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环境教育探析

2017-06-14 09:30邱其荣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6期
关键词:环境教育

(百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西百色 533000)

摘 要:环境教育是民族地区高校培养体育师范生师德的亚渠道。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在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过程中,必须抓好环境教育这一亚渠道,发挥校外环境教育作用,凸显校园环境教育功能,营造媒体环境教育氛围,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高尚师德的体育教师。

关键词:体育师范生 师德养成教育 环境教育

环境是指影响体育师范生的师德形成、发展和师德活动的一切外部条件和因素的总和,包括体育师范生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校园小环境。环境教育具有不可或缺、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这块熏陶地是民族地区高校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亚渠道,能使体育师范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暗示、感染,起着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马克思环境论指出,环境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人对环境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因此,民族地区高校要积极研究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环境,科学把握环境所蕴含的教育信息,充分发挥校外环境新闻舆论教育作用,处处凸显校园环境景观文化教育功能,时时营造媒体环境人文信息教育氛围,促使体育师范生在养成师德过程中通过环境教育这块熏陶地不断地强化师德意识,逐渐坚定“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理想信念,从而实现环境教育的育人价值。[1]

一、发挥校外环境教育作用,助立体育师范生师德理想

1.营造社会环境。党和国家历来都重视把握舆论导向和社会价值导向,在全社会为体育师范生立志从教营造了良好的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和道德舆论。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尊师重教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道德风尚,又是体现国家意志性的一种社会行为规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都提倡尊师重教,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教师节前夕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认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2014年9月9日,他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出好老师的标准应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和有仁爱之心,指出“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希望广大教师认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努力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同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号召全社会“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要让全社会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他还在考察、讲话、批示中多次从多个层面对尊师重教进行论述,“表达对中国教育的重视、对中国教师的尊敬”,为党和国家尊师重教指明了方向,推动了全国各地制定系列措施支持边远山村学校建设,大力发展中小学教育事业,改善教师工作条件,提高教师生活待遇,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职务(职称)管理制度,形成了完整的教师管理体系,吸引了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山村中小学教育,增强了教师的职业吸引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好老师的“四有”标准正在激励着全国广大教师坚守岗位、奋发努力、教书育人、贡献青春。如今,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尊师重教正逐渐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因此,民族地区高校要高度重视教师培养的质量,牢固树立大教育理念, 主动面向社会,加强学校同社会的联系,依靠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和道德舆论氛围,并利用社会环境教育的强大力量,因势利导地引导体育师范生看到并坚定尊师重教已成为社会的主流,自觉行动起来,通过自己的先进理念和实际行动去消除人们对教育、对教师、对体育的误解,逐步坚定终身从事体育教育事业的职业理想信念。[2]

2.打造社区环境。社区环境多方面、多层次地影响其中的民族地区高校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工作,这种影响具有暗示性、直观性、形象性、广泛性等特点。广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喀斯特盆地,有着辉煌、丰富、深厚的红色资源和人文资源,这对地处其中以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和传创文化为主的民族地区高校,则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和可用的资源。因此,民族地区高校要正视地处偏僻边睡的社区环境对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工作的影响,认真分析其影响的内容和方式,采取积极、主动措施应对社区环境给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发掘、利用社区环境的积极影响因素,抵御、限制社区环境的消极影响因素,力争为体育师范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师德养成教育环境,以取得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理想效果。如百色学院破解学校地处滇、黔、桂三省区必经的非中心城市,在教育、科技、文化、娱乐、经济等方面都缺少现代都市的便利,且较为落后的文体、娱乐设施等难题,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所处社区环境这得天独厚的百色起义纪念碑、百色起义纪念馆、红七军军部旧址等100多处红色资源,狠抓社校结合,加强学校同社区各界的联系,争取社区把优化社区育人环境列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计划,积极主动地动员、组织、协调社区党委、政府、公安、司法等各方面的力量,整合社区芒果之乡、红色之都、生态铝之都、少数民族风情之都等各方面的资源,以社助校,充分发挥社区“一乡三都”,尤其是红色之都的教育作用,各方大力支持、密切配合,积极营造有利于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社区环境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熏陶、激励体育师范生养成高尚的师德。[3]

