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科研伦理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7-06-13 09:40:42李玉姣程金莲
护理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伦理问卷医学

李玉姣,程金莲,谭 茜



护理人员科研伦理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玉姣,程金莲,谭 茜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科研伦理认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护理人员科研伦理认知问卷对全国1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 40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理人员科研伦理认知得分为9.93分±3.04分,其中伦理规范知识得分为7.38分±2.34分,伦理委员会知识得分为2.54分±1.14分;单因素分析显示:护理人员科研伦理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科室、态度及培训经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护理人员科研伦理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态度、培训经历、职称及科室。[结论]护理人员护理科研伦理认知水平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应针对不同职称、科室等的护理人员开展相关培训。

科研伦理;护理科研;影响因素;伦理规范;伦理委员会;态度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研究,护理学也不例外。护理科研是用科学的方法反复地探索、回答和解决护理领域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地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1]。近年来我国护理研究取得快速发展,有文献报道[2-6]:2000年—2015年综合排名在前5位的护理期刊为中华护理杂志、护理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护士进修杂志、护理学杂志,5种期刊载文量达85 749篇,科研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护理科研已逐步由单纯的经验总结向实验阶段发展。护理科研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病人,但以病人为研究对象除涉及专业问题外,伦理学问题也非常重要[7]。有日本研究者指出:伦理学问题是护士体验过的与道德价值、生命、自由、自己决定、福利及安宁有关的人类应该尊重的基准问题[8]。护理研究中的伦理问题日益凸显,护理科研中的伦理问题也逐步受到各界的关注。为了解临床护理人员科研伦理认知现状,本研究对我国14所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的护理科研伦理认知现状进行调查,探索护理人员科研伦理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的“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2016 年版)”中的科室设置为依据[9],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精神科、肿瘤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中医科、老年科中随机抽取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年以上;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愿意配合。排除标准:非护理工作者、在校护生、工作1年以下的护理人员。本研究选取医院的依据为2015年7月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15年度最佳医院排行榜[10],将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华南区、华中区、西北区、西南区进入排行榜的医院以专科声誉和学术水平为依据进行聚类分析,随机选择各区聚类分析第一类中的2所医院,共选择了14所医院。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研究者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自行编制调查问卷,并通过专家组讨论、论证及预调查进一步完善。编制的护理人员科研伦理认知问卷包括科研伦理规范知识及伦理委员会知识。所有条目计分标准为答对计1分,答错不计分。问卷编制完成后进行预调查,运用可靠性分析进行评价,得出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克朗巴赫系数为0.92,2周后重测,相关系数为0.81,表明问卷信度较好。

1.2.2 资料收集 在每所医院设立1名联系人,通过电话联系各所医院联系人,征得其同意后告知其调查目的、调查方法及注意事项,并确认其明确研究要求,采用邮寄信件的形式发放并回收问卷。为保证问卷数据真实有效,采用匿名方式填写问卷。信件内容包括:①致调查者的一封信;②问卷发放与回收的注意事项;③护理人员科研伦理认知和执行调查表。为确保调查质量,采取了以下措施:①正式调查前进行预调查,以便进一步完善问卷;②调查前电话联系每所医院的联系人,告知其本次调查目的,在征得其同意后发放问卷,保证问卷真实、完整;回收问卷后仔细查看,如有漏项及时补全;③联系人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能够积极配合本次调查;④问卷由护理人员独立填写后当场收回;⑤将原始数据录入 Excel,双人校对数据。

2 结果

2.1 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共纳入护理人员1 400人,发放问卷1 400份,回收问卷1 317份,问卷回收率94.1%,有效问卷1 158份,有效率87.9%。1 158名护理人员分布于7个分区14所医院。其中华南区184人、西北区179人、华东区177人、西南区162区、华北区160人、华中区149人、东北区147人。护理人员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护理人员一般资料(n=1 158)

2.2 护理人员科研伦理认知现状(见表2)

表2 护理人员科研伦理认知得分 分

2.3 护理人员科研伦理认知水平的单因素分析(见表3)

表3 护理人员科研伦理认知水平的单因素分析

2.4 护理人员科研伦理认知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见表4)

