性分离,选择合适Philos接骨板插入,接骨板尾端切约2 cm切口,克氏针临时固定接骨板,术中透视骨折复位及接骨板位置满意后行螺钉固定。最后冲洗刀口,放置引流,逐层缝合关闭刀口,无菌敷料加压包扎。
1.3 术后处理
术后两组患者处理相同,术后常规应用心电监护,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伤肢给予间断冰敷,伤口定期换药,术后根据引流量拔除引流管或引流条,常规活血化瘀药物治疗。
1.4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等手术情况,术后12周进行肩关节Neer评分等。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两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相差不大,经检验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Neer评分比较
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术后12周进行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患者的Neer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患者,见表3。
微创的概念是指以最小的侵袭和最小的生理干扰达到最佳手术疗效的一种新技术,是临床医学领域广泛应用的前沿技术,微创技术应用于创伤骨科,其目的是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在重视患者创伤手术之外的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更加精确的治疗,快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尽快康复,重新踏入正常的社会生活[3-5]。微创理念和技术已经在创伤骨科成为共识,广大骨科医生也更加努力的强化自己的理论和技能,从而为患者提供更精确、有效的手术效果[6]。肱骨近端主要包括肱骨头、大小结节和肱骨干骺端。肱骨近端骨折是创伤骨科常见的骨折之一,其主要治疗方法即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和微创内固定[7]。传统的切开内固定治疗方法虽然能够清晰的暴露患者的骨折部位,利于术者操作,但其切口创口大,出血量多,由此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术后感染的风险。而微创技术的应用,则能够有效的缩小创口大小,减少出血量[8]。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表3 两组患者术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术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组别疼痛功能活动范围解剖总分观察组35.3±1.727.0±1.522.7±0.89.1±0.794.0±1.8对照组28.5±1.722.3±1.420.1±0.99.0±0.881.5±2.0
研究针对临床中常见的肱骨近端骨折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进行微创技术有限切开内固定方式的患者手术无论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还是肩关节的Neer评分都是优于常规的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患者。在临床中我们进行手术的目的是为了使患者得到更接近正常的功能,不能为了追求良好的影像学表现而牺牲肢体功能,微创技术可以更好的保护软组织,减少疤痕组织增生,使得在后期康复锻炼过程中更有利于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微创技术与常规手术治疗方式相比,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手术中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切口小、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1] 张建军. 浅谈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的应用现状与发展[J]. 中外妇儿健康,2011,19(7): 49.
[2] 沈岳.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的应用[J].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3): 1-3.
[3] 吴家宝. 微创技术用于创伤骨科的临床疗效[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8): 412.
[4] 郭庆山,沈岳. 创伤骨科中微创技术的应用 [J]. 创伤外科杂志,2011,13(5):389-392.
[5] 李海波.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9): 3368-3369.
[6] 李民.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 97-99.
[7] 杨庆,王荣生. 经皮微创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效果观察[J]. 华夏医学,2016,29(3): 54-57.
[8] 龚伟东. 创伤骨科中微创技术的应用分析[J]. 当代医学,2015,21(23): 149-150.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Traumatic Orthopedics
SUN Yiwu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 Department, TCM Hospital of Zichuan District, Zibo Shandong 255100, China
Objective To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applicati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 in traumatic orthopedics. 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s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October 2016.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and control group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conventional plate fixa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The operation time, incision length and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ere recorded. The operation was performed at 12 weeks after operation. Shoulder joint Neer score. Results The length of incision, the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the degree of pain and the neer score were signif i cantly bett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ignif i can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surgical treatment, the use of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 for the treatment of 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s has less bleeding, less surgical incision and less pain.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 traumatic orthopedic; clinical; effect observation
R683
A
1674-9316(2017)10-0057-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0.032
淄博市淄川区中医院骨伤科,山东 淄博 255100
孙义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