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学习价值取向:有意义与有意思

2017-06-14 09:38陈于清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9期
关键词:价值取向学习

【摘要】有意义,即有价值有作用;有意思,即有情趣有趣味。两者合一,乃是学习或做事所要追求的完美状态。然而,现行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学习明显多了“有意义”,却少了“有意思”,往往视学习为苦活累活。改变此局面,教育者的责任首当其冲,也应有所作为。思想理念上,定位不能偏颇,取向要“有意思”;顶层设计上,开发有意思的课程,功夫体现在课外;技术路线上,从教得有意思,到学得有意思。既实用又有趣,既重意义又重意思。

【关键词】学习 价值取向 有意义 有意思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020-02

《现代汉语词典》中,“意思”一词,有“情趣、趣味”的含义;“意义”一词,有“价值、作用”的含义。有意义,即有价值有作用;有意思,即有情趣有趣味。现实中人们认真研究或从事一件事的首要前提是考虑其价值作用。说白了,有意义才去关注它,没有意义就可能弃之一边。古代人发明四大发明如此,现代人搞学术研究如此,学习和教育更是如此。

一、两种价值取向的现实分析

1.大学校园一隅扫描:习惯于“有意义”

数年前曾经有关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四点依然灯火通明的报道,不管是否真实,那都代表一种精神——哈佛精神。原北大校长王恩哥在毕业典礼上送给毕业生的十句话,曾一度流行。其中第一句讲的“结交两个朋友”(一个是运动场,一个是图书馆),要求不断地“充电”、“蓄电”、“放电”,说的也是关于图书馆。图书馆可谓是大学的一种标志,是一个值得去的好地方。

因通览查阅需要,开学不久的一周去图书馆比较勤,在现刊阅览室看到了一派“繁荣”的景象,人气旺,静悄悄,而且不同时段连续几次都这样。一下子惊到我了,学风还真不赖呀!直到有一天晚上图书馆打烊了,我差不多最后离开时发现,学生虽然人都离开了,阅览桌上却基本上都还叠放着占位用的书籍,放眼望去,竟然是“一片红”,凑近看个究竟,几乎是清一色的教师资格考试的复习资料,“大全”、“精选”、“宝典”。哦,是啊,上半年师范生的教师资格考试迫近啦……出于探究,考试后的第二周我再去阅览室时,感觉稀稀拉拉的疏朗了很多。前后对比发现,图书馆的“繁荣”景象并不是常态,之前也曾多次看到过关于高校期末考试前图书馆排成长龙的报道。不难发现,这种学习热情明显是冲着某个阶段性目标和任务的,看重的是其功能与利好,属于有意义的学习,怠慢不得。一旦目标达成,也便景象不再。信息化时代,学习方式可以多样,学习场所当然也可以多樣,大学生们平日里更多喜欢蜗居在寝室里从事更加广义的学习无可厚非。图书馆人气的阶段性涨落折射出了“有意义”学习的价值取向。

中国历史上很多时候都强调和信奉实用主义,不能简单说是好还是坏。不争的事实是,大部分国人却因此养成了“重意义,轻意思”的习惯。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师范生为了取得一本教师资格证,或者为了通过教师就业应聘考试,乃是冲着一份稳定而体面的工作去的,怎么说都是一件大事。因此课上课下,捧着大全或小册子操练熟背的,那都是考前的临阵磨枪状态,不足为奇。对于多数考生来说,复习迎考阶段辛苦一点,无趣一点,哪怕是“哈佛凌晨”状态也无妨,熬一熬、冲一冲就过去了,终究是因为事情本身“有意义”。

2.中小学生新常态:呼唤“有意思”

依然处在应试教育状态下的中学生就没那么幸运了,尤其是城区名校,在家长、老师的谆谆教导和引领下,孩子们是冲着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的愿望去的。标准的起早摸黑,一天到晚的高强度学习量,周末还要参加各科的补习班或培优班,不管你学习成绩好还是不好,补课,成了中国式教育的代名词。写不完的作业,大大小小的考试,不停的排名,孩子们在疲惫中奔忙,甚至连灵魂也跟不上节奏。一天到晚苦哈哈,几乎没有什么有趣的生活内容,几乎没有休闲娱乐,谈不上有什么童年和少年的乐趣,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到了默默无语的学习状态,只是为了那个“有意义”的目标。这早已不是个别现象了。

