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升丽, 宋 琳, 陈小梅
(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肿瘤放疗科, 安徽 合肥, 230001)
超声辅助改良塞丁格技术用于颈胸部同步放化疗后PICC置管的研究
倪升丽, 宋 琳, 陈小梅
(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肿瘤放疗科, 安徽 合肥, 230001)
超声; 改良塞丁格技术; 放化疗; PICC置管
临床上常对颈胸部肿瘤患者行同步放化疗,降低局部复发或转移、提高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质量[1]。但放疗和化疗都会对患者的外周血管造成一定的损害,引起血管穿刺困难及并发症。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操作简便,创伤较小,可长时间留置而减少反复穿刺及外周血管损伤[2]。在血管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是自患者上臂、使用微插管鞘技术置入PICC导管,增加了穿刺的准确性,减轻穿刺部位损伤,减少感染、穿刺相关静脉炎、血栓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3-5]。本研究选择本院颈胸部同步放化疗后行PICC置管患者,分别行传统盲穿法与超声辅助改良塞丁格技术穿刺,探讨2种方法用于颈胸部同步放化疗患者PICC置管成功率和安全性差异,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颈胸部同步放化疗后行PICC置管患者120例,男66例,女54例,年龄39~77岁,其中食管癌57例,乳腺癌19例,肺癌33例,甲状腺癌11例,均无严重糖尿病,无血栓形成史,无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等。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使用美国BD硅胶可显影PICC导管,穿刺血管全部选择贵要静脉,穿刺操作由同一名肿瘤科PICC专职护师施行。对照组采用传统盲穿法行PICC置管[6]; 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即平卧位下行血管超声检查,准确评估靶血管走向、位置、直径及深度; 行穿刺点局部麻醉后置入穿刺针[7-8], 见回血将导丝伸入15~20 cm; 保留导丝按压穿刺点止血后再送入扩张器及插管鞘,最后仅保留插管鞘完成操作[9]。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2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6个月内随访包括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及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录入处理软件分别选择Epidata 3.01和SPSS 20.0, 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分别为81.67%(49/60)和100.00%(60/60), 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6个月内对照组患者发生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及感染例数分别为5例、2例、3例、3例; 观察组患者分别为1例、0例、0例、1例;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67%(13/60), 3.33%(2/60);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患者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PICC置管一般自贵要静脉、头静脉置入直至上腔静脉,上腔静脉直径20~30 mm, 血流量较大, PICC管末端至此可使需输注的高渗透性溶液或刺激性药物被高流量血液快速稀释,减少药物对局部组织和外周静脉刺激,提高治疗舒适性安全性,而且其操作简便、可长时间留置,已广泛用于肿瘤患者化学药物治疗[10-12]。传统PICC置管为盲穿且经常依赖操纵者的经验,有一定的主观盲目性,置管成功率低并发症也会增多,增加患者痛苦[13]。超声辅助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穿刺相较于传统盲穿法具有优势[14-15], 可以通过超声直接观察血管直径、位置及走向,减少穿刺造成组织损伤; 导丝撤出前通过超声扫描有无导管异位发生,能够及时调整导管位置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穿刺选择肘窝以上管壁较粗且血流量较大的贵要静脉,不易造成血管壁严重损伤; 同时肢体活动对导管影响较小,适合于长期导管置入及固定,在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及静脉炎方面优势显著[16-18]。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达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7%, 提示超声辅助改良塞丁格技术应用有助于提高颈胸部同步放化疗PICC置管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避免因反复穿刺带来不适。在6个月内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发生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及感染并发症总的发生率仅为3.33%,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67%。研究结果证明,颈胸部肿瘤患者同步放化疗后行PICC置管中利用超声辅助改良塞丁格技术在预防各类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治疗安全性。
[1] Nakano K, Sato Y, Toshiyasu T, et al. Predictive factors of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atient tolerance to high-dose cisplatin in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J]. Mol Clin Oncol, 2016, 4(2): 303-309.
[2] 顾景艳, 朱静, 曹小云. 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术应用于化疗患者的对比观察[J]. 护士进修杂志, 2016, 31(14): 1320-1322.
[3] 江文娟, 陈艳飞. B型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方法的比较[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19): 126-127.
[4] 吉冬丽, 陆勤美, 孟云.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J].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13, 21(2): 122-123.
[5] Li J, Fan Y Y, Xin M Z, et al.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comparing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 placement in chemotherapy patients using B-mode ultrasound with modified Seldinger technique versus blind puncture[J]. Eur J Oncol Nurs, 2014, 18(1): 94-103.
[6] Kovacich A, Tamma P D, Advani S, et al.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omplications in Children Receiving Outpatient Parenteral Antibiotic Therapy (OPAT) [J].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16, 37(4): 420-424.
[7] 宋葵, 闫影, 吕微. 超声引导下辅助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穿刺局部麻醉时机的探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20(32): 4146-4148.
[8] 徐寅, 李蓉梅, 傅荣.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两种扩皮角度的比较[J]. 护理学杂志, 2014, 29(1): 40-41.
[9] Abusedera M, Alkady O. Ultrasound-guided Pleural Effusion Drainage With a Small Catheter Using the Single-step Trocar or Modified Seldinger Technique[J]. Bronchology Interv Pulmonol, 2016, 23(2): 138-145.
[10] 甘海洁, 黎容清, 雷奕. PICC和CVC在肿瘤化疗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9(2): 26.
[11] 夏琛, 卢爱霞, 孙俊伟. 改良塞丁格技术联合血管超声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中的作用[J].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14, 22(3): 187-190.
[12] 罗惠琴, 侯玮.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中的应用及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9(13): 39-40.
[13] 王永华, 卢敏, 杜敏. 改良塞丁格辅助PICC置管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处理[J]. 护理学报, 2013, 16(1): 57-59.
[14] 张瑜, 郝春艳, 王迎春. 心电监护在辅助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研究[J]. 中国循环杂志,2016, 31(10): 1009-1012.
[15] 孔娟, 贾春怡, 陈艳霞. DSA辅助超声引导下PICC导管置入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2016, 6(14): 224-225.
[16] 乔爱珍, 苏迅.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管理[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 42-44.
[17] 张玲, 徐继红, 钱丰. 彩超引导下PICC置管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2): 97-98.
[18] 胡英芳, 赵洪俊, 杨荣雪. 三角定位法超声引导置入PICC在置管困难病人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2012, 26(8A): 2058-2059.
2016-11-25
安徽省合肥市2015年度科技攻关项目[合科(2015)163号]
宋琳, E-mail: 5787567302@qq.com
R 472.9
A
1672-2353(2017)10-168-02
10.7619/jcmp.20171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