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岩
摘 要: 自儒家价值体系确立以来,中国主流价值观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曾一度被削弱,毛泽东时代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一整套包括信仰、政治学、经济学、道德观的价值体系,邓小平时代改革开放的理论和措施力求改变上述状况,逐步把中国变成一个容纳性较强的社会。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要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明晰并建立与中国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主导价值观。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价值观 毛泽东 邓小平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21世纪将是一个文明凸现的世纪,各国的经济实力对比不断变化,各国之间的关系也正根据经济实力和所属的文明圈进行重新构建。”①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但是这种传统的儒家文明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历经坎坷。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学者越来越强调中国作为中华文化圈重要组成部分的根源性和不可替代性,中国文明开始伸张。文化作为人类的生存方式,其核心内容是价值系统,中国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人们的观念和行为的矛盾与对立从深层次上可以归结为主流价值观在激荡变革中引发的冲突。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展国家,只有清醒认识并在传统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准确定位自身的核心价值体系,并随时代变换建构现代价值观念,才能很好地确立“文化自信”。
一、封建价值体系的崩溃
儒家价值体系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改革措施之后一直就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导价值体系存在,儒学千百年来形塑了中国人的价值信仰、思维特征、道德伦理、文化根底,但是儒家价值体系的这种主导地位在中国国门被打开、面临严重民族危机的情况下受到冲击。从清末新政开始,掌权者的改革客观上在不断削弱国人对儒家文化的影响和尊崇,甲午战争之后的中国面临的最急迫问题是民族生存,所有意识和行为都要符合这个目的,儒家价值体系的坚持与否理所应当被套用这个标准衡量。20世纪初的中国知识分子在找寻中国崛起之路时,独立地得出与韦伯相类似的结论,把儒教文化看成中国落后的根源。因此,从清末新政的一系列措施开始,官方、学者乃至民间都不断否定儒家传统体制,并用新的价值填充这个空白,对中国传统价值的否定和新价值的采纳都没有经过严谨的论证和深思熟虑。
一种文化如果没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做后盾支撑,很难在一个社会中延续下去。在事关中国民族危亡的一系列事件的冲击下,儒家价值体系在中国大陆受支持的力量已经微乎其微。官方力量的冲击使儒家价值体系从中国表面消失许久,国人身上的儒家文化的影子随处可见,但是没有人承认它的合法性。
二、毛泽东时代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价值体系的确立
毛澤东时代,儒家文化逐渐淡出,取代它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一整套包括信仰、政治学、经济学、道德观在内的革命价值观。毛泽东用马克思主义中共产主义信仰的号召力量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写道:“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这种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是区别于任何别的思想体系和任何别的社会制度的,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完全最进步最革命最合理的。封建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是进了历史博物馆的东西了。”②新中国成立之后,共产主义理想提得更明确,共产主义已经深入人心。在人民群众那里,共产主义不仅意味着与落后的封建制度和儒家价值体系划清界限,而且意味着同资本主义的明确区分。
在这种宣传下,一切的价值理念和判断标准都以共产主义价值观为尺度衡量。在政治上,认为国家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形成“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学说,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③。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防止“和平演变”,必须把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在国内推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同时,在国际上实行与苏联结盟的政策,形成“北约”与“华约”的冷战对峙。
在经济上,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价值体系的对立带来经济上的对立。毛泽东追求与资本主义相区别的计划经济,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的所有方式和生产方式,把剩余价值从国家的经济生活中排除,由国家控制一切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分配过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将这种行为推向高潮。但是此时并不是按照马克思主张的为了社会进步及人的解放而实行公有制,而是在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革命价值观下,用马克思主义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治理社会,实现与资本主义的明确区分。国际上用“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将世界的经济分成资本主义市场和社会主义市场。
在道德观上,批判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民主思想,主张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时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在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关系时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强调为了共产主义要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④。共产主义理想取代了传统上的道德价值观,共产主义就是标准。
毛泽东时代的价值体系是在共产主义价值观主导下的一整套包括信仰、政治学、经济学和道德观在内的系统价值观念。对共产主义的推崇程度压倒了一切,这种价值体系最大的特征是具有很强的主导性,排斥资本主义。虽然人们在官方的号召下能够响应并行动起来,但是在历经1958年“大跃进”的失败、接连三年的大饥荒,在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沉重打击后,这方面出现了问题。
三、邓小平消除价值体系排斥性的努力和遗留问题
“文革”之后经历了短暂的过渡时期,进入了邓小平时代。邓小平一系列改革开放的理论和措施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毛泽东时代的一些情况,逐步把中国变成一个容纳性较强的社会。物质的问题解决了,文明定位和价值体系创建的问题却引发思考,这成为我们在21世纪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明确定位。
在改革起步阶段就发生了对邓小平等思想家“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攻击。邓小平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措施,尤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市场经济遭到了一些人的强烈反对。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用社会主义的本质论回击这种对改革的质疑。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⑤。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的特征是两种不同的概念。这种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定位力求从生产力发展来阐述问题,这种定义与马克思主义相符,为后来的改革拓展了思想空间,消除了意识形态的阻碍力量,最重要的是为中国价值体系的重新定位奠定了新的基础,人们不再把共产主义的一些外部特征当成唯一的衡量标准。毛泽东时代意识形态为主导的价值体系的排斥性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重新定义下逐渐减弱,思维和实践的容纳性不断增强。