表4 护理人员科研伦理认知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护理人员科研伦理认知现状 护理人员科研伦理认知不足,科研伦理知识水平有待提高。这与我国科研伦理的发展历史有关,20世纪90年代左右,人们开始关注科研伦理问题,1987年我国首次提出伦理委员会这一名词。随后北京、广东各地陆续设立医院伦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的成立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对医学伦理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许多专业也据此制定了自身研究领域的伦理准则[11]。2011年以前,护理学科一直是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护理研究领域的伦理准则也一直沿袭医学研究领域的伦理准则。由于护理科研伦理既具有医学研究的特性,又具有人文科学属性,近年来在护理研究中逐渐得到重视。国外有文献表明:1950年,国际护理学界才开始关注护理研究中的伦理问题;1960年,开始关注研究具体的伦理问题,如知情同意、保护隐私、免受伤害、保密等[11]。在国际性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准则出台后,一些国家的护理组织,如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开始研究适用于护理研究的伦理规范[12],如美国护士学会于1975年公布了“护士在临床和其他研究中的人权指南”[13],英国皇家护理学会于1977年公布了《研究伦理—护士指南》[14],加拿大护士协会2002年颁布了《注册护士伦理准则》,其中有8条准则是涉及人的护理研究的伦理指南[15]。到20世纪90年代,护理研究指南才逐渐在护理科研领域中被熟知。国内研究者张美芬等[16]提出护理研究应遵循有益无害、知情同意、保护个人隐私三大伦理原则。薄陆敏等[17]调查表明应进一步加强医学研究生科研伦理素质培养;李红英等[18]调查结果显示因为临床工作量过大,多数研究者缺乏充裕的时间进行生命伦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同时护理人员学习意愿强烈,提高护理人员对科研伦理的认识可以使研究成果尽可能遵循伦理原则,保障受试者的生命安全,护理人员应主动、积极学习相关伦理知识,更好地维护自身和病人的利益。

3.1.1 护理人员科研伦理规范认知现状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科研伦理作为代表一个国家科学研究水平和人权状况的重要方面之一,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借鉴国外研究成果与经验,探讨适用于我国科研伦理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科研伦理学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社会文明程度和进步程度,代表着一个国家对人的尊重程度以及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程度。科研伦理是科研人员体现自身文明和道德的行为[19]。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人员科研伦理规范知识有待提高。我国在医学生物领域颁布了一系列较为详细的法律法规,如“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其中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于2016年12月1日施行,表明我国对受试者保护的决心和信心,一定程度推动了我国医学科研伦理学的发展,为护理科研伦理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张莉莉等[20]调查研究表明伦理意识还没有真正渗透到科研人员的日常研究工作当中,其中缺乏相关伦理知识是主要原因。科研人员的伦理知识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与本研究的调查结果一致。目前我国科研伦理立法正在逐步完善,护理人员应主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自身科研伦理意识建设,践行“有益、不伤害、公正”的伦理原则。

3.1.2 伦理委员会相关知识认知现状 机构审查委员会(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IRB)一般的定义是建立在医学院校、学术期刊和医学科研机构中,由多学科人员组成、对医学科研选题、开展、结题、成果发表等是否符合人类伦理和法律规定进行审查的组织[21],其依据原则多是国际一般伦理准则与本国法律法规。伦理委员会成员组成应多元化,不同年龄、性别的人员应分布合理,并吸收一定比例的法律、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及管理学等非生物医学专业人员,同时应邀请社区代表、病人代表和特殊利益群体等加入,以保持委员会研究的公平性。大多数护理人员不了解伦理委员会的相关知识,不熟悉伦理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审查原则及审查结论等。一项护理科研,只要是涉及人体研究,都应该申请伦理委员会的审议,这是维护受试者权益的关键之一。了解伦理委员会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在实践中更好地开展护理科研,保证护理科研的伦理审查顺利进行。

3.2 护理人员科研伦理认知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科室、态度及培训经历的护理人员科研伦理认知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护理人员科研伦理认知的因素依次为态度、培训经历、职称和科室。31岁~44岁年龄组的护理人员科研伦理认知较好,这与萨柏的终身职业发展理论[22]一致。该理论认为31岁~44 岁为职业发展稳定期,这一阶段的护理人员职业发展相对稳定,在临床科室多为护理骨干,不论是在临床护理领域还是护理科研领域都是护理队伍的中坚力量。学历方面:博士研究生组护理人员科研伦理认知得分最高,这与我国护士队伍学历结构不断改善有关,提示应进一步培养高学历护理人才,鼓励护士参加继续教育,提升自身能力,从而促进护理事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 护理人员自身态度是影响护理人员科研伦理认知的重要因素。尽管我国目前尚无护理学科领域的科研伦理规范,但随着护理学的发展,护理科研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护理人员应提高对科研伦理的重视程度,在临床工作中重视对伦理学的学习,遵守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伦理准则,保证护理科研成果的伦理性。

