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吉
摘要:“正午故事”,一个普通的微信公众号;《我是范雨素》,一篇简单的文章。在正午的推送下,一篇看似不会有“大作为”的文章却刷爆了朋友圈。不禁会思考,在这个传播过程当中,新媒体在起着怎样一种作用?是传播媒介的推波助澜,还是传播内容的不可复制,亦或是传播者别出心裁的传播技巧?站在新媒体的视角之下,通过分析传播过程的几个要素,对其进行重新解读。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微博;打工文学;新媒体;传播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5.041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我是湖北襄阳人是,12岁那年在老家开始做乡村小学的民办教师。如果我不离开老家,一直做下去,就会转正成正式教师。我不能忍受在乡下坐井观天的枯燥日子,来到了北京。我要看看大世界。那年我20岁”。
这段文字摘自文章《我是范雨素》,作者就叫范雨素,是一名北漂育儿嫂。前不久,一个名叫“正午故事”的微信公众号,刊载了这篇文章,结果在短时间内,迅速红爆网络,发布当日阅读量超过10万。
《我是范雨素》的走红,让我们联想到一类文学作品,那就是“打工文学”。它是指反映打工这一社会群体生活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报告文学、散文、剧作等各类文学体裁。从广义上讲,打工文学既包括打工者自己的文学创作,也包括一些文人作家创作的以打工生活为题材的作品。30年前,怀揣梦想的各地青年涌入深圳。他们带来了掘起热土的力量,也催生了一个特有的文学现象——打工文学,它以真实的故事,质朴的语言打动了很多人。
新媒体的兴起,媒介环境的改变,让这类文学作品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我是范雨素》即是新媒体环境下打工文学的代表,一篇看似普通的文章,为何如此受人关注?而微信、微博作为它传播开来的主要媒介,究竟在其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1传播轨迹与传播效果
近日,网信舆情以“我是范雨素”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在监测周(2017.04.24—2017.04.28)内,共监测信息17387条。其中,微博14894条,微信779条,新闻689条,长微博355条,论坛224条,APP152条,博客139条,平面媒体10条,其他145条。从监测数据可以看出,微信是首要传播平台,微博成为传播的主要渠道,再加上媒体对《我是范雨素》文章的转发,新闻评论的展现,让此事件引发大量关注与热议。
从传播轨迹上来看,4月24日12时,正午故事在微信公众号当中首发了《我是范雨素》一文。起初,只是在朋友圈小范围地传播。与此同时,正午故事的官方微博也刊载了这篇文章,随后就有不少转发,从而在传播的初始阶段就已经赢得很多的关注。次日,也就是4月25日晚间,凤凰网、搜狐新闻等也对此事件进行跟进报道。例如,《北京青年报》发布微博“对话范雨素”,对文章作者进行了对话式深度采访。在4月26日,人民日报评论:《我是范雨素》“用文学对抗存在的荒芜”,很快被多家媒体转发报道。人民网、凤凰网等众多媒体也报道了此次事件,达到了受众热议的高峰。4月27日,“范雨素”事件爆红引发热议,新华网、人民网发表文章《消费范雨素,请收下留情》。
4天时间,《我是范雨素》迅速进入公众视野,又迅速引起受众的热议。我们可以看到这次传播事件的扩散,没有媒体的议程设置,没有魔弹论式的不可抵抗的传播方式,仅仅是借助新媒体的一臂之力,就达到了我们想象不到的强大传播效果。
2传播媒介和传播内容的融合
微信,作为一种社交工具,更多的时候体现的是传播方式当中的群体传播。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社交圈,这样使微信有了一个相对比较闭塞的传播特点,比如有些内容在某些人群里能获得很好的传播效果,但很快这种传播就会被禁锢在某些人群當中。就像是传播中的马太效应,同样的信息内容,在某个微信社交群中被传播的异常火爆,可是在另外一个群体中却无人问津。可是《我是范雨素》这篇文章却刷遍了每个人的朋友圈,无论草根大众还是学界大佬。
