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了,从梦魇中醒来

2017-06-15 13:57王三水
中国青年 2017年9期
关键词:梦魇新文化类节目

文-王三水

是时候了,从梦魇中醒来

文-王三水

【新文化时代的显现】

梦魇的这几年

前段时间,一些人在谈论“2016年是最没有文化的一年”,依我看,不仅是2016年,对于每一个在文化上有所追求的人来说,接连这几年就像一个文化被抽掉的粗俗梦魇,一边混沌地群魔乱舞,一边被喂食没有营养,甚至是有毒的东西。

做个体检吧,剖开看看,我们这几年都吃进了些什么。

影视节目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食品,所以进食最多,影响力最大。以2014年跑男开播为代表,明星真人秀、网络综艺节目一时间遍地开花。去年卫视周末晚间档节目共计144档,综艺节目数量增长21%, 让人根本应接不暇。每天在各种屏幕上霸占我们时间和注意力的是哪些人呢,据腾讯2016年娱乐白皮书统计,去年明星网络热度top10有王俊凯、易烊千玺、鹿晗和吴亦凡等流量小生。年度网络热门事件是王宝强事件、包贝尔事件,年度热门话题是“杨洋翘臀”、“张一山床戏”这类。至于国产电视剧则屡爆奇葩神剧、替身抠图等丑闻,国产电影更是抽风一样呈现断崖式发展,去年2.1%的增幅创十年最低,过半新片的单个票房竟不足1000万。

除了影视节目,我们还吃下不少自媒体熬制的花样鸡汤。微信公号自2014年大发力以来,一窝蜂俗称会写字的内容供给者在微信领域攻城略地,诞生不少被粉丝拥趸的自媒体大号,流传着各类10W+爆款文章。很多人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去咪蒙那里喝碗毒鸡汤,一会儿去世相那里撸把毒肉串,最后不忘去某菜头那里吃吃酒。就这样每天吃着人造零食,满足了一时的口腹之欲,却透支着未来的健康。

当然,还少不了传统的图书阅读,不过体量微小,质量堪忧。先不说别的,任意走进一家书店,成功学励志书籍区域多是人头攒动,而经典图书阅读区则人流稀少。相比较安安静静看一本书,大部分人更喜欢躺在沙发上,刷刷微博或者看一集偶像剧。偶有看书,也大多追的是玄幻、穿越、诡秘等题材的热门网络小说。

新文化微露

所幸的是,在被喂养垃圾食品这么多年之后,终于状况有所改善,今年以来倒是出现几个不喧闹、不炒作的文化类节目,成为聒噪浮华的影视圈的清流之作。

譬如,央视接连推出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前者以诗词爱好者同台竞赛的方式来彰显中华诗词之美,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朗读者》通过寻找有故事的人来朗读一段有意义的文字,再辅以艺术感十足的音乐、短视频和微访谈,让人在领略朗读之美和文学之美的同时,也传达故事背后有血有肉的真情善意。

同样的文化类节目还有黑龙江卫视播出的《见字如面》,没有华丽的包装和刺激的噱头,简单的一封信、几个朗读嘉宾和几个点评专家,就带领观众走进鲜活的历史节点和时代场景中。这些文化类节目深受观众欢迎,刷下卫视节目的豆瓣高分记录,不少网友感叹,“终于不用打开电视,看到的都是低俗的喜剧和综艺节目了 。”更有网友直言,“在当下浮躁的令人窒息的时代,这个节目就像一缕春风(没有雾霾的),我是来学习的。”另外,说到综艺节目,在聒噪同质的综艺节目中,网综《奇葩说》脱颖而出,以新颖的形式、自由的讨论和正能量的三观吸引大批青年死忠粉,怒刷豆瓣过9分,被网友盛赞为“网综界的良心之作”。

这些节目的价值在于有观点有态度,看看他们在倡导什么吧。譬如,在《朗读者》里,我们听演员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回忆母亲的动人文字,让人开始重新审视母亲之爱;看到赖敏和丁一舟这对患难夫妻,让人相信尽管社会物欲横流但纯真之爱依旧存在;看到许渊冲老人九十六岁还激情满怀,打算活到一百岁翻译完莎士比亚,让人不仅反问自己还有什么借口可以不努力呢。

在《见字如面》里,我们看革命烈士刘伯坚的绝命词,上刑场的最后一刻考虑的还是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看叶君健当初对萧乾的揭发,感叹曾经有那么个时候,人是没有选择和退路的,说话难,不说话更难。看路遥因《人生》成名后写给弟弟的信,体会到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在创作中,原来人不仅要战胜失败,更要超越胜利。

在《奇葩说》里,睿智的马东老师让众多网友收回看脸的标准,这群聪明有趣的奇葩们让人又哭又笑,让人知道这个世界不会好,但这个世界也不会更坏了,因为这个世界,从成为世界的那一天开始,就和现在一模一样。在这个舞台上,展现了大时代下人们共有的幽默、聪明、无奈和心酸。最宝贵的是传达了极正的三观,倡导开放包容自由的精神,和为人处世最需要的信、爱与责任。

影视从来被认为是大众文化和民族心态的代表,近几年来,影视圈的浮躁有目共睹,为什么今年这些没有流量小生,不那么娱乐,甚至有点高冷的节目会如此火热?这个转变究竟意味着什么?

《见字如面》的总导演,被称为“文化顽主”的关正文在采访中说,“这是面对未来的一种选择,我们的文化产品、精神生活需要多样性的生态与品种。但是,现实情况是我们人均读书的时间太少了,用于娱乐的时间太多。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一直有主流,跑偏的时间稍微一长,人类文化的自我修复能力就会起作用。”

其实,文化类节目的火热正是基于社会的现实需求,当人们开始厌倦碎片化阅读,渴望深度阅读的体验,开始对泛娱乐化的综艺无感,渴望人文精神的观照,产生新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对自我、对世界产生疑问,寻求精神上的安慰和休憩。这些深入内部的精神需求无法通过浅显粗暴的娱乐宣泄获得满足,之前在现实利益面前自我矮化甚至跪舔在地的社会文化已经开始失灵,具备价值观引导的,有内涵有文化气质的文化内容开始发挥作用。

国产文化产品终于试图爬出娱乐化的泥淖,尽管身上还带着泥点。虽然体量不大,但这些优质文化产品的火爆也象征着一种新文化的微露。我们总是抨击社会浮躁,人心不古,哀叹传统文化没落和精神家园缺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主流媒体放弃应有的引导职能。你喂观众吃什么,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观众。这些新文化,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告诉我们什么值得坚守,什么需要扬弃,还有什么是信,什么是道义,什么是历史的责任和人文的担当。

是时候了,是时候从梦魇中醒来了,追随传统文化的回归,领悟新兴文化的发端,至少,保持这个世界,不要更坏。

责任编辑: 浮琪琪

猜你喜欢
梦魇新文化类节目
萨姆沙:一个现代人的梦魇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血尿的梦魇 横纹肌溶解
新文化购买PDAL40%股权
《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新文化等级化·传承与创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就与挑战以及韩国在未来国际合作中的角色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解密“梦魇”
逃离夏日午睡梦魇——Emma高背椅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