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
【摘要】很多高中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思绪不清、语言啰嗦、口语与书面语分不清等情况,这些写作中的顽疾一直都是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障碍。写作教学可以看成是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大难”的“老大难”。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成为当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合作学习理论主要致力于提升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表达的积极性,将合作学习理论运用到作文教学中会出现十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 合作学习 分组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080-01
合作学习其实就是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组织起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通过彼此协调的活动来共同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在课堂参与中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践行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有效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还可以在“民主、平等、全面、公正、互助”的教学原则下将不同认知能力和语文学习水平的学生混编在一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集思广益,共同拟题、选题,共同构思文章,在互评互改的模式下修正文章的缺失,以此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践行合作学习呢?
1.合理划分小组
教师在对学生分组的时候,首先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语文写作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观察,如此才能为分组提供现实依据。在对学生进行观察之后,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我常常会采取异质结合式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分组。所谓异质结合就是对学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不同的兴趣爱好、写作水平的学生合理地组成一个5到6人的团体,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进行灵活的具有差异性的教学。而且,在异质结合的小组中,写作能力较高的学生可以带动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写作,对其写作进行指导,而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也可以从写作能力较高的学生身上发现其闪光点,取长补短,自主弥补自身的不足。如此,在学生写作潜能被极大挖掘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学生整体的写作水平。
在对学生划分小组之后,还需要对学生在小组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确定,做到分工明确,也可以保证学生在小组任务完成中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我会根据学生的特长,采取民主选举的方式來确定学生在小组中所担任的职务,如组长、记录员、监督员、主持人等,这样在明确的分工下来实现责任到人,学生在之后的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完成自己的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灵活开展教学
在对学生划分小组之后,就需要在写作教学中来发挥小组的作用。为了保证合作写作的顺利完成,我一般会采取接力式来展开教学。
所谓接力式作文就是在作文提问和基本的写作结构确定下来之后,让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根据自己的特点来书写不同的段落。然后将各个段落整合在一起,在小组成员共同欣赏的时候来探寻这篇文章是否符合写作要求,是否与自己的写作意愿相符,某一段如何修订才会更出彩等。小组成员可以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来对所写出的文章进行有针对性地修订,在修订的过程中集思广益可以凝练出一篇文采飞扬的文章。该方式主要适用于记叙文和层次分明的议论文。譬如,我在讲完《故都的秋》这一内容之后,会让学生按照空间顺序来写一篇关于秋的文章。学生会在小组合作中确定不同的写作内容,如有的写小区的秋景、有的写学校的秋景、有的写操场的秋景……然后,小组成员将所写出的不同地点的秋景按照空间顺序进行整合,凝结成一篇文章。在此之后,由于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不一样,此时小组成员就需要对文章进行修改,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来对其他段落进行修改。这样,学生可以在一篇文章的基础上学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发散思维的作用下创作出不同的文章。通过接力式写作不仅可以缩小学生写作的篇幅,使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凝练在某一段中,还可以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3.写作评价
教师在对小组合作完成的作文情况进行评价的时候,需要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我在进行评价的时候一般会在个体评价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集体评价,并将集体评价贯穿于整个写作之中。为了保证集体评价的有效性,我一般采取“具体要求、小组评价、及时指导”的方法来进行。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会引导小组成员就各自的文章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其讨论点包括标点是否正确、语言是否精炼、内容是否充实、中心是否突出等,有一些羞于开口讨论的学生,我会鼓励他们在讨论之前将自己的问题列在纸上,做好充分的讨论准备,这样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就会充满自信。
总之,在高中写作教学中践行合作学习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在小组合作形式基础上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写作,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金芝.小组合作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梁艳红.合作学习在高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