3.营造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具有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对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亦有重要的影响。家庭成员平时关心孩子学习与成长,支持学校建设与发展,尊敬教师彬彬有礼,有利于体育师范生养成高尚的师德,树立立志终身从事体育教育事业理想信念;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不利于把体育师范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师德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因此,民族地区高校要開办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加强学校同家庭的联系,积极引导和利用家庭环境教育,一是利用毕业、开学典礼之机,邀请家长代表上台发言,叙谈尊师重教体会,并召开家长代表座谈会,通报体育师范生在校情况,介绍学校办学成果,共商体育教师培养大事;二是每个学期定期向家长寄发体育师范生学习鉴定情况记录表,或不定期电话通报体育师范生在校的表现,让家长了解自己子女的情况,关心自己子女的成长,同心协力,共同营造有利于体育师范生树立立志从教理想信念的良好家庭环境氛围。

二、凸显校园环境教育功能,强化体育师范生师德信念

1.打造校门入口区景观。校门入口区是学校办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展示办学思想的一张名片,是学校对外传递办学成果的窗口。因此,要高度重视校门入口区环境景观设计与建造。如百色学院把校门入口区定在学校北区大园,把它建设成为集学校的师、古、红、绿于一体的墙、苑、屏、园的窗口区,入门往前走上台阶,看见广场前中央竖立一块刻有“百色学院”状如飞鸽的巨石,左右各有一排亭亭玉立的槟榔树,左边建有体现“师”的首任校长、壮族教育家岑永杰的铜像和刻有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等教育家名句,设有体现“红”的全国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艺术剧照墙,种有体现“绿”的相思树、芒果树、扁桃树、桂花树等树木花草的清风苑;右边竖有百色起义精神学习平台电子屏,立有体现“古”的创办学校时的土墙、石磨等的石刻崇师园。置身清风苑中,既可欣赏石刻上力度与美感交相辉映的书法作品,又能细细体会警句格言与典故寓意水乳相融的廉政风范,对体育师范生养成甘清甘廉的师德情操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2.设计行政办公区景观。行政办公区是学校处理行政事务的场所,它的设计、绿化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也是学校文明程度的真实写照。行政办公区设计、绿化不仅融入现代都市园林风格,将办公楼置于园林中,融办公、景观、人文于一体,而且体现行政区域的特色,既满足教职工工作之余就近放松休闲的需求,又达到劳逸结合以提高工效的目的。如百色学院着力打造行政办公区,行政办公楼建在学校西区小园,楼墙等醒目位置刻写“志远行敏,德高业精”校训校徽、“弘扬传统、团结务实、奉献拼搏、争先创新”百色精神、“团结合作,艰苦奋斗,克难攻坚,磨砺成才”石磨精神和“培养具有百色精神特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育人目标等;楼前设有两个小花圃,左右花圃各有两个花草小造型,四个小造型凸显“百色学院”校名,两个花圃中建有内置湖石假山金鱼的喷泉小水池,花圃前间种有芒果树、桂花树;楼后建成一个小休闲苑,苑内硬化有方便师生放松的小道小径,置有供师生稍息的石桌石凳,种有相思树、扁桃树等树木,设有造型各异花草花圃,绿树成荫、空气清新、优美舒适。当师生置身于树木花草绿色小休闲苑环境之中,顿时就有一种诗境、安宁、舒适的感觉,工作质量和效率就大为提高。

3.建设教学实验区景观。教学实验区是学校培养教师的中心区域,师生有五分之二的时间在这个区域度过,这个区域的设计、建造、美化、绿化就成为学校的重头戏。教学实验区设计、建造、美化、绿化也要融入现代都市园林风格,将教学楼置于园林中,融学习、景观、人文于一体,而且体现教学区域的特点,既激励师生追求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又促使师生养成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如百色学院教学实验楼设计为四合楼,座向为朝南向北,建在校园中心区大园,东楼为教学辅楼,南楼为实验楼,西楼为图书馆楼,北楼为教学主楼,还有实验辅楼建在学校南区小园;四合楼内有田字小道,田字中四块草地建成种有相思树和扁桃树等树木花草、置有石桌石凳、硬化有凸出小石的羊肠小径的四个小休闲苑,中心建有内置湖石假山金鱼的喷泉小水池;四合楼外有回字中道,回字中空地建成间种芒果树、桂花树等树木花草而造型各异的花圃,特别是教学主楼楼顶设计成一顶学士帽,楼道正墙印有邓小平字迹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题词,楼前设有两个各有花草造型的大花圃,左右花圃各竖一块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老师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指示牌,楼前广场中心建有升旗台,升旗台左右各建有文化墙的清风苑和建有文化长廊的崇师园,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楼道和教室、实验室、阅览室墙上张贴孔子、蔡元培等教育家和爱因斯坦、牛顿等科学家名言和悬挂他们的画像、照片和生平介绍,以及“您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文明礼貌用语和“志远行敏,德高业精”校训等。

