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际水准睡眠医学中心

2017-06-13 10:44郭潇雅
中国医院院长 2017年8期
关键词:医学中心清华中心

文/本刊记者 郭潇雅

打造国际水准睡眠医学中心

文/本刊记者 郭潇雅

作为清华大学重点支持的临床诊疗项目之一,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在人才、设备、科研、临床等方面均走在了全国前列。

2017年3月21日是第十七个世界睡眠日,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题是“健康睡眠,远离慢病”。目前我国对睡眠疾病的相关认识及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尽管到目前为止,已经确认了90多种睡眠相关疾病,但对其确切病理生理的认识以及相关的治疗手段都较为落后,尤其是公众对睡眠疾病危害的认识十分不足,主动就医人数占患患者数的比例较低。

为此,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借此契机,开展了三项活动:一是组织一线医生撰写了一系列的科普文章,普及睡眠知识,提高公众对相关疾病的认知水平;二是走进中信汽车联合公司,对500余名出租车司机这一高危人群进行了跟踪随访,包括健康体检、睡眠质量问卷调查及三场睡眠疾病科普讲座;三是在腾讯视频的技术支持下,进行“潜伏在睡眠中的生命危机”主题直播,真实地展示睡眠过程中相关疾病的危害,并现场互动解答网友的问题,希望更大范围地宣传相关科普知识,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人才设备领先

美国哈里斯民意调查公司(Harris Poll)曾对全球五个国家、近7000人的睡眠质量做过专项调查,结果显示,92%的人认为,健康睡眠与健康及生活幸福指数直接相关,近50%的人群会在睡眠障碍后出现疲乏、认知能力下降以及情绪低落现象。在对睡眠情况的评价中发现,仅有58%~62%的人认为自己有较好的睡眠。

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叶京英曾在2014年清华长庚医院开业之前,做过一项睡眠疾病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各类与睡眠相关的疾病近年来呈快速上升趋势。

例如,引起睡眠质量问题最常见的“打呼噜”,医学上称为“睡眠呼吸障碍症”,这一疾病在男性中的患病率20年间增长了3.5倍,在女性中的患病率增加2.5倍,该类患者50%患有冠心病, 近30%患者在睡眠中有心肌缺血的经历,其高血压的发病率为50%~90%。同时,睡眠呼吸障碍症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3.45倍,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2.85倍,致死性心脑血管发病风险2.44倍,以及增加了脑卒中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发作风险。

叶京英将该份报告向医院领导作了汇报,得到了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医院的支持下,参照国外先进睡眠中心建设理念,设计规划出清华长庚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成为医院重点临床诊疗项目。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认为,该中心的建立对于维持学科在睡眠呼吸障碍诊疗与相关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服务患者、使患者获得精准的评估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优势学科的影响力对于刚刚建立的医院来说,对其提升医疗水平、打造医院品牌有很大的帮助。

叶京英告诉记者,中心在成立之初即确定了高标准、严要求的人才培养引进原则,骨干力量均是从事睡眠疾病评估诊疗工作十几年的医生,再选择综合素质较高的年轻医生和技师,由这些骨干力量进行“手把手”的培训实践,从而使团队成员均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及临床经验。中心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和交流活动,既回顾探讨典型病例,也研习前沿理论和尖端技术。经过两年来的人才引进和培养,中心人才济济,2016年荣获全国睡眠技师技能大赛一等奖。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睡眠医学中心设备一流。技术主管张玉焕向记者介绍道,中心设有环境舒适的独立的睡眠监测室,拥有美国飞利浦伟康Alice-6、澳大利亚康迪、美国邦德安佰等先进的多导睡眠监测设备,以及多台便携式多导睡眠监测仪和不同模式的无创呼吸机,能够满足实验室或家庭条件下多种监测,适用于不同人群的需求,实施精准治疗。此外,中心还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颏舌肌同步监测设备,能够更好地判断患者的神经肌肉功能,甄别病因,指导临床。

高端人才和尖端设备是睡眠中心快速发展的两翼。开业至今,中心已完成睡眠监测及压力滴定等相关检查2000余例。目前,该中心每天完成睡眠评估监测12~16例,完成呼吸机调试治疗2~6例,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经过两年来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人才济济,2016年荣获全国睡眠技师技能大赛一等奖。

临床科研并进

北京清华长庚睡眠医学中心诊疗范围涵盖以睡眠呼吸障碍为主的所有睡眠相关疾病,可熟练开展多导睡眠监测、人工压力滴定、自动压力滴定、多次小睡试验、成人下颌肌电功能评估,以及睡眠纤维喉镜检查、上气道食道测压检测等诊疗项目,为个性化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准确依据。

因多种睡眠疾病涉及多学科知识背景,为提高睡眠相关疾病诊疗的准确性,解除患者辗转会诊的烦恼,保证各类睡眠障碍患者能够在睡眠中心实现“一站式”诊疗,中心成立了涵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呼吸科、神经内科、口腔正畸科、整形科等多个学科的专家诊疗团队,施行多学科专家参与的“团队诊疗”模式,实现睡眠疾病诊疗的个体化、精准化。针对某些复杂睡眠疾病诊断不清的难题,中心集中了海内外多位睡眠医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于2016年3月份成立了“复杂睡眠疾病诊疗中心”,努力使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最好的诊断和治疗。

据叶京英介绍,目前中心各项临床业务水平已达国际水准:一是采用“睡眠时上气道-食管持续测压法”及计算机辅助纤维喉镜检查,建立上气道阻塞平面定位诊断和手术适应证选择标准,使显效率由原来的53.3%提高到82.4%;二是完成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UPPP)3000余例,并将该术式与软腭前移术联合应用,扩大了腭后区手术的适应证,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有效率和治愈率;三是完善了围手术期综合治疗体系,规范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方案及术后重症监护室进出制度,使围手术期重大并发症发生率保持在零;四是呼吸机有效治疗率保持在70%左右,比国际平均水准高出20%。

在科研方面,中心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北京市医管局“杨帆”计划1项。在科研基金的支持下,中心完成多项临床应用科研成果,开展了多项国内外领先的诊疗技术。

例如,中心率先在国内开展标准化上气道CT测量评估技术,为睡眠呼吸障碍患者提供了形态学评估的客观手段,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并结合睡眠监测相关指标建立了OSAHS患者手术选择分级评估系统,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有效率;为实现睡眠过程中上气道扩张肌功能的持续监测评估,中心在国际上首先开展了睡眠监测同步口内表面电极颏舌肌肌电测量,该技术的先进性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认可,中心受邀在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年会上做了专题报告。

叶京英表示,下一步中心将在巩固前期业绩的基础上,开展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新业务,引领国内学科发展。同时在协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基层医院技术支持与培训的工作,提高我国睡眠医学的整体水平。

猜你喜欢
医学中心清华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的创新与实践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清华十《四时》中一种特殊写法的“中”字
浙北医学中心建筑照明
孙清华作品
清华简第八册《心是谓中》补说
青海大学高原医学中心介绍
何清华:邂逅心理学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