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2017-06-13 15:39余思
读者欣赏 2017年5期
关键词:秋分立夏春分

二十四節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制定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用于指导农业耕种。

由于历史上中国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农业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和中原地区,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早在东周时期,中国劳动人民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

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余思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制定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用于指导农业耕种。

由于历史上中国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农业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和中原地区,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早在东周前期,中国劳动人民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

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沿袭千年的“中国第五大发明”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先民就已经掌握了“立竿测影”的方法。量度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称为“土圭”,一般是石做的,竖在地平面上,测量记录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据此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时间点。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和秋分。《周礼·春官·典瑞》记载:“土圭致四时日月,封国则以土地。”意为土圭可以精密地标识四时季节和时日月份,建筑城池时则用以测定方位。因此,后世也把土圭称为“量天尺”。

随着经年累月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也更加科学。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它们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后来到了《淮南子》一书中,已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名称,这是中国历史上关于二十四节气最全的记录。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历》已经将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从而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迹—“黄道”上的经度)0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划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前者称“节气”,后者称“中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当然,现代人们已经习惯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了。

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太阳周年运动规律,所以节气这个体系即使放到现行的公历中,日期亦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相差一两天。

“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开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为“四立”。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至”是极、最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称为“二至”,表示夏季和冬季的到来。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前后。夏至,太阳直射北纬23°26′,黄经90度,北半球白昼最长。冬至,太阳直射南纬23°26′,黄经270度,北半球白昼最短。

“分”在这个体系中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称为“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春分、秋分,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时黄经分别为0度、180度,太阳直射赤道上,昼夜相等。

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和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表明季节、划分一年为四季的。二分、二至是太阳直射点变化的转折点。因为是从天文角度上来划分的,所以适用于中国全部地区,四立便不尽然。尽管它们也从天文上反映季节的开始,但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气候的季风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都极为显著,各地气候悬殊,因此各地四季的开始日期和其持续时间并不相同—有些地区四季分明,有些地区不甚明显,甚至某一个地区整个季节都不出现。例如,黑龙江省瑷珲以北和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带便没有夏季,青藏高原上流传着“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的说法;华南福州以南则没有冬季;有些地区几乎全年都是夏季,北宋苏轼曾有诗句“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清人李调元亦曾在《南越笔记》中引述邱文庄《奇甸赋》云:“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而亦放”,描写的都是岭南地区迥异于中原的季节风物。云贵等高原地区又是一番景象,冬短而无夏,昆明就有“四季如春”之称。因此“四立”虽亦是从天文上划分得来,却有很强的地域性,并不适用于全国。

农耕时代的岁月图卷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腹地,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仅看“二十四节气”的字面意思,它们大都表示气候变化、物象差异,借此掌握农事季节、指导农事活动,足可看出它们与农耕社会之间极为紧密的关系。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歌》

一首《二十四节气歌》,传递着先民们观察自然、记录自然、适应自然的实践智慧。读懂二十四节气,可以说触摸到了中国文化中关于时间的那条血脉。

反映气温的节气有立春、立夏、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立冬、小寒、大寒。它们反映了不同季节气温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冬、立夏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耕作具有明显指导意义。农谚说“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又有“立夏无雨,碓头无米”的说法,这是因为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这一年年景如何,到了立夏基本已成定局了。

反映气象的节气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它们大部分集中在春播和秋播季节,强调水分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而“谷雨”这个节气的名称,便来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可见这个时期的降水对农作物生长何等重要。

反映日照的节气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分、秋分标志了日照时间与夜间时间等长的节点,夏至日照时间最长,冬至最短。春分与秋分之间,正是一年之中农业生产最繁忙的时候。

时至今日,我们再回头去看二十四节气,仍能清晰地看到一轮又一轮“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岁月轮回,宛如描摹入微的农耕生活连环画。

