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真玲+++侯娇
【摘要】本文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的现状入手,剖析了建筑历史课程教学中所面临的困惑,并提出了“拓展、思考、表达”三个层次的教学策略。详细阐述了在教学中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时空对比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再以专题引申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最后借助互动环节让学生们在表达中升华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为建筑历史课程寻求适宜的教学改革方向。
【关键词】外建史教学 拓展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0-0015-02
1.引言
建筑师史类课程,一直以来都是建筑学本科教学体系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理论教学分支。然而,根据笔者当前的教学经验,对于建筑历史类理论课程,虽然课件的准备、编排和内容很丰富,但学生们还是会存在学习兴趣不高,听课注意力不够集中等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所学与所用的脱节,目前的理论课所涵盖的一些理论原理似乎在设计活动中没有用武之地,从而造成一种空中楼阁的错觉[1]。
基于教学现状和学科特征,笔者认为,建筑史的教学,作为实践课程的补充与辅助,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从历史维度在心中树立起多元的建筑观;另一方面,通过对建筑发展脉络的梳理,回归、反思建筑的本源,为平时的设计活动提供一些方法、手法上的素材,反哺于设计,这属于更高的目的。因此,在这一门课的教学中,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联想表达能力,而不是填鸭式的教学[2]。以下,笔者以《外国建筑史》为例,详细谈谈课程内容与形式的组织,如何使理论课程更加适应应用型学科的教学体系。
2.脱困之道——课程架构
2.1课程设置与考核方法
以笔者所在院校2014级建筑学培养计划为例,建筑历史包括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两大部分,其中中建史64个课时,安排在大二下学期;而外国建筑史有64个课时,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外建史主要涵盖19世纪以前的建筑发展,相较于中建史的单一地域和文脉,其跨越的地域、涵盖的文化信息量均要大得多,各个阶段也风格迥异,由于文化背景的问题,学生们普遍对内容更为陌生。而大三学生对设计本身已有一定认识,但专业素养尚处于“碎片式积累”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历史脉络和案例对他们的认识加以整合,同时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因此,首先在我们的课时安排上,从64个课时中选择8个课时作为讨论交流课,给定专题内容和任务让学生自己在课下查资料准备,在课上完成交流讨论;同时,还选出8个课时作为专题阐释课,进行主题式的拓展;其余的48个课时则按照时间主线铺陈讲述。在考核方式上,则采用考试和考查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占50%,包括平时的小作业、小论文以及学生讨论;期末成绩占50%。这样,通过评分方式的调整,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的重视度和参与度,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2.2课堂组织
目前,笔者所在院校的外国建筑史课程一共64个课时,其中每次课两个课时,长达90分钟。根据相关研究,学生们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度不足课堂总时间的80%,并且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课堂的进行而降低。因此课堂安排也应当张弛有度,根据实际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每次课老师单纯讲授的时间占到70%,和学生的互动、展示时间占到30%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时间分配方式——在中段的四十到五十分钟集中穿插各种主线的干货知识点;末段十来分钟,学生们大脑已经屡有疲惫,可以安排一些轻松的互动展示和交流环节。
整个的课程组织和呈现形式则应结合时代,采用多媒体、影视、音乐、问答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通过趣味问答等游戏的介入来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同时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3.破壁之法——教學方法探析
对于教学的目标和课堂的组织有了宏观的把控,最关键的还是教学方法和技巧融合到实际教学之中。以下,笔者从拓展、思考、表达三大层次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
3.1拓展——史论结合,横纵对比
