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丽,齐晓栋,石龙峰,陈久东
(沈阳师范大学,沈阳 110034)
网络远程教育中成人学习支持服务需求调查研究
王凯丽,齐晓栋,石龙峰,陈久东
(沈阳师范大学,沈阳 110034)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催生了远程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是这一模式的有效实施策略。本研究主要对远程教育中成人学习者学习支持服务的需求展开调查,总结网络学习环境下这一群体在管理支持、教学支持、技术支持、同伴支持和学习技能支持服务方面的需求趋势,并结合调查,分析这部分学习者的主要学习目的和学习障碍,为促进远程教育的课程、教学改革,使远程教学进一步朝着社会化、动态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提供现实依据。
远程教育;成人学习者;学习支持服务
在我国,成人远程教育分布范围较广,因为地域、资源、时空、手段的限制,学习者展开学习的条件各不相同,且学习者的年龄、学历、工作与生活经历以及学习需求差异很大,学习过程与学业成就受多方面的影响。建立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是远程学习者取得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
学习支持服务(或学习支助服务)是“远程教学院校及其代表教师等为远程学生提供的以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人际面授和基于技术媒体的双向通信交流为主的各种信息、资源、人员和设施支助服务的总和,其目的在于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远程学习的质量和效果”(丁兴富,2009)。陈丽总结了术语“学习支持”和“学生支持”在内涵上的不同(陈丽,2005),并在布兰德利等学者的分类(Brindley,2004)基础上,将学习支持服务分为教学支持、管理支持、学习技能支持、同伴支持、技术支持和学习技能支持等类型(陈丽,2011)。为了解网络环境下成人学习者学习支持服务的具体需求,本研究基于此分类对现阶段网络远程学习者学习支持服务需求现状展开调查。
本研究设计的《网络远程教育成人学习支持服务需求》问卷题目主要包括学习者背景信息(性别、年龄、地区、收入、学历、职业、婚姻状况等)和支持服务需求,同时也设置了有关学习目的、学习障碍的相关题目。支持服务需求划分为五个维度(管理支持、教学支持、技术支持、同伴支持和学习技能支持)的21道题目(Q12-32)。采用 Likert五点量表进行测量,五个等级选项根据需求程度从“1”至“5”依次由弱至强。
预调查问卷通过现场和网络两种途径在全国范围内针对在职人员发放。前期共发放183份,回收179份,有效问卷174份。题目Q12~Q32的分辨力系数结果处于1.73—2.27之间,认为题目均能鉴别出不同受试者的反应程度。
经过探究性因子分析、项目分析和成分矩阵旋转,采用克伦巴赫系数α对学习支持服务需求的21道题目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整体及各维度的α值均大于0.6,可以认为该问卷具有可靠性。最终确定学习支持服务需求各维度题目如表1所示。
(一)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采用经过信、效度检验的正式问卷面向全国各地的远程成人学习者展开调查,共发放问卷263份,回收251份,有效问卷231份,问卷回收率为95.44%,有效回收率为92.03%。
表1 学习支持服务需求各维度题目内容
(二)描述性分析
对学习者基本信息调查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如表2和表3所示:
表2 基本信息统计表a
表3 基本信息统计表b
(三)调查结果分析
1.成人远程学习者对各维度学习支持服务的需求
被调查者对管理支持、教学支持、技术支持、学习技能支持四个维度的需求的均值都在 3.3以上,且相差不大,而同伴支持的均值只有3.16,与其它维度均值相差较大。经分析,在“同伴支持”需求中,“小组成员可以经常见面,日程表明确、集中讨论的问题明确”这一项的均值小于 3.00,偏向“不太需要”一方,拉低了这一维度的整体均值。
2.成人远程学习者学习目的与学习障碍
调查发现,成人学习者参加远程学习的目的(多选)居于前三位的分别是:解决就业压力、改变社会地位、适应多重社会角色和提高工作能力(并列第三位);学习者在远程学习中遇到的障碍位居前三的分别是:学习时间缺少、工作压力和计算机网络水平不高。
3.背景因素与学习支持的相关性
调查数据还显示,远程学习者的“年龄”与远程学习过程中“管理支持”、“教学支持”的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而与“技术支持”的相关系数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即成人远程学习者的年龄与“管理支持”和“教学支持”服务存在相关。
表4 年龄与学习支持服务的关系
本研究主要针对我国成人远程学习者支持服务需求、学习目的与学习障碍展开调查。结果表明,教学支持、技术支持、学习技能支持的需求居于成人远程学习者支持服务需求的前三位;而对于“同伴支持”服务需求维度的调查结果表明,传统的“小组成员经常见面、日程表明确、集中讨论的问题明确”的同伴支持服务需求已逐渐被“网络或其它工具支持学习者同伴交流”的需求所取代。
调查显示,成人学习者远程学习的目的主要有:解决就业压力、改变社会地位,适应多重社会角色和提高工作能力(并列第三)。同时,远程学习中遇到的障碍主要为:缺少学习时间、工作压力大、计算机网络水平不高。这反映出这反映出远程学习者大多数为在职人员,工作较为繁重,个人支配时间有限;成人学习者远程的学习动机大多为外在动机,且与计算机网络技术有关的学习障碍可能会影响到其在线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以致影响学习过程与学业成就。
此外,因成人学习者的年龄因素与“管理支持”、“教学支持”需求存在相关性,所以,应有效地激发不同年龄阶段(包括50岁以上)成人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适度提高学习者远程网络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使网络远程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研究对于那些与成人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决策密切相关的个性化的因素(如学习风格、思维风格等)将进一步观察,对特定的学习群体(如教师等元认知能力与意识较强的群体)的深入研究也有待展开。在未来的研究中,将探索信息化环境下远程教育支持服务的多种模式,从系统观、服务观的取向深入探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者对于支持服务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进一步促进远程教育的课程、教学改革,使远程教学进一步朝着社会化、动态化方向发展。
[1]丁兴富.远程教育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60.
[2]武丽志,丁新..学生支持服务:大卫•西沃特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2008(01):25-29+78.
[3]陈丽..现代远程教育中学生支持的发展方向 [J].开放教育研究,2005:46-50.
[4]Brindley,J.E.,Walt,C.&Zawacki-Richter,O.(2004).The current context of learner support in open,distance and online learning:an introduction[A].J.E.Brindley,C.Walt& O.Zawacki-Richter(Eds.)Learner Support in Open,Distance and Online Learning Environments[C].Oldenburg:Bibliotheks und Informations system der Universitat Oldenburg,9-28.
[5]陈丽.远程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06-307.
(责任编辑:丰华涛)
G724
A
1007-421X(2017)02-0052-03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中个性化网络学习活动推送研究”(课题批准号:DCA150245)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