2.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是在推翻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出现的,它们的对抗性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为了改革开放,在经济上邓小平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行市场经济。邓小平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中国从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用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物质文明。从计划经济,到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实践中人们逐渐接受了这样一种事实:用意识形态排斥市场经济的方式是错误的,用市场经济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完全可以的而且是必要的。
3.改革开放的国策使中国开始走向世界。
改革与开放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没有中国78年以来的改革就谈不上开放,就算开放也没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没有开放,改革就不能深入下去。邓小平的理论改变毛泽东时期对时代主题的定位——从“战争与革命”转到“和平与发展”,主张不同的社会制度要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中国理论界开始热烈讨论“经济全球化”的理论,提出“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等一系列说法。中国对外开放的成功离不开消除意识形态排斥性的成功做法,世界开始用新的眼光注视中国、接受中国,而对外开放反过来又促进中国更深入地融入世界。
4.一国两制的设想和实践。
一国两制的设计使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在一个国家共存,这一大胆的和开创性的做法向世界展示了两种制度可以在一国之内共同发展。胡锦涛同志于2007年总结了香港回归十年来“一国两制”实践的宝贵经验,提出“四个坚持”:坚持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贯彻执行“一国两制”方针;坚持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坚持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坚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⑥。这些经验表明,一国两制立足于促进大陆与港澳的和谐共存,其主旨和核心在于促进双方共同发展,这种制度的设计凸显了中国文化价值的高度容纳性、开放性和自我调适能力,将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消融在发展这个共同的主题之下。
5.遗留问题。
鄧小平一系列改革措施奠定了中国多元价值和多元文化的基础,将中国社会变成一个容纳性更强、改革创新空间更大的社会。邓小平时代遗留的问题是,在打破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适应改革开放的新价值体系。在此期间,中国向西方学习了不少东西,但是中国主导价值和文化定位的问题应进一步清晰。中国在20世纪初寻求发展之路的时候,虽然很多有识之士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但是由于与西方社会相比物质发展落后,随之中国在文化和价值观方面受西方影响越来越大。如何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建立适合国人的价值体系的问题,即如何在世界文明中定位自己的问题成为21世纪政界和学者重点解决的问题。
四、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体系的重建
随着中国国家实力不断增强,中国人越来越强调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开始寻找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并对照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要求不断更新。同时,对西方文化现象和价值观念越来越理性地看待,批判其中与中华文明不相适应的部分⑦。邓小平给我们提出了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的价值观取舍,还给我们文明的重新伸张奠定了最坚实的物质基础,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兴起和发挥作用只有在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的时候才能实现。
中国现代价值体系的建立需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找寻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契合点,去糙存精,发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促进中国完成现代化社会的转变。国家现代化历程的历史经验表明,从根本上重构自己的社会文化和价值体系注定要失败,结果只能导致文化上的混乱和迷茫⑧。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必将成为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主导价值观。和谐意识与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定位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本意识与社会主义对人的尊重一脉相承;忧患意识与现代社会要求的责任承担非常接近;力行意识对中国现代社会最注重的实践品格相辅相成;道德意识与现代社会的文明进步更是不可分割。
纵然经历了清末改革者的否定和毛泽东时代意识形态的冲击,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复原力和凝聚力是十分强大的,在生活各个方面还存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将随着国人逐渐理性看待现代化道路继续恢复其在中国的主导地位,它发挥积极作用有赖于我们进一步发扬光大其适应现代需求的内涵。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强有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为基础,从中寻找与现代化发展的结合点,复兴传统文化有现代意义的精华,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是确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中华文明圈内国家之间的共同文化传统,完善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学会与多种文明相处,谋求共赢和发展。
注释: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新民主主义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9.
③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
④胡继绳.邓小平时代(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50.
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⑥胡锦涛.“一国两制”十年实践有四点宝贵经验[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5932253.html.
⑦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修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42.
⑧黄俊杰.传统中华文化与现代价值的激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