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胜朝
(深圳技师学院 广东 深圳 518116)
摘 要:职业教育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联。在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国家及社会对职业教育愈来愈重视。技工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是其教育教学重点。本文以时间管理为切入点,结合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就如何指导学生高效管理时间进行了综合论述,以期为技校学生实现时间利用最优化,进而促进技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技工院校;学习效率;时间管理
一、进行时间管理的一大前提——明确时间的使用目标
要想提高时间利用效率,首要在于明确时间的使用目标,清楚了解目标指向,从而怀揣着强烈的、追求成功的激情,朝着既定目标逐步实施既定计划。相反,如果缺乏明确的目标指引,那么时间管理自然也就归于无效。而这个目标的设定过程,就是所谓“动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动机是推动和激励人们着手开始某种行为的一种精神、念想,是基于既定目标的引导下而形成和激发的一种内部动力。而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则诱因。因此,面对技校学生展开的时间管理指导,必须是在学生已经明确自己对时间设定了使用目标的前提下,藉此目标的树立,来“诱使”学生从静止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使其针对既定的目标和对象作出具体的活动。例如:以每学年、每学期、每月、每周、每天为单位,制定相应目标任务,并将目标单位期间内所要完成的任务逐一罗列出来,制定详细的计划,有条不紊地逐个解决,便能有效提高时间利用效率,保障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进行时间管理的基础能力——把握事情缓急,善于取舍
社会学认为:“处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你。”将这一思路放在时间管理范畴,同样适用。要想发挥每一秒的最大价值,就不要力求将全部事情都尽善尽美。换言之,利用时间的根本,在于是否懂得取舍。正所谓“事有轻重缓急”,技校学生日常学习压力本身就大,不仅要学习专业技能,还要兼顾文化知识练习,所以在指导学生进行时间管理时,先要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按照之前既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的难度进行排序。然后,从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事情开始做起。即:紧急事情马上做,重要但非紧急的可稍缓;紧急但不重要的则适时舍弃;不重要也不紧急的则无须浪费时间。一言以蔽之,可利用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学生必须学会舍弃看似很重要却无法在计划时间内完成的、或是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情。
三、提高时间管理效率的关键——重视每一个计划前的实际行动
经验告诉我们,决定事情的成败,不仅在于周全的计划,还包括制定计划前的行动。即:对计划的全盘考虑和分析,所谓“知己知彼,预之在先”。技校学生受年龄特征使然,做事冲动而缺少思考,虽动力十足,但不擅长对事态发展轨迹进行逻辑思考和应急处理。因此,在培养和提高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对事情进行兼具深度和广度的分析,既要能够完成学习任务的要求,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事,也要能够合理规划课余时间,明确做这些事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的修补,横轴与纵轴相交叉,以此全面落实计划,在计划的指引下展开学习,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四、做到时间有效管理的关键——抓住学习的每分钟,而非抓住每分钟学习
前文已述,时间管理的基础在于学会取舍。基于这一要点的拓展,即要求学生学会抓住学习的每分钟,而不是抓住每分钟学习。对待时间管理,仍有部分师生存在一种错误认知,认为将全部可用时间都投入学习中,才不会浪费时间。殊不知,真正意义上的时间管理,是在限定的时间内将事情以最高效的方式完成,追求的是效益,而非数量。技校学生课业繁多,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来兼顾文化学习和专业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将全部时间都用于学习,完全没有休闲活动。正所谓“张弛有道”,这边是时间管理的直接作用,与人们常说的“拼命地玩,玩命地学”亦有着相同的道理。所以,技校学生在学习时,要遵循计划、执行计划、实现目标;在休闲时,要善用碎片化的闲暇时间,比如饭前、睡前、周末等,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给予自身生理和心理上的放松休息,以便于之后更好地投入到學习当中。
时间管理从整体上看,是个人管理项下的一种对自己人生进行合理、科学规划的活动,不仅对学习生活起着重要作用,也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技校师生不仅要加大对时间管理的重视程度,还要全面认识时间管理的系统性、策略性,将时间管理的技巧应用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切实提高技校学生时间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培兰.参与学生课余时间管理,改变中等职校学生学习现状[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6(8).
[2]岳丹桂、石艳.有学校特色的时间管理:社会时间的启示[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3B):29-33.
[3]陆璐.高职高专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拖延的关系[N].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8(4).
[4]陈稳.五年制高职学生时间管理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33):21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