有培训经历的护理人员的科研伦理认知得分高于没有培训经历的护理人员,表明培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人员对科研伦理知识的了解程度。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医学院校于20世纪70年代就开设了医学伦理学及相关课程[23]。日本也颁布了《医学教育核心课程大纲》,将“医疗伦理和生命伦理”列为医学教育的基本事项[24]。我国从1981年开始开设医学伦理学,一直将其列入思想品德课中,医学伦理学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特殊性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课时普遍偏少,不及美国、日本等国家同类课程学时总数的1/5[25]。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我国多所院校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来提高护生对伦理的重视度,提升护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增进教与学的互动,提高了伦理教学的时效性与质量。医学院校伦理教学的积极开展为我国临床输送了一批高质量的护理人员,促进了护理科研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提高护理科研的伦理性与科学性。

主管护师职称的护理人员科研伦理认知水平较高,这与主管护师自身业务素质能力较强、科研经验丰富有关。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在临床工作中,让所有的护理人员都参与科研非常不现实[26-27]。因此现阶段护理科研的开展需要行政管理层针对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开展相应的科研知识培训,调动职称较高的护士开展护理科研,学习伦理规范。

肿瘤科护理人员科研伦理认知水平较其他科室护理人员高,这可能是由于肿瘤科在临床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各种肿瘤临床表现的复杂性、诊疗手段的多样性、治疗效果的不理想性、治疗毒副反应的严重性、病人心理反应的强烈性决定着其对护理人员有着较其他病种更高的伦理要求[28]。国内外对于肿瘤研究关注程度加大[29],我国2012年—2014年肿瘤科护理基金论文产出最多[30],2012年—2014年12种护理核心期刊刊载临床护理基金论文中研究主题主要为肿瘤科护理[31],这表明肿瘤科护理科研气氛较浓厚,护士能够积极参与到护理科研中去。这也表明肿瘤科病人的特殊性、治疗内容的复杂性是促使肿瘤科护理人员学习伦理知识的重要因素,同时肿瘤科护士科研参与积极性高,基金论文产出量高,基金论文的申请往往需要护理人员熟悉科研伦理知识以保护受试者权益。

4 小结

发表论文是推动护理人员学习科研伦理知识的外在因素。护理学术期刊是护理人员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把好科研成果审查关是护理学期刊不可推卸的责任。吴艳妮等[32]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护理学期刊伦理审查状况不容乐观,期刊编审人员的伦理审查意识亟待提高。在西方国家,提交伦理审批资料是发表论文的必要条件之一[33]。近年来,我国大多数护理核心期刊要求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成果出具该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议的证明材料,部分医学期刊同时要求作者提供受试者知情同意书[34],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督促护理人员学习科研伦理规范,在实践中切实保护受试者权益。

伦理委员会在我国发展已有约20年,在保护受试者权益和解决伦理困惑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提高了护理人员对科研伦理知识的了解度。今后伦理问题将是护理科研面临的重要问题,加强护理人员科研伦理认知教育势在必行。

[1] 肖顺贞,沈宁.护理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

[2] 程金莲,韩世范,褚银平,等.从2013年—2015年5种护理期刊载文分析护理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16,30(7C):2608-2612.

[3] 程金莲,褚银平,韩世范,等.从2010年—2012年5种护理期刊载文分析护理研究状况[J].护理研究,2015,29(5C):1827-1831.

[4] 程金莲,韩世范,吕佩,等.从2007年—2009年5种护理期刊载文分析我国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0,24(8A):2060-2064.

[5] 程金莲,韩世范,孙玉梅,等.从2000年—2006年5种护理期刊载文分析我国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4):300-305.

[6] 程金莲,韩世范,李亚琴,等.《山西护理杂志》1996年—1999年载文分析[J].护理研究,2000,14(5):189-191.

[7] 赵书敏.临床护理科研中的伦理学问题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2011,25(7B):1787-1789.

[8] 吉田千文.倫理的看護実践と看護管理[J].看護管理,2008,18(3):183-188.

[9]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2016年版)的通知[EB/OL].[2016-08-29].http://www.nhfpc.gov.cn/ewebeditor/uploadfile/2016/10/20161020101032482.pdf.

[10]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2015年度最佳医院排行榜[EB/OL].[2016-12-20].http://www.fudanmed.com/institute/news2015-2.aspx.

[11] 张静,顾申.国外护理研究伦理审查的现状及启示[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8):55-58.

[12] Polit DF,Beck CT,Hungler BP.Understanding the ethics of nursingresearch.In:essentials of nursing research:methods,appraisal,andutilization[M].5 th ed.New York: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2001:71-85.

