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7-06-14 09:38吴群宁德斌邹健向静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9期
关键词:运行机制

吴群 宁德斌 邹健 向静

【摘要】卫生事业管理作为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加强卫生事业管理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是必要的;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中也存在着团队功能与成员角色模糊、团队运行机制不畅等主要问题;为实现卫生事业管理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笔者建议从明确课程教学团队的功能和明确教师的团队成员角色方面设计课程教学团队组织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共同愿景,发挥课程负责人的作用,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把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入课堂,培育课程特色,完善课程教学团队运行机制。

【关键词】卫生事业管理 团队结构 运行机制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资助成果(湘卫人发[2013]13号);湖南中医药大学卫生事业管理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232-02

按照团队教学模式的创立者亚历山大的思想,课程团队教学通常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共同开展一门课程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团队教师强调围绕共同的愿景开展合作,这些合作是多方面的,不仅是指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更多的是指共同组织教学资源,以共同的课程教学理念,从课程设计、课堂教学的组织、课后学习平台的构建、课程学习的交流互动等多个方面形成共识和合力。近年来,围绕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广大教师开展了丰富的探讨,总结了丰富的经验[1-7]。但是,卫生事业管理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报道有限,本文以卫生事业管理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组织体系的设计与运行机制的优化。

一、加强卫生事业管理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1.加强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课程是人才培养最基础的单元,课程教学是高校教学管理的最基础的形式,受高校现行组织管理体制的影响,传统的课程教学被切割成教师的教学任务。这种模式存在三个问题:一是难以形成共同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理念,二是难以组织更多的教学资源支持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三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在国家大力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背景下,开展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才能为人才培养品质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才能真正实现“双一流”建设的目标。

开展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才能促进教师在专业上的发展,课程教学团队是教师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合作共享的平台,通过教师之间多种形式的团队教学活动,能够激发教师的创造力,能够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的获得感,通过课程团队的建设,发挥年龄、知识结构的互补优势,不仅能够促进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还能够促进专业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

2.卫生事业管理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卫生事业管理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具有双重属性,一是稳定性和变化性的统一,它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体系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它与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践紧密相联系,不同时期的改革实践为课程不断地提供创新性的政策、思想与方法,因而在内容上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二是学科定位的明确性与综合性的统一。卫生事业管理的学科属性是管理学门类的公共管理学范畴,但是,卫生事业管理除了必须以管理学、经济学的一般方法和理论为基础、以公共管理学理论与方法为支撑外,它离不开医学、中医药、卫生学、社會医学等学科的支持,否则,我们是无法理解卫生事业的实际,无法融入卫生事业管理的实践之中。

卫生事业管理作为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它的任务是通过教学,指导学生了解卫生事业的实际,参与卫生事业管理实践,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卫生事业管理课程的实践要求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总结、提炼和优化。也由于受缄默知识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化特征。教学团队建设应该是更好地满足这些要求的有效途径。

二、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组织体系问题,二是运行机制的问题。具体地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团队功能与成员角色模糊

由于课程教学是教学组织最基本的单元,在现行体制下,课程教学团队往往是任务导向型团队,而不是创新导向型团队,因而团队的功能定位往往是任务合作者,而不是人才培养的合作者,也不是学科建设的合作者,总体来看,在任务划分和明确后,团队教师基本上以单兵作战的形式开展教学工作。

团队成员缺乏经常性交流机制的另一原因是基层教师面临多重管理,在一些高校,教师必须承担多门课程教学,因而得加入到不同的教学团队,而且,在现行的制度下,教师还必须加入到不同的科研团队、项目团队等,因此,课程教学团队往往会流于形式,除了教学任务外,无法维持相对稳定的团队结构,也无法明确团队的功能,也无法对团队成员的角色进行清晰的定位。

2.团队运行机制不畅

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量的课程教学团队停留在“松散的联合体”水平之上,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既缺乏明确的目标、靶向,也缺乏有效的组织保障。另一方面,教师在面临多重团队角色冲突时,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既然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那么建立一种以课程教学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体系就成为必要了,把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与平台建设、学科建设、其他团队建设协调起来,就成为必要。

三、课程教学团队组织体系的设计

1.明确课程教学团队的功能

从卫生事业管理课程来看,一个教学团队至少具备三重功能:一是课程设计功能,它的主要职能包括: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制定课程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开展课程资源建设;二是组织教学的功能,其主要职能包括:组织实施教学、提供教师的学习支持;三是卫生事业管理领域的科学研究功能,没有科研,就无法把握学科前沿,就无法为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就无法解决好理论与联系的问题,也就不能满足课程实践性特性的要求,不能满足教师成长的要求。因此,在组织体系中,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应当将上述功能统一起来。