再看小学生们,在校学习的压力似乎宽松一些。但是孩子们基本上都有课外学习班,除了功课补习或提高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吹拉弹唱”、“琴棋书画”式的各种才艺培训班。尤其是城区里的孩子双休日差不多都被填满了,赶场似的家长一个连着一个接送。也许,从孩子的视角看,文化课的补习或提高是属于“有意义”的学习,才艺班应该是比较轻松有趣,属于“有意思”的学习。但实际上,在家长心里,文化课也好,才艺特长课也好,都是未来社会竞争立足应该具备的本事,都要拿到预期的成绩或考核等级,不能轻轻松松地去混混。于是乎,这种课外的学习也成了额外的课业负担,原本可以“有意思”的学习,也变成了“有意义”学习,而且常常只剩下了“有意义”。

二、教育者的应为与能为

1.思想理念:定位不能偏颇,取向要“有意思”

我们接受的教育都是朝着成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的方向培养,品德高尚,事业有成,充满正能量。做正派的人,干有意义的事,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要符合社会主义方向。这些都是做人的根本,人活着就应该做有意义的事。改革开放前,人们信奉要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奉献;改革开放后,人们信奉要做对自己有意义的事——赚钱。总之,有意义的事似乎都是跟目标、结果和功利有关的。因此,做事往往不太在意个人是否喜欢,过程是否快乐,除非实在受不了,常常是头悬梁、锥刺股,咬咬牙、熬一熬,甚至愚公移山、胯下受辱般地坚持下去,最后可能守得云开见日,做成事,修成正果,达到预期,很有些先苦后甜的感觉。

家长们何尝不想成为一个有意思的人呢?然而遗憾的是,因各种条件所限,当年并没有把自己打造成有意思的人。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争着送孩子学弹琴、学画画、学跳舞……可以猜想他们一定是对自己没意思的人生不满意,所以想培养他们的后代不要像自己这样没意思。可是一到教育孩子的事情上就轻松不起,目标定位非要“成龙成凤”不可,非要“成名成家”不可,上一代中国人活得有意义的惯性又起作用了。对孩子来说,原本“有意思”的学习也变成了纯粹的“有意义”。由此看来,学习的价值取向朝哪边定位显得很重要也很关键。

再看看学校教育,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等等。不难发现,这些基本理念隐含着“有意思”学习的主要精神。因此,立足学生实际,以培育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为基础,以鼓励创新精神、培养创造能力的教学思想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手段,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方法显得非常有必要。研究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材施教,发展个性,最大限度地发展和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创造条件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成功机会,引导学生由苦学变成乐学,由学会变成会学。让学生不仅有获得感和成就感,而且有轻松感和愉悦感,学习既有意义,又有意思。

2.顶层设计:开发有意思的课程,功夫体现在课外

遵循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课改理念,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老师,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实现学生在共性基础上的差异发展,构建“激扬生命、丰实心灵、彰显特长”的拓展性课程体系。拓展课程就是校本选修课程,实践取向,旨在拓展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的。”有意思课程的选编应该基于学生的兴趣需要。

为加强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高校在逐步增加选修课占比的基础上,加强教师的实践教学和课外指导力度,鼓励学生拿课外学分特别是创新学分,这是近年的一个明显导向。创新学分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特长和爱好,参与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的实践活动(包括科研训练、学科或文体竞赛、职业技能及创新创业等项目),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成果,经认定获得的学分。应用型大学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重视“有意思”课程的开发与拓展,重视课外指导。

中学和小学的选修课提倡采用走班制形式,针对传统班级授课制下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不消”的情况,实行分层走班教学,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激发学习动力。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打破班级和年级界限,分类编班,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由有专长的教师持之以恒地进行有计划的特长训练。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理论基础,要实现人人有特长,应把兴趣爱好作为培养的基点。有些特色示范学校的做法比较可取,尽量收集全班学生的个体信息,建立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档案,充分了解个性、兴趣爱好;设置门类齐全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众多特长课程项目,给特长选择提供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具体了解每项特长的特点、要求,最大限度保证学生能选择出自己最感兴趣、最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内容。

因为有意思,才可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无限兴趣,才让师生沉浸其中。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指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及教学设计提醒我们,只有关注到学生这个中心,才能关注知识的融合、能力的转化以及学习小组之间的成果分享。因此,在选编课程的时候,除了考虑“有意义”因素外,凸显“有意思”变得非常重要。

