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青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向世界打开了国门,开放成了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走出去”战略是中国政府于2000年明确提出的开放战略,是中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重要标志。它无论从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拓展市场空间,获取国际资源,还是从突破贸易保护壁垒,培育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等角度来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进程,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谋发展。 本文简述了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背景,阐述了“走出去”战略的发展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及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中国 企业 走出去 发展
一、“走出去”战略的实质和意义
(一)“走出去”战略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预示我国“走出去”“引进来”的双向开放向纵深发展。“走出去”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发展开放型经济、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举措,是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长远发展、促进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从宏观层面看,“走出去”是与“引进来”相对应的,主要指通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更大程度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竞争,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从微观层面,也可以称为国际化经营战略,主要是指鼓励和支持更多的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中国自己的跨国公司,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二)“走出去战略”的意义
实施“走出去”战略便是我国政府在新形势下,把我国对外开放推向新阶段的重大举措。它有利于促进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通过开拓国外市场,带动产品、设备和技术出口,弥补国内资源不足,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有利于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积极利用和参与国际分工,分享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催生和培育中国的跨国公司,加速中国跨国公司的成长壮大;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更加市场化、更加开放、更加相互依存的世界,国家必须考虑,通过具有宏观影响力和国家长远发展战略意义的对外投资,提高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在国际资源分配中争取一个更加有利的形势并改善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关系
(三)“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性
“走出去”是发展我国发展型经济的必由之路。“走出去”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条件。“走出去”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条件。“走出去”是我国企业发展壮大后国际扩张的必然选择。
二、“走出去”的过程中遇到问题
一是我国大型中央国有企业在国外进行并购重组时遇到了巨大的政治阻力。我们的能源集团、矿业集团到其他国家尤其是到西方发达国家去并购时,受到非经济因素的巨大干扰和阻挠。
二是我国企业“走出去”后只能被动适应既有的国际标准,在国际市场上缺乏话语权。当前国际市场的标准基本上是欧美的标准,我国只能被动适应,从而大大增加了成本,压缩了利润,制约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空间。
三是我国企业“走出去”后本土化力度小,反而制约了自身的发展空间。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项目很少利用当地的人力,对当地就业贡献少,给人留下只利用其他国家资源和能源、不帮助当地建设经济持续发展能力的印象,这既不利于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长期发展,也不利于我国的国际形象。
四是中央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有一哄而上的现象。一些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和企业十分积极,盲目走出去,有些是为了显示政绩,结果损失了金钱和声誉,这种现象要采取措施加以制止。
五是中央企业经营自主权不足,错失投资机会。中央企业的对外投资权限小,对外投资的审批程序复杂,耗时长,常常在审批下来以后,投资机遇已经丧失。
六是中央企业的对外投资遇到不发达国家政局动荡,事先准备不足,损失惨重。我国目前的对外投资,许多是在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不少国家有政局动荡的风险,在分析不足、应对不足的情况下,可能造成较大的损失。
三、推进“走出去”战略更好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是研究和制定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和规划。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存在若干不同的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不同阶段的目标和任务也不一样,应该采取不同的对策,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中央企业要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并加强国际公关工作。通过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加国际市场上对我中央企业的认识和了解,在不影响我经营决策主动权的前提下,增加国际上的投资者和企业对我中央企业的参与。同时,增强中央企业的公关工作,提高企业在国际上的接受度。
三是加强自主创新,同时帮助技术先进企业争取国际标准制定权。我们要摆脱在传统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低端环节、低附加值的被动地位,必须在自主创新和抢占产业前沿制高点上下工夫。
四是在保障有效监督的同时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政府管得太多,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反应迟缓,失去发展机遇;政府放得太松,国有企业也存在不小的道德风险。
总之,企业“走出去”是中央制定的重要战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过去的几年,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当前,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和研究,促进“走出去”的战略实施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宋亚非.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邵望予.淺论加快企业“走出去”的步伐[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