2.明确教师的团队成员角色

参照国内外经验,一个教学团队功能的发挥,至少需要三重角色:(1)责任教师。不同高校有不同的称谓,如课程负责人,课程主持人等,他的基本职责是课程设计和团队建设,既包括课程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形式、课程教学进度、课程考核方案、课程教学组织等设计与教学文件的编写,也包括科研设计、教师培训等方面工作。(2)主讲教师。也称学科教师,他们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实施者,在课程教学内容更新、教学形式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辅导教师和技术工程师。他们对学生的学习提供个性化辅导,开展教学问题的调研,也为教学技术的应用提供支持。

四、完善课程教学团队运行机制

1.建立共同愿景

卫生事业管理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要突显课程教学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成为学生了解卫生工作的窗口、分析卫生事业发展的平台、培养卫生改革与发展创新思维的阵地,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找到更加真切的感覺”。

合作是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本质,通过围绕卫生事业管理课程教学的目标展开全方位的合作,以共同思考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以集体智慧提升课程品质,以协作互助促进个人成长。

2.发挥课程负责人的作用

团队带头人的角色非常关键,一个好的带头人,首先是能够在教学科研方面发挥示范作用,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才能科学规划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目标,才能统筹课程教学任务的各个环节,才能统筹教学科研的协同发展,才能敏感地捕捉先进教学技术和人才培养理念,才能敏感地捕捉卫生事业管理学术前沿,才能带领教学团队不断向前沿靠拢,才能让团队成员通过合作不断地获得成就感,从而提升团队的凝聚力,保持团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建立课程负责人的遴选机制,明确课程负责人的职责,赋予课程负责人组织教学科研的相应职能。同时,也要加强课程教学团队内部治理,以更好地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汇聚团队成员的智慧。

3.改革课程教学体系

在我校卫生事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始终秉持“厚实的基础、丰富的实践、多彩的课堂、鲜明的特色”的思想,不断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1)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强调卫生事业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在分析实际问题,不局限于就事论事,强调科学的理论基础,强调充分的事实依据。充分体现理论的价值和方法的意义,让学生的思维方法日益成熟。(2)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建立学生学习团队,以教师的研究课题为主要内容,结合课程教学要求,组织学生选择力所能及的命题,开展团队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教师对选题、设计和调研给予全程指导,我们对这种指导的目标定位是,必须让学生充分理解选题的意义,让学生在不断的纠错中掌握调研设计和调研方法,让学生在反复的讨论中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明确专业知识学习的努力方向。(3)把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入课堂。近年来,我们以案例教学为基础,在课程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研究性学习、专题讨论、成果报告、教学辩论等多种课堂教学形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4)培育课程特色。通过梳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合教学团队科研工作的优势,我们给相关课程做出了特色定位,卫生事业管理课程以疾病预防控制策略中的中医药政策为特色,其他如卫生经济学以中医药服务的卫生经济学评价为特色。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培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一是我们特别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总体来看,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对年轻,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也相对年轻,因此,青年教师的培养是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通过积极推荐和选送学校“青苗计划”人选和青年教师导师制作为重点,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二是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培训,通过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内外进行学术交流或者教师培训,拓展骨干教师在学术研究和课程教学方面的视野,在教学与科研中主动学习国内前沿学科建设的经验,积极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三是建立系统化的教学研究模式,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集体备课活动、要求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对集体备课活动、相互听课以及示范教学的任务、要求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参考文献:

[1]房喻,陈亚芍,胡道道,等.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2,(1):49-52

[2]郭晓霞,赵婷婷,尹志英.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及运行效益评价研究——以“人体生理学”课程团队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3,(1):78-81,96

[3]陈鸣芬,欧茹萍.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探索——以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3):265-269

[4]吴朋,秦家慧.教师合作视阈下的课程建设教学团队[J].高教探索,2014,(6):118-121

[5]黄俊官.论高师院校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J].教育评论,2014,(1):36-38

[6]周韬.“互联网+”背景下经济学专业课程团队有机合成教学模式探讨[J].高教学刊,2016,(17):96-98

[7]杨盛泉,刘萍萍,白小军,等.C程序设计课程应用团队模式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6,(9):145-147

作者简介:

吴群,女,湖南益阳人,湖南中医药大学讲师。主要方向:中医药政策。

通讯作者:宁德斌(1968-),男,湖南宁乡人,湖南省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方向:卫生经济与政策。

猜你喜欢
运行机制
在线家庭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运行与保障
英汉双语教学模式设计探讨
油田企业清洁生产初探
政治生态视域下我国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对策探讨
新余广电新媒体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土建类专业产教创深度融合机制探索
如何构建以财务预算为轴心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
“先进通用飞机设计制造与示范协同创新中心”运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