岁月流转,渐成风俗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东方式哲学深植于生活的每一个细微之处。人们相信“尽人事以听天命”,顺应天时,加以人力,希望能获得可能范围内最好的结果。因此上至帝王朝廷,下至农夫走卒,或出于功利、或由于随性,往往会在某些节气日做某件具有仪式感的事儿。天长日久,代代相传,这一件事情也就带有了不平常的记忆与意义,这就是“风俗”。

立春为一年之始,自古深受重视,早在3000年前我国已有迎春仪式,流传至今仍有“咬春”、“鞭春牛”等习俗。“咬春”又名“啃春”,北方吃春饼,南方吃春卷,寓意一年之计,万象更新。“鞭春牛”则更显著地寄寓着人们对五谷丰登的渴盼—塑一只土牛,牛腹中塞满五谷,一旦打破土牛,谷物就流了出来,人们收起谷粒放回自己的仓中,预示仓满粮足。

惊蛰雷动,百虫“惊而出走”,于是虫蚁开始活动,或殃害庄稼,或滋扰生活。因此惊蛰之时,各地往往会有不同的除虫仪式。譬如广西金秀的瑶族,在惊蛰时家家户户要吃“炒虫”,“虫”炒熟后,放在厅堂中,全家人围坐一起大吃,还要边吃边喊:“吃炒虫了,吃炒虫了!”尽兴处还要比赛,谁吃得越快,嚼得越响,大家就来祝贺他为消灭害虫立了功。其实“虫”是玉米,取其象征意义而已。

农谚有云“立夏看夏”,故中国自古就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此外,中国民间还有畏忌夏季炎热而称体重的习俗,相传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江西一带则于立夏饮茶,认为若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难熬。

冬至又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在这一天里,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来庆祝“长至节”。

中医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界是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人类机体的变化、疾病的发生与二十四节气同样紧密相连,因此人们哪怕在生活小节中同样重视时令节气,有“喝茶当喝清明茶,进补要在冬至补”的说法。

文人雅玩:消寒图与花月令

在我国先民的眼中,岁月轮回,四时更替,时间本身就是极富趣味与诗意的。冰融雪解、草长莺飞,乃至仓廪丰饶、一叶知秋,就像天工画就的工笔册页,描摹不完、欣赏不尽。与节气相连的文化衍生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消寒图与花月令。

消寒图全称“九九消寒图”,最早见于南北朝梁代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它是进九以后记载日子流逝、阴晴变化的“日历”。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因此消寒图无论是简单的“画铜钱”,还是含蓄雅致的画梅花,都一定共有九九八十一个单位,每天提笔点染一笔,八十一笔之后便是冬去春来。它本是古人消磨漫长冬季、舒缓烦闷心情的产物,若能围炉数九、提笔画梅,也不失为冬日一桩韵事。

花月令脱胎于“二十四番花信风”,即将一年四季中一些名花的开花、生长状况,以诗歌或者经文的形式记录下来,读之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既利于花事农事,亦便于寻花赏花。明代人追求生活的精致與艺术化,评花赏花蔚然成风,当时著名的“花月令”有屠本畯《瓶史月表》、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所引《花月令》、程羽文《清闲供·花历》《一岁芳华》、夏旦《药圃同春》等。“花月令”虽多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但因其往往与诗词、书画、工艺结合起来,早已远远超出了“记录花开时候”这一层意义。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中华先民对时间的体悟与理解,一点一滴都渗入那一部历书的字里行间。二十四节气所代表的并不仅仅是一年中数十个特别的日子,更包含着历法节日、农耕时序、民俗活动、民间宜忌、饮食养生等诸多内涵,纵然时移世易,却依然深植在国人的记忆和习惯之中。也许,这才是“非物质”一词的真意。

猜你喜欢
秋分立夏春分
感受节气之美:立夏和小满
秋分
秋向此时分
八哥、秋分和老博士
立夏
春分的吻
五月里迎夏天
春分
冰天雪地的生计与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