4.设置体育运动区景观。体育运动区是供师生体育教学和课余时间锻炼身体的场所,对师生保持健康身体和学生健康成才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因此,体育运动区的建造、绿化也是不能等闲视之,应把它提到学校议事日程上来。如百色学院把体育运动区设在学校西北区,体育馆周边配备一些大型的不锈钢的奥运会冠军李宁等运动员画像雕塑,沿馆周边标识“更快、更高、更强”奥运精神、“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和“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运动口号,运动场四周墙壁上画有各种类型运动员运动造型画像,西边中央墙壁前建有颁奖主席台,主席台左右看台后面墙壁上刻有毛泽东同志的亲笔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400米跑道外草地间种有相思树、芒果树、扁桃树、桂花树等树木,充分发挥了植物的景观、游憩、保健、防护和文化功能。

5.美化师生生活区景观。师生生活区是师生在校居住生活的主要场所,师生在此的时间超过五分之二,这个区域的建设、美化切不可忽视,它也是师生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建设、美化师生生活区。如百色学院历届领导都把师生生活区的建设、美化放在学校的头等大事来研究,把学校东区小园划为师生生活区,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宿舍楼顶,设计美化学生宿舍,在学生宿舍里张贴体现师范特色的格言和体育精神的图画,建有石碑镌刻学校培养毕业生和培训学生名字的万名廊,以志远、行敏、德馨等校训名词命名食堂楼,食堂内张贴李绅、朱柏庐等思想教育家画像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勤俭节约名言警句。

6.安设公共休闲区景观。公共休闲区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需要有一个就近放松休闲的场所,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因此,公共休闲区的安设问题,也应列入学校领导工作的研究范围。如百色学院紧跟形势发展步伐,研究决定把学校东北区打造成为公共休闲区,设有镌刻教育名言的石桌石椅,辟有宣传师德长廊,建有教育橱窗、博物馆和校史展覽馆,立有“以生为本,以师为尊”等教育名言标示牌,树有“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等师德行为警示牌,以学校杰出师范运动员的名字给小道命名,装有单杠、双杠、秋千、漫步机、椭圆机、健骑机、划船机、跑步机、腹肌板、扭腰器、太极推手器、背部按摩器、引体训练器和健身车等体育健身器材。

三、营造媒体环境教育氛围,激发体育师范生师德意识

1.激活传统媒体环境。传统媒体主要有广播电台、电视、TV、报刊杂志、书籍读物,以及户外媒体等,国家出台有《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和《报纸出版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对我国培养人才和社会发展一直发挥着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功能。但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新兴媒体出现并冲击着传统媒体。科技还在进步,社会也在发展,以后还有更多的新兴媒体出现,以满足和丰富人们的生活。但是,传统媒体还是有自身的特点,不会完全被新兴媒体取代。当然,面对形式多样的新兴媒体冲击和挑战,要继续发挥传统媒体作用,新闻、出版、宣传、文化和公检法等部门就必须积极行动起来,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以改革方式加强自身建设,用科学技术武装头脑,大胆创新传统媒体体制机制、途径方法,为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媒体环境氛围。

