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盛源
教师生涯已将近十个年头,体味着每一届学生给我带来的喜怒哀乐,越来越觉得能和学生待在一起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曾经稚嫩的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一个班里总是有几个怎么辅导都不会有进步的孩子?在不解和急躁中还经常对这样的孩子大声呵斥、指责。带着疑问在一路思考和学习中渐渐明白,孩子的发展是存在个人差异的,每个孩子的发展阶段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快,有的孩子慢。要想每一个孩子都擅长学习,就必须深入了解孩子,耐心等待孩子的发展,不要急于让每一个孩子都在同一时刻达到同一水平。放下急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
一、了解孩子
要了解孩子就要从认清孩子的发展阶段和孩子的发展存在的个体差异开始。
1.认清孩子的发展阶段
孩子的发展有快有慢,但是他们在发展的事实是毋庸置疑的。如果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没有因成绩不好而受到责备的话,升到高年级之后情况就会好转。因为孩子一直处于逐渐发展、成长的过程中。因此,学校和家庭要持续地为孩子提供与其发展阶段相符的教育,否则孩子会过多地体会到失败,如此会让孩子失去信心而停滞成长。对未进入学校的幼年期的孩子来说,父母的关爱和信赖以及大自然中成长的经历比早早教他们学习学校课程知识更重要,因为大脑的发展要严格遵循生理规律,孩子要到小学才适合学习认知性知识。所以在适合的阶段教孩子适合的知识才是最明智的,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让孩子多一份信心而茁壮成长。
2.认识孩子的个人差异
孩子发展之初,行为表现不是千篇一律的。有的孩子在一二年级就可能理解三四年级的知识,而有的孩子可能在三四年级时才能理解一年级的知识;有的孩子在数学方面发展得快点,有的孩子在语文方面学得更快;再具体地说,有的孩子数学的空间思维能力强,而逻辑思维没有跟上,而有些孩子语文的记忆能力强,但理解能力有所欠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你不能因为他某一方面的不足而否定其所有。作为教师,要有耐心,要有非常大的耐心,当孩子在一方面跟不上时,给他鼓励和信心还有时间,这才是一个合格老师应该做出的正确选择。
二、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要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首先要从培养其自信开始,有了自信再去克服其他当今社会对孩子自主性产生最大威胁的“恶魔”——电子数码科技。
1.习得自信
在说自信前先来了解一下这样一个词语:习得性无助。这是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提出的,是什么意思呢?大意是,人在不断经历无助感后,放弃改变现状,自暴自弃。
举个马丁的实验来解释:马丁根据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原理,让狗每天都接受两次刺激——高音冲击和短暂电击。先让他们听高音,然后再对其进行电击,狗会感到电击的痛苦。在让狗听高音之后对其进行电击的目的在于让它们以后即使不接受电击,也会在听到高音之后产生被电击的感觉。然后在实验室里设置一些障碍物,狗在听到高音之后为避开电击会跳过这些障碍物。但是经过几次条件反射试验之后,实验室的狗不再试图跳过这些障碍物了——狗陷入了无助。无论它们怎么挣扎想要避开,还是无法逃脱被电击的命运,狗在知道这一事实之后感到十分无助,最终选择放弃。习得性无助不仅在动物身上有所体现,还同样作用于人。人也完全有可能习得性无助。要求孩子学习太难的内容或完成过重的学习量,不斷要求孩子学习他们不想学的东西,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时刻增强这种无助感。不要忘记,孩子最需要的是,无论什么都能成功的自信心。在孩子力所能及之前耐心等待,鼓励孩子、增加孩子的信心,这才是从长远角度对待孩子人生的正确做法。
2.消除数码科技产品的不利影响
在如今这个数字化时代,妨碍孩子学习的外部因素中电子数码产品为首要。电子产品对大脑的活动会造成不良影响,因为孩子的大脑正处于发育中,孩子的大脑管理将成为学习活动的一大变数。
大脑中负责管理的部分是脑前额叶,高水平的综合思考能力也由脑前额叶掌管,电脑游戏总是发出巨大的视觉性刺激,如果受到过多的刺激,脑前额叶就将难以正常发挥其信息处理能力,使孩子陷入疲劳状态。而看书和学习需要充分调动前额叶功能,此时疲惫的脑前额叶不能再发挥它的作用,学生就变得懵懵懂懂,不愿意思考,对事情感到厌烦,注意力不集中,对想要记住的东西无能为力。
在学校,孩子不会以玩乐为目的接触数码产品,但是一到家,孩子就放任自流地玩个没完了,所以家里的父母在这方面一定要关注。对于这样的情况,父母一定要耐心地跟孩子讲明电脑游戏的危害,然后规定时间,比如,一周两次,每次20分钟,而且必须在父母能看到的情况下游戏。父母还可以培养孩子其他的一些兴趣爱好,多鼓励,多让孩子在运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孩子获取最大的成就感,这样孩子就不会对电子数码产品有难以割舍的“感情”了。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成长经历着不一样的色彩,每一样色彩都能绽放出闪耀的光芒,前提是我们老师和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从孩子的心理去理解孩子、认可孩子。在孩子遇到磕绊时扶一把,而不是将他们与跨过坎坷的孩子进行无理的比较,因为我们根本无法预测在你的搀扶下跨过坎坷的孩子在以后的道路上所带给你的惊喜。尊重每一个孩子,认可他们的差异,用幸福的泉水浇灌,耐心地等待,孩子必会像花儿一样自主绽放出世上最美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