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春明
阅读虽然是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内容,但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渗透在工作与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在阅读中,人们能够从外界获取到需要的信息和知识,从阅读中汲取到精神的养分,在阅读中塑造更加健全的人格和品行。甚至,阅读也承担着人们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重要任务。
在初中学生的学习中,阅读能力不仅仅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同时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大作用。
因此,筆者对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效率提出了以下几点个人的建议。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学引导作用
阅读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为基础的教学活动,绝不是简单的知识记背就能够达到教学目的的。对于学生而言,要想切实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必然离不开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思维的锻炼。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完全将学生的思维过程简化,将思考结果直接呈现到学生面前,试图以最简便的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然而事实证明,阅读能力作为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在缺乏自主参与的情况下是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升的。
因此,要想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教师应该组织好课堂活动的框架,以学生的自主思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目的,从语言风格、表达技巧、思想内涵等角度来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发展和提升。对于优美的文章和有文化底蕴的章节,要求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文章的美感与情感,并对文章的表达技巧进行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熏陶自我的品格。同时,在阅读过程中,也要掌握略读、速读等阅读技能,学会在阅读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和总结概括能力,能够理清文章的思路,并进行信息的归纳和总结。
比如说,笔者在对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进行教学时,文章中一系列动词的运用十分准确。笔者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素养,针对这一内容专门进行了教学设计。笔者让学生根据文章中对雪地捕鸟的一系列动词的描写进行表演,如: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等。在学生的表演过程中,为了使表演更加生动形象,学生会不自觉地对动词进行揣摩和分析,体会动词背后所描绘的具体特征和表现。在这样的教学情景下,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能够对阅读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发展。
二、突破应试教育束缚,进行创造性阅读教学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文本作为作者个人情感与客观情境相结合的产物,所蕴含的思想内涵与语文素养都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课程标准的改革也就意味着,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不再是教师进行单一的分析与灌输,将自己的阅读分析和理解当作范本一样传授给学生,剥夺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和能力。新的教学标准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真正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
由于每一个个体的思维方式、人生阅历、认知水平的差异,即使在对同样的一篇文章进行阅读时,仍然会存在审美的差异。对于创新性教学而言,就是要对学生们自主思考的创新结果进行鼓励与引导,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在不断地自主思考和实践中,通过对文章进行独立地研读、理解、分析,才能逐渐培养起自己对于文章的整体把握的能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的构建,其核心就在于保证每一位学生自主研读的独立性,并组织学生在各自完成研读后进行交流与沟通,获得思想层次的拓展和延伸,从而培养起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如笔者在教学《春》时,就组织了与“春”相关的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阅读。笔者带领学生们走出课堂,走进了春天的怀抱。树枝间刚刚冒出尖儿的嫩芽,空气中拂过的迷人的微风,公园里挤满枝头的花朵。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春”的体验,丰富了“春”的语言,增长了才干。
三、改革阅读教学评价方式,推动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在初中语文阅读中,阅读教学评价方式也应该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向进行改革和创新。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对过去教学活动的总结和反思,对接下来的教学活动的展望和指导。对学生进行阅读的创新型评价,应该考量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来对学生进行不同要求层次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方法。
比如说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阅读教学中,笔者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综合考量了学生从态度、能力、过程、方法、结果等多方面的因素。某一位学生态度十分端正,但因学习方法不科学,导致学习效果与理想预期存在偏差。笔者在评价过程中对该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了大力的鼓励,并从方法上给予了适时的鼓励和指导。
四、结语
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是学生获取外界信息、提高文化素养、学习知识的途径,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高雅情操的陶冶有重要意义。因此,培养好每一位初中生的阅读能力有重要意义,为此,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都应该为了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而不断探索、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