据中国产业信息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9月,中国的微博月活跃人数已达到2.97亿,较2015年同期相比增长34%;日活跃用户达到1.32亿,较去年同期增长32%。微博作为一个大的社交平台,本身就具有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的特点,而且与微信相比较,它的匿名性更强,传播者在发布的时候可以不受群体压力的影响,随心所欲表露自己的想法。所以,从另一个侧面讲,微博上的言论可以更真实反映传播者的观点和心理。我们看到,在这次传播事件当中,微博确实起到了一种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这更加印证了受众对文章的关注,对范雨素本人的认可与赞许。
快餐时代的阅读习惯,我们没有太多的耐性和时间去做精细阅读。可是这篇长文却吸引着我们一遍遍的转载,有人说被她字里行间的质朴和鲜活的文字所感动。从传播的角度来讲,范雨素的走红,源于有着低出身,过着贫苦生活的人,拥有着不对等的才华。这是当前社会当中的一个普遍问题,每每谈及,都直击心灵。文章很长,但是文中贯穿着大量的经历故事,它吸引着我们想要去探索去了解打工文学者的真实生活场景,还原他们的生活。
微信加微博,“二微”上的《我是范雨素》,在传播的马尾效应之下,病毒式扩散开来。如果没有“二微”的推送,可能我们也就无法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一位痴迷于文学的打工文学爱好者以及她的文章带给我们的心灵冲击。所以,无论是传统媒体时代还是新媒体时代,恰逢时代的好内容,还是吸引受众的最重要条件。
3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情感共鸣
通常,我们在看一个内容时,被打动的,往往都是它的故事。可以发现,在《我是范雨素》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读到她的悲苦命运,读到她在苦难中依然可以坚持梦想,去做一些与“与吃饭无关的事儿”。一篇小传式的文章,里面却渗透着很多社会层面的问题,比如农民自身的局限性,打工子女受教育问题,农民土地问题等等。最关键的是作者的身份比较特殊,以前受众接触这类文学作品大都源自于作家,而范雨素本身就是文章描述内容的主体,“现身说法”给我们的情感冲击非常大。
“正午故事”公众号作为传播的主体,从一开始就被作者的经历所动容,就像是物理学中的声音共鸣一样,发布之后迅速引起受传者强烈的情感共鸣。我发现,在我的朋友圈中,转发这篇文章的很多人都属于高学历、高收入的中上阶层。数据显示,这些人中,对文章和作者本身持正面肯定态度的人占70%;持否定和悲观态度的人占17%;持中性态度的人占13%。
而微博同样作为传播的主要渠道,调查数据显示,此事件微博的博主所在区域集中在北京、广东以及一些沿海城市。范雨素,一段从农村出来打工育儿嫂的经历,却让很多一线城市的人产生共鸣,这是为什么?是怀揣着一颗怜悯之心还是社会道德感?我觉得是它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唤起了人们对于文学的敬畏之心。其实我们和范雨素一样,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可是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我们当中还有几个可以保持初心?不是简单的感动和同情,范雨素带给我们的更多是对于自身生活态度的重新思考。
新媒体在传播过程当中最大的特点变化就是传者、受者不分家,最大的好处就是传者受者很容易产生情感碰撞,而《我是范雨素》即是实现了二者在情感上的高度一致和共鸣。
4结语
碎片化阅读的时代,读者依旧需要看到更纯粹的内容。那些发自内心的、处于“吃饭以外目的”而写出来的文章,在什么时代都会炙手可热。而新媒体的任务和责任即是挖掘文学界的这股清流,让直击心灵的精神食粮越发充裕和富足。
参考文献
[1]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2]余秀才.微信传播的马太效应、木桶效应与涓滴效应[J].编辑之友,2015,(12):5154.
[3]靖鸣.微信传播方式、特征及其反思[J].新闻与写作,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