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的探索

2017-06-14 09:38崔玉花李智渊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9期
关键词:实验区民族音乐课外

崔玉花 李智渊

延边大学艺术学院创建于1957年,自1983年开设音乐本科教育以来,经过2000年、2007年、2010年、2014年开始招收了音乐学硕士研究生、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硕士研究生、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博士生。目前学院已成为具“中专-本科-硕士-博士”办学体系齐全的民族音乐人才培养基地。几十年来,本实验区业已培养本科生2000多人、硕士生130余名。

实验区秉承“多元融汇、突出特色、创新实践”的培养理念,确立了“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高素质,具有跨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民族音乐人才培养目标,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多元音乐教育、实践教学平台等诸多方面的改革中获得了省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一系列成果,为“民族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首先,为了有效解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纯艺术精英化”的单一培养模式,造成人才培养口径窄小、只注重技能,轻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相互脱节,等一些弊端,培养出的人才普遍存在着理论基础不扎实、知识面窄等问题,构建了以多元文化知识、实践应用能力、跨专业素质为一体,适应岗位实践体验的“三位一体、岗位体验”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实施以来,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受到了文化教育部门的广泛好评,该成果也于2009年获得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为克服传统的以“学科本位”课程论为主导的课程体系的弊端,瞄准岗位实际需要,紧密结合理论和实践,建立一个以培养“具有民族特色的跨文化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出发点,以发展个性与培养应用能力为基础,既有较强针对性又有一定适应性的模块选修的课程体系,并实行了分方向“2+2”模块培养,即前两年基础、后两年融作曲、音乐表演的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两个模块进行分流。该模块的建立为提高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其次,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上,以岗位适应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建立了的实践教学体系。将校外实训、课外培养计划等方面也加大了力度,校内外实习实训周数为32周,保证了学生的艺术实践与教育实习。将艺术展演和专业实训,教育实习和教育见习,毕业论文纳入到课内实践教学环节;将科研活动、文化活动、艺术实践活动、社会活动等各种活动课外培养计划纳入到培养方案中,要求课外培养计划的学分修满6学分方可毕业。通过课内与课外实践活动来巩固所学的相关知识并增强实际应用能力,以达到培养学生能胜任实际工作岗位需要的效果。

在实践基地建设上,创新校内、外教学实践平台,本着以素质教育、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创新为目的理念,积极建立与发展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了实验室中心总占地使用面积2714平方米,实验设备资产投入为423.3万元,目前,学院拥有以大连朝鲜族学校、沈阳朝鲜族学校、哈尔滨朝鲜族学校等省外几所朝鲜族学校为代表、分布于省内外的16所教学实践基地;构建了12个布局合理、层次清晰的校外艺术场馆音乐实践基地,为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音乐学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实践环境。

再次,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与歌舞团、艺术馆、各中小学保持联系,提供义务服务,利用专业知识对中、小学生课外艺术活动进行辅导等,参加培训中小学生达300多人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学生也在其中对音乐教育有了新的思考。通过文化部、财政部“全国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意见”精神,学生积极申报延边州群众艺术馆的青年志愿者,免费为声乐、器乐学院培训。

近5年,实验区将“音乐学”省级特色专业建设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重点;建设成《键盘(手风琴)》1门省级精品课,《合唱》、《西方音乐史与鉴赏》、《视唱练耳》、《中国音乐史与鉴赏》、《视唱练耳》、《和声学》等6门校优秀课程。以特色专业和优质课程为引领,有力地促进了实验区内相关课程的开发与教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先后开设了《声乐教学法》、《朝鲜民族民俗音乐》以及《重唱与表演唱》、《四物乐》等四门课程,将国内外大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本实验区借助“伽倻琴艺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短箫”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了适应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要,把两门课程纳入到必修课程,即培养传承人才又培养特色人才。还把非遗建设项目为社会服务的平台先后培训并参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建立60周年”伽倻琴节目和“龙井市争创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规模伽倻琴合奏活动”,组织了“中韩伽倻琴艺术交流”,“中韩传统乐器比赛”等活动,逐步建设成民族文化传承培训基地。

总之,通过民族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课程体系的优化,本实验区培养的人才将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从培养目标上看,具有创作、表演、研究、教学等复合能力和具有跨文化素质;其次,从课程内容上看,具有中西方和朝鲜民族多元音乐文化知识;再次,具有基础理论、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拓展等三大模块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训练应用能力;最后,从基地特色上看,具有三门以上朝鲜民族音乐表演技能和,具有实际操作的能力,能勝任实际工作岗位需要。

作者简介:

崔玉花,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延边大学音乐学专业带头人。

李智渊,副教授、在读博士、硕士生导师,延边大学艺术学院教务科研办公室主任。

猜你喜欢
实验区民族音乐课外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重构研究
长春:五大实验区建设引领农业跨越发展
中西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探析
2016年国家文创实验区规上文化产业收入近2000亿元
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公布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名单的通知
我国高校设立10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