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朴实的信息技术课堂

2017-06-14 09:38陈奇斌钭菲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9期
关键词:每节课矫正内容

陈奇斌 钭菲

不为华丽放弃朴实,构建朴实的信息技术课堂,在朴实中升华教学的生命本质。应做到:一、一节课开始花3到5分钟简要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具体的学习目标。二、教师要严格遵守三讲三不讲:核心内容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点难点必讲;学生已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三、每节课不少于15分钟练习反馈矫正。四、每节课结束前让学生回顾反思尽量做到当堂清。五、每堂课结束前布置预习内容和具体要求。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已经走出了以技术教学为目的、“学科本位”的误区,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我们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似乎太华丽了。不仅是教育教学思想过于泛滥和超前,教学手段也变得空前现代化,越来越多的教师忘却或丢弃了朴实的教学方式。笔者认为,不为华丽放弃朴实,构建朴实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在朴实中升华教学的生命本质。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一节课开始花3到5分钟简要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具体的学习目标。

《浙江省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规范》第十九条: 课堂引入应遵循简短、高效原则,要发挥计算机的技术优势、调动各种感官,以达到吸引学生和质疑问难的目的。教师在讲授新知识前,花3到5分钟复习旧知识,如对旧知识进行扼要总结,或提出與以前学过的知识有关的问题,引出与它们相联系的新问题,由此导入新课,明确本节课的具体的学习目标。

如在学习启动“画图”程序和认识“画图”窗口的各部分名称的时候,我就是先让学生演示已经学过的“写字板”程序的启动方法,并指名说出“写字板”窗口的各部分名称。然后启发学生:“画图”程序的启动方法与“写字板”基本相似,你能试着自己启动吗?这时候学生会很容易打开画图程序的方法,从而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引出要学的新知识,并促使学生达成对知识的迁移。这种导入突出承上启下的作用,提示学生要运用旧知识理解新知识。

二、教师要严格遵守三讲三不讲:核心内容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点难点必讲;学生已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

教师在课堂中究竟起什么作用,古今中外教育家曾有过很多叙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古代孔子);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当代叶圣陶);“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中国韩愈);“愚蠢的教师是教给真理,聪明的教师是教学生发现真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

《浙江省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规范》第二十八条:教师要扮演好合作组织者角色,重视教学对象在学习中的重新分配与再组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适宜的研究项目进行探究,可以通过同伴互助、小组竞赛等形式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要深入各组了解学习进程,关注合作的有效性。

在具体课堂教学操作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克服“教师话语霸权”的惯性,敢于并善于把课堂、班级“还给”学生。但多维互动不是为了课堂的热热闹闹,而是以“朴实”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为目的。教师随时进行引导、点拨、强调、提升,以拓宽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每节课不少于15分钟练习反馈矫正。

练习是指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练习操作的机会,针对知识重难点,开展形式多样、且具有一定层次、深度和广度的练习活动,适时加以指导,引导学生通过练习达到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具备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在练习中要做到目标 “准”、内容 “精”、形式 “活”、层次 “清”。

《浙江省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规范》第二十四条:上机操作应作为信息技术课堂的主要形式,要充分保证每节课学生操作时间,加强教师操作巡视指导,提高上机操作规范性和有效性。体现信息技术实践性特点,要坚持精讲多练原则,教学过程要体现动静结合,保持参与面广、节奏性强的课堂状态。

如,在《初识PowerPoint》一课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设计了练习试一试《小操作》,有四项小任务:任务一:启动“PowerPoint2010”;任务二:在演示文稿编辑窗口中输入“标题”和“副标题”;任务三:将标题、副标题文字设置成自己喜欢的样式;任务四:为页面设置自己喜欢的外观模版。这些任务的设计在照顾学生全体需要的基础上又蕴含了深度,其中任务三、四给予了学生更充分自主的选择权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依据自己的能力完成作品,获得成功的体验,部分学生还会在此基础上有发展、有创新,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做到了“准”“精”“活”“清”。

反馈矫正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练习的效果,它能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在每次单独练习之后,通过师生反馈让学生知道自己操作的优缺点,能很好地矫正不正确的操作和巩固正确的操作。反馈时可指定学生进行自学内容的尝试演示,其他学生观察其在演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加以思考,然后再让学生分析、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及时的反馈矫正不仅巩固了学生正确的操作技能,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浙江省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规范》第四十二条,及时分析、讲评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根据教学目标,及时弥补教学缺陷,调整教学策略。

如《初识文字处理软件》中的删除操作,有多种方法,但是学生在实际操作时,常常会出现忘记使用简洁的方法,或是对删除的理解不正确,结果把不该删的删了等等。针对上述情况,我要求每各组组员轮流操作,其余同学在别人操作时注意观察,然后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如何避免。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并矫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最后再指定学生进行巩固演示练习。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和教师的讲解,不仅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也达到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每堂课结束前让学生回顾反思尽量做到当堂清。

《浙江省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规范》第二十六条:每节课要预留课堂小结时间,结合课堂回顾和技术展望两项内容,小结内容应包含本课所获得的知识、所掌握的技能、学生课堂上的表现等。

本学期的开始,每节课结束前让学生回顾反思尽量做到当堂清。每节课结束前做课堂作业,即下课前做本课时作业,这样既能复习巩固本课时的知识点,又能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先做完作业的同学可另外再给拓展练习,不会做的也能及时发现及时辅导。这样,同学们又围绕着本课时作业这个任务去回顾反思尽量做到当堂清,兴致高涨,效果自然更好。

五、每堂课结束前布置预习内容和具体要求。

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众所周知。那么信息技术课需要预习吗?答案是肯定的。小学信息技术课一直是每周一节课,提高教学质量,每堂课结束前布置预习内容和具体要求就显得十分必要。

《缙云县信息技术课教学常规》第9条:确定复习、预习内容。学生对本节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即使是掌握得比较好的也要在课下及时复习,才能巩固;养成预习的习惯,可以提高课堂听讲的目的性,增加自觉性,有利于培养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

崔峦老师曾说:“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扎实、朴实。”朴实其实是更高层次的“华丽”,它绝不意味着落后。做到华丽很容易,但做到朴实却很困难。朴实的课堂显然是对传统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因素的尊重,也是对新的教学理论的深入领会后的吸收与物化,更是针对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际综合各方面因素提出的旨在解决新矛盾的一种传统与现实充分融合的教学方式。总之,让我们守住心灵的宁静,以朴实的心态对待新课改,不为时尚放弃朴实,追求朴实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猜你喜欢
每节课矫正内容
论行为主义视野下幼儿学习行为的矫正
我会跳绳
社区矫正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监狱管理创新视角下的循证矫正研究
What To Do With Minutes To Go In Class(2)
北京 小学初中将打破每节课45分钟惯例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