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克勤
【摘 要】德育教育是小学班主任应有的职责所在,更是促使小学生健康茁壮成长的必备教育要素,同时,基于小学生所处的儿童成长期间心理承受能力差、多敏感、情绪多变化和心灵单纯等生理特征,这就决定了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要实施激励策略。只有实施激励策略,才能够照顾小学生的生理成长需求,也能够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去认可和听从班主任的教化管理。因此,小学班主任需要积极地寻找有效激励策略,潜移默化地引导小学生的思想和言行。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对于小学生来说,激励是一种学习和教化的驱动力,一旦小学班主任在日常性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强化激励策略,就能够给予小学生更大的自信心,引导他们更加严以律己地规范自我的一言一行,特别是树立高尚的思想道德促使自己成为一名五好儿童。因此,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深化激励策略,从德育、心灵、生活实践等方面给予学生肯定和认可,最终有助于小学生在内心深处获得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以更加奋发向上的心态去要求自己遵守校园纪律,遵守社会公德和和睦与人相处。
一、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的必要性
对小学生的生理特征进行深入剖析,会发现小学生心理比较脆弱、敏感、自尊心和好胜心比较强、情绪波动比较大,一旦小学班主任不注重这些特征,而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过于批评小学生忽视他们的优点之处,就可能导致小学生受到很大打击,形成叛逆言行,或者一蹶不振不积极响应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引导。因此,需要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多注重激励策略而少于批评和指责,从而极大化地保护小学生的心灵成长、引导他们的言行规范化和德育高尚化,那么,这就为小学生的生理健康成长和学习不断成长进步奠定了德育教育基础。
二、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的激励策略
1.实施能够提高学生德育自律的激励策略
小学班主任的日常德育教育工作最基本性的目标就在于引导学生对规则和纪律有一深刻性的认知和把握,促使他们尊重一切规则和纪律来提升自己言行的自律性,并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成为思想品德觉悟和素养高的优秀好儿童。因此,需要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侧重于在德育自律方面实施激励策略,对于学生的德育优点给予肯定和认可,促使学生们继续保持优秀的德育素养,在言行上更加自律。例如:小学班主任每周以班会的形式召开德育好儿童评选活动,小学班主任对于记录在册的班级内好人好事的学生向全班学生进行公示,并给予每一位学生高度的评价。而后让其他学生以民主的方式选出班级最佳德育好儿童和优秀德育好儿童(名额囊括了所有登记在册的学生),最后,把这些德育模仿学生的名字在班级光荣榜上进行张贴。显然,这样的德育自律激励策略,形成了德育自律模范引导作用,能够形成良好的班级德育自律氛围。
2.实施能够触动学生心灵的激励策略
小学生的社会实践阅历还比较尝浅,他们对一定的事件和活动还不能够形成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且他们心灵上比较单纯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的期望,一旦小学班主任赋予能够引发他们心灵共鸣和震撼的德育引导,就能够促使學生深受刺激和感动,在心灵上形成不可磨灭的激励引导,引导他们向积极向上的行为看齐和模仿起。因此,需要小学班主任实施能够触动学生心灵的激励策略,为学生的正确性言行树立方向航标。例如:小学班主任可以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工具,以视频、图片和文本的形式把现实生活中身残志不残、在贫苦中努力向上求学、小小年龄担负起照顾家庭责任等先进人物事迹向学生进行传递,从而给予学生以心灵上的触动和感悟,促使学生珍惜当下的优越学习环境和家庭条件去成才成长。
3.实施能够强化学生更好生活的激励策略
小学班主任也应该强化学生更好生活的激励策略,提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与人交际的能力、沟通的能力和交往的素养。例如:小学班主任在期末学生综合评比活动中,对于热爱班集体、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爱护校园花草和讲究卫生的学生给予口头表扬和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且通报给来开家长会的家长。由此可见,采用这样的生活激励策略,有助于激励学生的言行,促使学生在日常实际生活中自觉学习德育知识、遵守德育要求,以德育模范为学习榜样,礼貌待人、以理服人、以德化人、和谐与人相处,最终促使学生全面严格要求自己。
三、结语
毋庸置疑,小学班主任以激励策略来推进学生们的德育教育活动,是小学班主任以学生的生理成长特征为依托深化德育教育工作的探索,也是小学生渴望被人尊重被人认可的个体性诉求,更是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富有成效全面性推进的现实性要求。只有小学班主任注重从小学生倾向于激励的生理特征层面来强化德育教育工作,才能够引起小学生对德育教育工作的注意力,也才能够促使小学生有力地配合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化,最终有助于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取得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姚中华.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才智,2015,(23):89.
[2]林秋晓.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贯彻激励策略的方法[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13):386-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