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视角下汉语拼音教学研究

2017-06-09 08:31徐洪波
教师·上 2017年5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小拼音

徐洪波

笔者作为一名一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初入学的儿童对小学语文拼音课程学习的适应程度有明显差异,这一点也直接影响到笔者的拼音教学。鉴于此,笔者想从一名小学教师的角度来尝试回答幼儿园是否有必要教拼音这个问题,以及思考如何在一年级新生拼音学习适应程度差异大的基础上稳扎稳打地进行拼音教学。

“幼小衔接”在百度百科中的释义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笔者认为的“幼小衔接”是在终身教育背景下,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垂直衔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

本文所指的汉语拼音是编入幼儿园和小学语文课本,作为幼儿和小学生学习的拼音内容,属于语文课程论的范畴。现阶段的汉语拼音教学内容主要包括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

一、幼小拼音教学现状

1. 一年级学生拼音掌握状况差别大

新入学一年级学生对拼音的掌握程度,有些学生学得比较扎实,有些学生从来没学过。学习过的学生在拼音学习中也存在各种学习障碍,如受方言影响发音不准、相似声母混淆、辨析不对韵母等。

2. 拼音教学进度快任务紧

在教学计划中,小学的拼音教学集中在开学的前两个月。每一课基本为三个课时,其实教学任务是非常紧的。而且每一课的教学目标非常具体,要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就需花费大量的时间。一个班级之中,教师要兼顾教学目标和每一个学生的掌握情况有许多实际的困难。

3. 幼师对拼音教学“幼小衔接”的看法

首先,由于幼小两学习阶段的交流不够,在拼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面没有达成共识和明确分工,导致幼儿园的教学受到众多的误解和指责。最后,明确“幼小衔接”政策也是非常必要的,“一刀切”的禁教政策非常不利于幼儿园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幼小拼音课程与教学有必要恰当衔接

1. 小学拼音课堂呼吁幼小拼音教学恰当衔接

那些已在幼儿园学过拼音识字的孩子,刚进入小學时因拼音重复而使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减弱,注意力不易集中,更有甚者带头扰乱课堂秩序。以前没学过的孩子学习兴趣相对较浓,但难以紧跟老师的教学步伐,尤其是接受能力慢和新环境适应慢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课堂节奏跟不上就很难掌握好拼音知识。小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拼音教学任务量大、时间紧,很难兼顾每一个学生的拼音基础和接受能力。所以,我们希望幼儿园能让学生对拼音有初步的接触和适当的了解,从而有一定的基础来迎接小学阶段的拼音学习,也能够快速适应这一种新的语言符号的学习。

2. “幼小”兼具拼音学习的能力

(1)幼儿拼音学习能力分析。教育必须以学生心理发展特别是认知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遵循量力性和直观性等原则。那处在2~5岁年龄段的幼儿是否具有拼音学习的能力呢?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例,2~7岁的儿童处在前运算阶段,在这个阶段具有的发展成就主要有二:其一,动作图示符号化,即形成和使用字词、手势、标记、想象等符号的能力;其二,语言迅猛发展。在近期中国的教育界也有学者对儿童语言发展个阶段的量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5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呈现显著的阶段性特征,“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幼儿是完全有能力和有必要学习拼音知识乃至语言知识的。

(2)小学生拼音学习能力分析。儿童一般在6~7岁入学,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处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在这一时期,他们开始从具体事物中解脱出来,能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区分开来;能运用语词或符号进行抽象逻辑思维。由此看来,小学阶段是拼音学习的重要时期。

三、推进幼小拼音课程与教学的建议

在前文现状陈述和幼小拼音学习能力差异分析基础上,笔者对小学拼音教学“幼小衔接”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得出影响拼音教学幼小恰当衔接的因素主要有三:第一,国家政策与我国现阶段“幼小衔接”教育现实不相符;第二,幼小拼音课程衔接的片面性和表面性;第三,学生,教师和家长多方因素未能协调综合。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出发,在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机构实际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笔者对于更好地促进语言教学的“幼小衔接”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1. 构建合理的拼音教学“幼小衔接”政策

目前,我国没有明确的有关幼小拼音教学衔接的政策。在“幼小衔接”方面,仅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现实中“幼小衔接”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如小学教师对幼儿拼音适当预习的呼吁,幼小两级学校对拼音教学“幼小衔接”的忽视、幼小拼音课程目标混乱、拼音教学实施手段单一等。因此,笔者建议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应给与幼小拼音课程的衔接乃至幼小语言课程、幼小课程衔接足够的重视;对有关幼小拼音课程衔接的研究和交流活动给与足够的支持;在综合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恰当的幼小课程衔接的政策。

2. 发展幼小拼音课程衔接体系

根据泰勒课程理论的四个基本问题来论述如何发展幼小拼音课程衔接体系。首先要明确幼儿园和小学各自的拼音课程目标,当前幼儿园拼音教学严重小学化的原因之一就是幼儿园共用小学拼音课程目标。如何确立合理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幼小拼音课程目标呢?那就得从汉语拼音本身的内容和要求来看。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笔者认为完全可以把前面两个项目标划至幼儿阶段:①学会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能读准字音,认清形;②会认读“四声”。 根据幼儿园阶段学生的拼音学习能力和小学教师对初入学一年级新生的拼音知识要求,可以分别对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组织拼音教学的内容作出相应的规定。另外,“幼小衔接”时期儿童心理发展的整体性特质与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坡度”决定了“幼小衔接”中课程组织应统整化。有人提出在幼儿园阶段和小学阶段分开学习拼音字母,譬如幼儿园学习6个单韵母和23个声母,小学再学习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从课程组织连续性这一点来说可以作为新拼音课程组织的参考。另外要辅以合适的教学评价指导拼音教学,三者综合就能避免现阶段出现幼儿园拼音教学的越俎代庖和“一刀切”的状况。

3. 加强幼儿园、小学和家庭的协作力度

对于幼儿园和小学,日本教育界的很多著名人士都一致主张应该把幼儿园和小学看作是追求相同教育目的的共同体, 应该把“幼小衔接”的主要任务定位于具有共同目的且共同体携手做某件共同的事情——促进儿童的可持续性发展。加强幼儿园和小学的交流合作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在调查过程中,笔者也了解到尽管很多小学教师都意识到“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但却很少主动了解和交流幼儿拼音学习方面的信息。没有交流,就谈不上合作,所以幼儿园和小学要有意识地增加交流和合作活动的频率,使得双方教师之间的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在此基础上来协商汉语拼音的教学衔接。

我国家长对“幼小衔接”中儿童在认知学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关注较多,有人认为急于求成的家长是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推手,也有人辩解家长成了当前幼小教学不恰当衔接的替罪羊。不管怎样,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小孩的教育。而且,在小学尤其是一年级,教师对家长提出的辅导要求是比较高的,家长在家的监督与指导,既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能够帮孩子查漏补缺又能给予小孩严格的把关,这样的配合对教师来说非常必要。可以看出,幼儿园、小学和家庭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家庭在“幼小衔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语文课程的衔接中应重视家长的角色,应加强家长的参与意识,明确家长在这个衔接期间所扮演的角色,实现即时的家校合作,促进儿童顺利地实现“幼小衔接”,提高小学阶段的拼音教学的成效。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沙湖桥小学)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幼小拼音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