3.技术路线:从教得有意思,到学得有意思

“有意思”,简单地说,就是学习活动本身要有趣味,有吸引力。它指向学习主体,强调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让孩子们觉得课堂是有意思的。这种“趣”包含多个层面的含义,但最重要的还是兴趣。这在前文的课程开发中已经论及。只有孩子们感兴趣,才会忘我投入到课堂中去,积极参与丰富情感的体验,真正感悟到学习的有趣,实现“兴趣”与“情趣”的高度融合。现实中教学之所以不吸引学生,重要原因在于很多时候教师的心里只有预定的分数,只有硬生生的目标和任务;在于我们的教学没意思,缺乏应有的趣味和魅力,刻板单调,简单粗暴。即便学生心中明白学习的意义,也难以爱上学习。

學生不管大小,总是渴望有趣味的创新课堂,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始终以学生的学为导向,避免不良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着力寻找学生需要的并且最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教师要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作为教学追求的根本,把学生学习活力的激发作为教学智慧的标志,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努力将枯燥的知识变得丰富生动起来,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魅力,轻松地思考、学习。有意思的教学应该是深入联系学生经验吸引学生参与的教学,采用自主互助学习方式,留给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时间与空间,课堂中既有学生个体静思默想的独学,更有小组互助交流分享。有意思的课堂,形式是多样的,离不开有意思的逻辑与分析,有意思的生发与思考,有意思的游戏与互动,当然也可以将好听的故事用作课堂气氛的催化剂。无论是个体独学还是群体互学,都要充分展开学习过程,让每一个学生都亲历并沉浸其中。

对于学习者而言,提高成绩固然是我们的目标,但我们不必对那些起落的数字都一一做出反应。因而相对于那些患得患失、心情容易焦躁的学生,最重要的倒不是急着寻找让学习变有趣的方法,而是要先学会调整心态。对照一下,自己是否过于看重结果,太看重“有意义”了。学习难以坚持的原因很多时候不在于要学的东西很难,而是因为学习多了烦了,才会对学习不感兴趣,只能凭借韧性耐住那份枯燥。教学就是对话的过程,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以趣激趣,以智启智,智趣交融,让对话充满着情趣,变得有意思,变“我接受”、“我模仿”为“我思考”、“我发现”,让孩子们享受到愉快的过程。也许有人会担心,追求“有意思”是否会使课堂流于油滑和肤浅?实践证明,这样的“有意思”反而会使课堂更为深刻。智趣交融更多是让学生享受课堂上科学与艺术的文化滋养,感受课堂中人与事与物的水乳交融。总之,只有课堂“有意思”了,学生才能乐于上课,乐于听讲,乐于思考,乐于讨论。在很大程度上快乐的课堂都要依靠这个“有意思”来实现。

一轮又一轮的在职教师培训,使得一线的教师们有机会经常从教者的角色暂时转换到学习者的角色,从讲台转换到座位。这种转换容易让老师们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再次体悟做学生的需求与感受。对于参加培训的学员来说,顺利完成培训任务拿到规定学分属于“有意义”层面,轻松快乐学习则属于“有意思”。这教与学,这有意义与有意思,相互增进,相得益彰,倒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推动力。

著名演员陈道明的《做点无用的事儿》一文曾读过多遍,特别推崇,以此印证:“现在整个社会都得了‘有用强迫症,崇尚一切都以‘有用为标尺,有用学之,无用弃之……许多技能和它们原本提升自我、怡情悦性的初衷越行越远,于是社会变得越来越功利,人心变得越来越浮躁。但这世界上许多美妙都是由无用之物带来的,无用方得从容,洁净如初的心灵及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才能成就百毒不侵的自己,心没病,身体自然安康。”特别提示当下忙碌而压力在身的人们,在讲究目标“有意义”的同时,可别忘了过程“有意思”,既实用又有趣,既重意义又重意思。

参考文献:

[1]葛红英.如何让学生爱上学习:学习要有意思[J].科技信息,2010(3):274.

[2]吴媛媛,杨彩梅.给学生“有意思”的大学语文课——提高学生兴趣,促进读、写能力培养策略之一[J].继续教育研究,2012(9):122-123.

[3]傅贵成.智趣语文:有意思·有意义·有意蕴[J].语文知识,2016(17):3-5.

作者简介:

陈于清(1968-),男,汉族,浙江温岭人,硕士,浙江省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教师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价值取向学习
关于大学生价值取向变化的研究分析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小学生学习与生活分离的社工干预行动项目设计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