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由此可见,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提问得当,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重要的提问”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表现出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2)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3)能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4)有助于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具体目标;(5)富有启发性,并能使学生积极思维。就语文课堂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倒着提问
倒问,又称逆问。教师为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不从正面提问,而是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让学生通过对照比较自己得出正确结论。一般问题总是问:文章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而逆问则提出假设,不这样写行不行?这种问法可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品质。如笔者在第二次讲《过秦论》时,提问:假如没有陈涉,历史会不会因此而改写?为什么?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逆向思考秦的过失,秦的过失和陈涉比较起来,哪个才是导致秦灭亡的主要原因。
二、绕个弯提问
曲问,即“问在此而意在彼”。教师的本意是要解决甲问题,却偏不直接问,而是绕个弯提出问题,乙问题的解决又以甲问题的解决为前提,所以,只要学生解答了乙問题,甲问题便等于不答而解“问”似看山不喜平,文章平淡无奇,便没有人看;同样,问题提得平淡无奇,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在讲《大堰河一我的保姆》一课时,想达到让学生分析大堰河这一人物形象的目的,开始提的问题是“请说说你大堰河这一形象的理解”。但转念一想,这样的问法太平淡,于是变为:本文标题能否改为“大堰河一我的妈妈”?为什么?分成六个小组讨论。结果学生答案很有创新意识,完全出乎笔者的意料之外,还顺便带出了其它的问题,收获真大。他们说:(1)身份实为保姆,实有其人。(2)妈妈爱孩子是天经地义,改了太俗,反而不能突出保姆的博爱。(3)从选材上看,她勤劳、困苦、含辛茹苦(4、7、8节),死后墓地凄凉,埋葬草率、简单,家人命运悲惨(3、11节),这些细节无一不符合勤劳、善良、朴实、贫苦、忍辱负重、任劳任怨的保姆身份的大堰河啊!(4)从阶级对立来看,6节新客这个词语,表现出作者是毫不犹豫地站在最底层贫苦百姓的叛逆精神。(5)其实这篇文章不是写一个保姆,而是写一个群体,是献给大地上一切贫苦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爱的赞歌。(6)作者对保姆大堰河的感激、爱戴,把保姆当作母亲,不是母亲胜似母亲。这样的答案真是奇峰突起,出^意料而又趣味横生。
三、“一石多鸟”式提问
提问要求语言简洁,能用最少的文字表达大量的意思,达到“多快好省”的标准。数量要少,质量要高。比如:笔者在讲《过秦论》时,将全文分析分为三个板块(思路、主旨及写法、写作目的),在第二个板块提了四个问题:(1)秦为什么速亡?(2)为什么不施仁义而秦亡?(3)夺天下(秦国)、守天下(秦朝)这两个时期采取的策略有区别吗?文中用哪句话进行了概括?后果如何?(4)作者为什么要详写陈涉的种种劣势?开始笔者认为提四个问题达到了两个目的(主旨及写法),应该多快好省了吧,可实际证明根本完不成任务,因为问题数量太多,每个问题学生探讨一下,表述一下看法,老师再适当总结一下,可想而知要花很多时间。于是,笔者把上述四个问题合并为一个问题:公元前209年,由陈涉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大规模地爆发了,强大的秦王朝迅速崩溃瓦解,仅凭陈涉的力量足以亡秦吗?或者说假如没有陈涉,历史会不会因此而改写呢?探讨此问题时,学生必定以陈涉为突破口,从他力量如何小答到他不足以灭秦。为什么不足以灭秦?秦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样主旨就出来了。
四、阶梯式提问
问题不是各个孤立的,彼此之间应显示一定的难易深浅的梯度和内在联系,具有连贯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皮层形成的暂时联系具有系统性,即由单一的暂时联系到复杂的暂时联系,再到复杂的联系系统,并把新的暂时联系纳入到已有的暂时联系系统中。学习必须遵循这一规律。人的认识活动也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就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逐步深化,循序渐进。提问也应如此,利用问题的系统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设计阶梯式的问题。
五、启发引路式提问
求取真知,不是一蹴而就的,何况学生还“知之不多”,对知识的理解,有些还会出现“误区”。学生是教学的“受体”,老师处于主导地位,应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在课堂上对所提问题的措词要确切,回答的活动范围要小,尽可能从一个角度去问,有时还可以比较具体明确地把一个大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便于学生回答,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定向。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性、技术性很强的学问,教师教学提问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波澜起伏、有声有色,令学生入情入境、欲罢不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精彩迭出的提问艺术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所以老师要树立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在教学实践中尽快走出提问误区,使课堂提问科学化、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