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孙 蕙
村民小包干“锁”住水土
文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孙 蕙
沿河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加快推进谯家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通过烤烟、核桃产业化种植,实现从“地下经济”到“地上经济”的转型。
沿河自治县谯家镇是革命老区,曾因煤矿富集而闻名。随着政策性关停和资源的枯竭,曾经大肆开采煤矿的“后遗症”显现,水土流失严重,近40%的土地沦为荒地。2014年,沿河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加快推进谯家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该镇桂鲜村、堡上村、谯家铺等7个集中连片村启动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通过烤烟、核桃产业化种植,实现从“地下经济”到“地上经济”的转型。
现在,谯家镇烤烟种植面积从三年前的1500多亩,发展到7000多亩,坡改梯增加土地面积近4000亩,生态茶叶发展到10000余亩。
谯家镇耕地量变和发展理念的质变,得益于沿河创新“村民小包干”模式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产生的效应。
作为全省石漠化的重灾区,沿河自治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644.1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积超过711.16平方公里。2010年,沿河启动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公开招投标,引进施工公司开展工程治理。
“招标的结果并不理想,竞标的公司通过细算成本账,大多打了退堂鼓。”沿河自治县水务局水土保持站站长肖凡说,留下的公司因施工环境恶劣以及队伍的不稳定性,几乎找不到盈利空间,不到一年也相继退出。
“别人不干,那就自己干!”时任沿河自治县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朝强当即决定。
“村民小包干”模式在沿河大村小寨推开,打响了“向山要地”的攻坚战。(沿河自治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调查收集全县大村小寨民情民意的基础上,县水务局大胆创新,探索“村民小包干”治理模式,将投资计划和项目投资总量规划到村,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村,引导村民自选、自建、自管、自用,村民选举产生“项目理事会”,按村民意愿将本村坡耕地相对集中连片且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拟定为项目实施点,再向上推荐。县水务局和所涉乡镇根据各村项目推选情况精准立项,资金专人专管、专户存储、专款专用。项目建成验收合格后,交付土地所属农户自行使用、管理和维修,实行“谁受益、谁管护、谁享用”的管护制度,确保权责合一、权责到民,实现项目工程效益持久。
“村民小包干”模式在全县大村小寨推开,打响了这场“向山要地”的攻坚战。通过放权于民,实行村民自选项目地点,承包到民;实行村民自建项目工程,把关在民;实行村民自管项目质量,管护靠民;实行村民自用项目成果。让村民全程参与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项目选址、建设施工、资金明细、项目验收各个环节,确保项目真正惠及于民。
同时,在“村民小包干”建设基础上,沿河自治县各部门整合资源,配套财政、烟草、扶贫等部门资金,为后续发展“铺路”。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全县共实施4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治理面积达17平方公里,年保土效益约3.4万吨,年蓄水效益8.6万方,当地村民直接参加项目工程建设获取劳务薪金1000余万元。
(责任编辑/蒙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