[13] American Nurses’Association.Human rights guideline s for nurses in clinical and other research[M].Kansas City:ANA,1985:209.

[14] Royal College of Nursing.Research ethics:RCN guidance for nurses[DB/OL].[2010-09-18].http://www.rcn.org.uk/_data/assets/pdf_file/0010/78742/003138.pdf.

[15] Canadian Nurses Association.Ethical research guidelines for registered nurses[DB/OL].[2010-09-18].http://bookstore.cnaaiic.ca/c267879p 16717179.2.html.

[16] 张美芬,杨清秀.护理研究中的伦理要求[J].现代临床护理,2003,1(1):30-32.

[17] 薄陆敏,杨俊驰,徐茂锦,等.加强医学研究生科研伦理素质培养的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6(6):141-142.

[18] 李红英,眭文洁,郭建新,等.临床医务及科研人员生命伦理学相关认知与需求状况调查[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8(2):143-146.

[19] 赵承孝,杨泽.科学伦理现状和医学遗传工作者的必备素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3(6):124-126.

[20] 张莉莉,方玉东,杨德才,等.我国科研伦理调查综述[J].中国科学基金,2013(4):210-213;221.

[21] 曹永福,王云岭,杨同卫,等.我国“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成立背景、功能和建设建议[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17(5):31-32.

[22] 张再生.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63-65.

[23] 申逸彬.医学伦理学教育的进展:目标和内容[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2,23(1):1-5.

[24] 黄春春.日本的生命伦理教育与研究(上)[J].日本医学介绍,2005,26(9):426.

[25] 陈明华,郝云玲,张玲,等.中西方医学伦理学教育比较研究及其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8):16-18.

[26] 陈月琴.护士对护理科研的态度及其论文撰写障碍的调查研究[J].全科护理,2010,8(3):260-262.

[27] Dupin CM,Larsson M,Dariel O,etal.Conceptions of learning research:variations amongst French and Swedish nurses.A phenomenographic study[J].Nurse Educ Today,2015,35(1):73-79.

[28] 杨顺秋,吴殿源.现代实用护理管理[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535-536.

[29] Wong El,Tam WW,Wong FC,etal.Citation classics in nursing journals:the top 50 most frequently cited articles from 1956 to 2011[J].Nursing Research,2013,62(5):344-351.

[30] 陈琼.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临床护理基金论文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6:1.

[31] 陈琼,程金莲,董丽娟,等.2012年—2014年12种护理核心期刊刊载临床护理基金论文载文分析[J].护理研究,2017,31(3B):420-425.

[32] 吴艳妮,周春兰.临床实验性护理研究期刊论文的伦理审查状况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2):1269-1272.

[33] Echard H,Ceciliade A,Adam W.Publication bias in the medicalliterature:a review by a Canadian research ethics board[J].Canadian Journal of Anesthesia,2007,54(5):380-388.

[34] 关于投稿请提供伦理委员会批准文件及受试对象知情同意书[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7,6(1):51.

(本文编辑 崔晓芳)

Analysis of status quo of scientific research ethics of nurse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Li Yujiao,Cheng Jinlian,Tan Xi

(Nursing College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Shanxi 030001 China)

Objective:To survey the cognition status quo of nurses on scientific research ethics and analyze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Methods:A total of 1,400 nurses in 14 third grade A hospitals in China were surveyed by using Nursing Personnel Scientific Research Ethic Cognitive Questionnaire were analyzed and to analyze the results.Rusults:urses scientific research ethics cognitive score was 9.93± 3.04, of which the ethics of knowledge score was 7.38 ± 2.34, the Ethics Committee relevant knowledge score was 2.54±1.14.The single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urses scientific research ethical cognition level included the age,working life, education level,title,department, attitude and training experienc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ognitive level of nursing staff included the attitude, training experience, title and department.Conclusion:Scientific Research Ethic Cognitive level of nursing personnel need to be improved.Nursing managers should carry out relevant training aiming the nurses with different titles or in different departm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ethics;nursing research;influencing factors;ethical norms;ethics committee; attitude

李玉姣,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程金莲(通讯作者)单位: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谭茜单位:030001,山西医科大学。

信息 李玉姣,程金莲,谭茜.护理人员科研伦理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7,31(17):2111-2116.

R47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17.019

1009-6493(2017)17-2111-06

2017-05-09;

2017-06-03)

猜你喜欢
伦理问卷医学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祝您健康(2020年4期)2020-05-20 15:04:20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00
问卷网
医学
新校长(2016年5期)2016-02-26 09:29:01
问卷大调查
医学、生命科学类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52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