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榕清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多了。从“操作前的准备工作、明确操作目标、把握操作时机、注重操作后的知识提升”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利用好动手操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动手操作;有效性;知识提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多了。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没有恰当地把握动手操作时机,操作活动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要提高课堂教学动手操作的有效性,我觉得可以从下面四方面着手:
一、做好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要提高数学课堂中操作的有效性,必须做好操作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准备好操作材料:课前,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充分考虑需要哪些教具、学具,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教具、学具,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具的颜色、大小以及学生在操作中的安全因素等。其次要建立课堂操作常规:老师应有意识地逐步建立课堂的操作常规,如上课前,学具要放在什么地方,操作完成后又要怎么放;操作前要先听教师提出的要求,按照教师的指令来逐步进行操作;操作学具时,要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操作,分工协作,发挥各自的长处,提高操作的作用,需要小组合作的事先一定要有明确的分工;而当老师或同学讲解时,要暂停操作,认真听;操作完成后,要迅速收好学具等。
二、明确动手操作的目标
动手操作活动,需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操作目标,让学生在操作前知道操作需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知道“在做什么”“怎样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在学生开展用两个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动手操作活动中,我首先让学生明确:此操作的目的就是探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要求学生用不同形状的三角形试试,看看能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学生根据目标进行动手操作,很快發现:“两个完全一样的任意三角形都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在学生基本完成了操作后,我继续进行目标导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可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样学生在整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目标明确,方向和步骤清楚,动手操作活动的真正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把握动手操作的时机
教师应在把握教材和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动手操作的内容,把握好操作的时机。
1.在知识形成或问题解决的重点处组织操作活动
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让学生折手中正方形纸的■,并交流展示不同的折法,再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折法,从而概括出分数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正方形纸的三种折法,思考:为什么折法不同,每份却都可以用■表示?使学生经历了对分数含义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凸显出了分数的本质含义。
2.在教学抽象概念时组织操作活动
小学生由于受到生活经验和抽象思维的限制,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较难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表象,这时就需要通过动手操作来帮助理解了。在教学“千克的认识”时,我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称、数、掂、找等操作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较为深刻地认识质量单位,建立起明确的质量概念。
3.在推导公式和法则时组织操作活动
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通过动手操作把圆柱进行等分,转化为近似长方体,再引导学生分析圆柱与所拼成的近似长方体之间的关系,得出长方体的长是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长方体的宽是圆柱底面半径,长方体的高是圆柱体的高。然后,依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四、注重操作后的知识提升
教师应充分地让学生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把操作活动与学生的思维活动、语言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操作活动的“内化”。
记得在教学“正方体的体积”时,曾遇到这样一道习题:“至少要用多少块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当时我发现许多学生无从下手,便启发他们先拼一拼,再数一数。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至少要用8块。这时,我并没有结束,而是趁势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会是“8块”?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得出:总块数等于正方体棱长的立方。再问:假如要拼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小正方体?许多学生已能抽象成算式:3×3×3=27(块),并能正确说明理由。借助操作及时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形象引向抽象,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和抽象思维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内容有很多,需要我们花工夫去琢磨,设计可供学生操作的活动,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的协同能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