外建史作为历史类学科的一种,在讲述时必然会涉及到一些历史要素的记忆,比如对于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我们常说要抓住5个W,即——
What——建筑风格的名称是什么,有那些代表作品
When——风格持续的时间
Where——风格主要出现的地域在哪里
How——风格的建筑特点是什么
Why——这个风格形成(衰落)的原因
当然,仅仅是上述这种基本史实的罗列展示,对于建筑学这种讲求实践和创新的学科则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针对大三的建筑学学生,他们对于自身的课程处于拓展阶段,学生们的兴趣大多不会满足于简单的历史罗列。
在教学时,应当联系历史文化背景,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更深的思考,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史实基础之上,引导学生们理解西方建筑各个发展阶段的社会文化原因;同时,对特定的风格阶段、特定建筑类型以及各个建筑流派能够形成自己的一些独立的思考,而不是灌输之下的简单记忆。这也更契合学生们从大二的认识设计到大三主动去提升的阶段发展特点。
比如,在古埃及一节里面,在罗列建筑类型的发展之后,启发引导学生从空间层面来梳理古埃及的建筑发展特点,即古埃及建筑是如何由实体的营造发展为空间的,让学生们以自由讨论发言的形式来完成。
同时,授课之时,也可以经常使用对比和类比的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譬如把同一种建筑类型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进行纵向的梳理和比对,这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比如对于穹顶这种结构的发展,可以结合拜占庭-中世纪-文艺复兴各个阶段进行纵向的比对。
鉴于学生们已有中建史的知识基础。在授课之时,还可将两者横向比对。比如,将西方建筑与同一时期的东方通过横向对比的方式进行阐述,以拓展学生们的思路,帮助他们形成立体的世界建筑方展脉络,这也更加有助于理解东西方各自的差异与特点。
3.2思考——专题引申,实例结合
此外,根据学生们已有的专业设计基础,在此阶段的理论课程中,也应当注重实践性,将一些设计实例引入课堂,让历史与实践相结合。
首先,整体的课程内容编排,一直以来,我们的教材乃至课堂的常规方式都是按照时间轴编年史式地划分出各个连续的风格阶段,然后纵向了解各个年代不同的建筑风格。目前,国内也有少数院校在授课时,完全按照专题内容来进行主题式的讲解:比如,特定的建筑类型、立面、材料等设计要素的角度。这种方式概括性启发性更强,但是信息量比较大,如果是建立在学生们熟悉纵向建筑发展的基础上,更易接受些,但是不太适合初学外建史的学生。
對此,笔者认为目前的学时安排,可以在纵向编年史的基础上,中间适度穿插10-15%左右的专题课程,时间上尽量安排到基础编年史之后,比如:立面构图专题、宗教建筑、建筑材料等等。在建筑通史的基础上,也反过来从设计的种种要素和层面来对传统建筑进行认知与总结,这也是加强理论课程实践性的一种尝试。
其次,在授课过程中,除了课本上既有的各个时代代表建筑,还可以引入更多相关联的设计案例。这既包括运用了古典建筑元素的现代设计。比如讲古埃及金字塔时,就可以引入卢浮宫的入口改造。讲伊斯兰风格时,亦可以引入让努维尔的伊斯兰文化博物馆。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案例让学生们思考过去与现代的建筑关系。可以引入一些建筑改造的案例,或是历史环境内的新建建筑案例等等。比如讲到哥特教堂,便可以引入迈耶在大教堂旁边做的公建。
3.3表达—— 任务驱动,鼓励表达
历史理论课的学习,固然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建筑文化素养,更希望为了让学生们潜移默化地应用到自己的专业表达之中——不论是对古今建筑的评论上,还是在建筑思想的表达上。
基于此种目的,我们在课堂上可以尽可能营造一些让学生们思考表达的机会。比如课本后面几个章节,相对较为独立,可以让学生们分成几个大组,每个大组课下收集某一章节的专题资料,在课上各个大组进行主题汇报,相互比拼。在口头表达之余,期末还可以不止一个小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古典元素进行一个小设计。
为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还可在课上课下适当布置一些小作业,用任务来驱动他们在课下主动地做一些功课,为保证效果,将任务完成效果与最终成绩挂钩是一个好办法。
4.结语
随着时代的更新,建筑历史课程的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目的与方法。当然在课堂上,这就需要更多互动性的策略来保证学生的参与度与专注度,让课堂由老师的独角戏变成更多人能参与和表达的平台。采用史论结合的知识点的方式进行启发性教学,结合实例进行一些拓展性的专题引申来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最后结合任务驱动调动学生进行主动表达——就提升课堂趣味性和实用性而言,这对于是一个有效的方向,毕竟,提升学生素养并反哺于设计才是建筑史教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志勇,张兴国,杜春兰,李震.建筑史体验式教学法研究——重庆大学外国建筑史课程教改实验报告[J].《高等建筑教育》,2011(3):10-16
[2]王渊,叶明晖.“以点带面”——外国建筑史教学方法探析[J].《华中建筑》,2011(4):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