2.监管新兴媒体环境。新兴媒体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融合为核心的一种新兴的媒体形态。随着数字化和互联网的兴起而迅速崛起的新兴媒体,主要有移动媒体、数字电视和宽带互联网,表现形式为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网络广播、个人博客、车载电视、楼宇电视和户外数字电视等,具有集中性、虚拟性、现实性、多样性、个体性、互动性、高效性、广泛性、主导性、长期性、贴近性、全球性、开放性、丰富性、参与性等特点,能给人们提供获取信息和发出信息的权利,满足人们追求方便、快捷、新颖的学习、工作、生活需要,因而一出现就迅速被人们所接受并喜爱。过去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是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等,现在转而主要是网络、手机、楼宇电视、车载电视、户外数字电视等。如今,新兴媒体正在越来越大地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正迅速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已经开始冲击传统媒体。因此,我国相继颁布实施《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牢牢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动权,从引流和开源两方面来强化社会舆论引导能力,将新兴媒体组织纳入管理范围,对新兴媒体言行进行引导和调控,控制其负面效应,引导良性的网络舆论,开辟主流舆论在新兴媒体中的阵地,引导舆论向有利于师德养成的健康方向发展。

3.建设全优媒体环境。全优媒体在学校就是校园媒体,就是校园的各种媒体优化而成的一种组合媒体状态。建设全优媒体环境就是整合校园存在的各种媒体,将校园应用的各种媒体的优势组合起来集中管理,统一传播资讯的环境。校园媒体作为学校的舆论宣传工具,是学校师德养成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媒体有包括学报、校报、团报(刊)、院报、学生社团报刊等的校园报刊、校园广播、校园有线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包括张贴、横幅、海报、公告栏、宣传栏、报栏、展板、墙报、橱窗等户外媒体和校园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传播资讯,担负学校培养教师的重要任务。校园网络具有传播快、信息多、画像动、冲力强等特点,特别是手机普及,校园网络终端进入学生手中,手机发短信、读报纸、查资料、听广播、看电视等非常便捷,新兴媒体已对传统媒体产生冲突、对抗。因此,必须整合校园传统、户外、新兴媒体而成全优媒体,克服传统、户外媒体的劣势,吸收、融合新兴媒体优势,从而合成网络时代的全优媒体环境。一方面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创新师德养成教育工作机制,实现单一图文延伸到音频、视频和互动转变,全力激活传统、户外媒体环境的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功能,积极主动地向体育师范生传播师德养成资讯;另一方面要将新兴媒体纳入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同移动、联通、电信、广电网络等公司合作,吸收社会新思想新成果,给校园媒体输送健康、新鲜的内容,达到校内外互动、优势互补的效果,还要严格制定网络行为准则,加强监控和管理新兴媒体,通过审查来清理网上不利于体育师范生养成师德的内容,通过监控来规范体育师范生的网络行为,通过分析来及时发现体育师范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并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防微杜渐,同时通过必要的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防止各类不良信息进入校园,从而在源头上为体育师范生养成师德营造一个明是非、健康的校园网络媒体环境,而且在校园网站、院吧、易班、微博、微信、Q群等开辟师德专栏,通过文、图、声、光、电等多视角展现师德内容,通过语言、文字、图像、影像、网络、通信等多手段传输师德知识,让体育师范生从视觉、听觉、感觉等全方位轻松地强化师德知识,激发师德意识,树立科学的师德观。

总之,人创造环境,环境也造人。体育师范生也是人类社会的一分子,也会受到所处的环境熏陶、影响、教育、激励。因而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环境建设,净化环境风气,加强宣传引导,大力营造人人讲师德、个个勤修养的健康向上、明辨是非的的良好环境教育氛围,激励体育师范生逐渐养成高尚的师德情操。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在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校外环境教育作用,助立体育师范生师德理想;处处凸显校园环境教育功能,强化体育师范生师德信念;时时营造媒体环境教育氛围,激发体育师范生师德意识,把体育师范生培养成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四得”体育教师。

参考文献

[1]袁 洁.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研究[D].赣州市:赣南师范学院,2013:1-49.

[2]鐘世潋.全媒体背景下媒介事件传播研究[D].重庆市:西南政法大学,2011:1-52.

[3]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02).

作者简介

邱其荣(1963~),男,广东廉江市人,百色学院体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从事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环境教育
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浅议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与整合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幼儿游戏中的环境教育研究
当前幼儿环境教育策略探研
家校合作对儿童进行环境教育的策略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幼儿教师环境资源开发和利用能力培养研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