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课文指向习作的语用功能

2017-06-14 09:38张伟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9期
关键词:略读课文习作

张伟

【摘要】现行的人教版语文教材对略读课文的编排比重逐渐提高,它们与精读课文相互补充,从不同角度来指导学生积累素材,学习写作方法。为此,笔者结合长期略读实践,从略读课文的精妙篇章布局、典型构段范式、精彩表达方法三个方面,积极探寻略读课文指向习作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略读课文 习作 导向功能 导引功能 导练功能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立项批准号FJJK15-287)“‘语用背景下的小学略读课教学研究”的课题论文。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092-01

人教版教材采用单元主题式编排,每个单元组都围绕一个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点编排四篇课文。这就为我们进行统一的模块化的习作指导提供了物质基础,语言文字训练的最重要呈现形式是习作。观察现行的教材我们会发现从三年级开始每一单元组中编排的课文近一半的篇幅是略读课文,这样大比重的略读课文的编排,对学生习作实践有着怎样的语用功能呢?

一、精妙篇章布局的导向功能

以严密的逻辑完整地进行完整地叙述和表达是对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最高要求。教材是知识传播的媒介,教材中精选的一篇篇富有典型性、富有特色的文本便是我们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和表达能力的载体。单元组中的众多略读课文的篇章布局都十分精妙,教学中发掘这些导向功能性极强的略读文本,展开简洁而富有针对性的教学,能为学生习作的篇章布局指明方向。

如教材中许多叙事或写人的文章,通常采用对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来展现和描写,这就是为了深刻表达文章中心。略读课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同学们去揣摩和体会这样反复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只有领悟反复描写布局的精妙,才能把握这一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从而转化成自己的表达能力。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别饿坏了那匹马”这一语言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就是反复强调型描写:第一次是“我”把马草卖给残疾青年,离开书摊时,青年嘱咐“我”的话;第二次是青年看见“我”背着马草走向书摊时吩咐妹妹的话;第三次是“我”对青年说的话。文章凡多次出现“别饿坏了那匹马”是为了凸显残疾青年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起到了层层推进情节发展的作用,将不断强化的情感由浅入深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教学时紧抓这三次语言,引着学生去交流、品读,不仅仅能让学生了解主人公的美好心灵,更能使学生把握反复描摹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文章整体布局的特殊写法。

二、典型段落范式的导引功能

要想让学生的习作具体、生动、形象,首先就得让同学们懂得写作不是无病呻吟,而是要言而有物、言而有序。因此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找到经典文本模型,以此为引导,切实提升学生构段的能力。在略读课文中有着众多表达精彩的典型段式,这些段式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多角度、多层次的叙述范式,对学生写好段有这重要启示。略读课文的教学有着目标集中、明了,直奔训练点的独特优势。

如人教版第八册《花的勇气》一文,就可抓作者第一次写花的精彩段落展开教学。作者在第一次写花时,围绕“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中的“满满”这一特点,从颜色、姿态、数量三方面,将草下小花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这一段式的秘妙是:多角度观察一个事物,叙述时从不同方面将之刻画得形象生动。而这一表达方式在第七册《鸟的天堂》中写树上鸟多的段落也有类似的运用,两篇课文虽然刻画对象不同,动静各异,但构段方式相近,是指导学生运用“多角度把某一事物的特点写丰满、生动”的典型范例,对中年级学生“如何将一个事物从不同方面写具体”有很大的启发。因此这一段的教学可以这样设计:1.引导品读,读懂围绕“满满”从几方面写了花多。2.指导再读段落,发现段落叙述特点。3.出示《鸟的天堂》中写树上鸟多的段落,指导学生对比着读,小结两段将一事物写具体的方法。4.迁移训练:①播放热闹街市的视频;②指导学生学习围绕这一中心意思从颜色、数量等角度观察;③启发學生模仿“野花多”“鸟多”的内容,同桌合作说句说段;④学生练笔,组织展示评价。

以上教学过程以品读、交流第一处写花的多角度观察、叙述的言语秘妙,链接旧知,发现构句构段的方法,并围绕这一写作方法展开训练,便充分发挥了略读课文典型段式的导引功能。

三、精彩表达方法的导练功能

略读课文中的表达方法精彩纷呈,教学中带着学生驻足于这些运用了精彩的表达方法的语句,体会这些表达方法在表情达意上的精妙,引导学生品味、交流、练写,能为学生优化单元组习作打下基础。

如人教版第十一册《山雨》一文,作者为向读者展示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意的大自然,运用大量修辞手法将美妙的联想想象付诸于文字表达。作者为描述山雨的声韵之美及色彩之美,有时单一的使用拟人或比喻,有时两种修辞手法配合着使用。它们使作者所描述的对象更为形象、直观,使独特感受的流露更为真切。其中描绘雨声的内容尤为典型,作者笔下的雨那般柔美、壮观而富有幻想的色彩,要归功于作者恰当地使用拟人与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先是将山中的事物比作“琴键”,此时天地间便立起了一架巨大无比的钢琴,紧接着把“飘飘洒洒的雨丝”比作“手指”,山雨成了一个琴技高超的演奏者,弹奏出优雅的带有幻想音符色彩的小曲,这一比喻与拟人的相互辉映,不仅使山雨轻柔的客观特征得到形象展现,还使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得以流露。教学时教师就可抓住这些运用精彩修辞的内容,进行有效引导体味,设计精巧拓展训练。教学这一片断时可以设计以下环节:①学生自读这一段内容,思考: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山雨?②品读句子,找出本体、喻体。③出示描绘山雨的图片,边读边想象。④出示湖水荡漾、冬日飘雪等图片,引发学生观察、想象,展开仿写。⑤学生展开练笔,汇报评价。

这样巧妙地运用多种修辞进行描绘自然景观的精彩表达的范例,在教学的过程中带着学生去发现,去模仿,是略读课文教学达成提升学生准确表达能力的重要功能。

正如著名特级教师刘仁增所说:“要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字词自不待言,更要掌握一定量的字词构成的言语运用范例,通过它们熟悉语言文字及其‘作品的构成方式,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因此,充分发挥略读课文的这些语用功能,就能使学生获得更多规范的言语范式,从而达成规范的习作训练。

参考文献:

[1]刘仁增.《“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价值与丰富内涵》.《福建教育》,2012年(第19期)

猜你喜欢
略读课文习作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过程研究
论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
略读课文导与学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
用略读课文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
习作展示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