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被“冷落”的“蟋蟀”

2017-06-09 18:32徐长征
关键词:文体

徐长征

摘 要:法布尔的《意大利蟋蟀》颇受师生冷落,选入《现代散文选读》十年来,尚查不到对其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章。《意大利蟋蟀》的备课,须解决文体界定、思路梳理、“人”的发现三个疑难问题,这样才能带领学生在文本中读出法布尔的形象,使他们感受到“风格即人”的审美力量。

关键词:文体;行文思路;状物散文中的“人”;《意大利蟋蟀》

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现代散文选读》中有许多经典篇目深受师生喜爱,可法布尔的《意大利蟋蟀》颇受冷落。教育部组织“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网上晒课活动,也没有教师上这一课。搜索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等国内主要文献数据库发现,这篇文章选入《现代散文选读》十年来,竟没有一篇对其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章!

是什么原因让这只“蟋蟀”被冷落在散文的旷野?这到底是一篇怎样的文章?带着“好奇”的心态,笔者决定靠近这只被“冷落”的“蟋蟀”,尝试走进法布尔静寂的“荒石园”,去寻找答案。

按照习惯,笔者还是先采取“素读”的方式阅读。“素读”的过程并不顺畅,看似简单的文本,却如蟋蟀的歌唱给人时远时近的迷惑:“文体是什么?”“如何区分科学小品和状物散文?”“层次怎么划分?”“文章的主要情感是什么?”成了笔者苦思冥想,时而清醒又时而迷糊的问题。因为没有找到针对该文的研究资料,于是只能抓住课本和《现代散文选读教学参考书》(以下简称《教学参考书》)“硬啃”。在这一过程中,笔者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寂寞感,没有碰撞,也鲜有借鉴。没有办法,又从网上买来了《昆虫记》,仔细读完整本书。有一段时间,对这篇文章,已近于“耳鬓厮磨”。渐渐地,文本缝隙出现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找到了,苦苦折磨笔者的问题有了明晰的答案。

一、文体是什么?是否需要区分和界定?

《教学参考书》将《意大利蟋蟀》界定为“类似于科学小品的状物散文”,编入“人与物的对话”板块,教学建议是“有人将其置于说明文名下,这也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区分”,但编者又说:“这样的区别也是相对的,有些作品可能处于两者的边缘,它们表现出跨文体的特征,甚至有创新的意味,不必强作分类。不要让学生钻牛角尖。”[1]258~259可见,教材编者对文体界定的观点是辩证的,也是“犹疑”和“徘徊”的。而这样的徘徊,自然也会造成教师教学解读的无所适从。如果把该文视为状物散文,那么,我们在鉴赏写法时所用的表达系统应是比喻、夸张、对比等;如果将本文视为科学小品,那在鉴赏写法时所用的表达系统就是打比方、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等。这两者不能混在一起。所以,该文的题材应该明确界定。结合文本的语言特点,对比科学小品的文体特点,笔者以为,把它界定为“状物散文”更有利于解读。

要引导学生分清《意大利蟋蟀》与科学小品的区别,如直接将教参上的答案告知学生,则显得生硬而突兀。苦思冥想之后,笔者设想用“语文”的方式去处理。在教学时,先让学生回顾平实说明文和科学小品的文体特征,然后指导学生将课文改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平实性说明文;再引导学生设想如何改写成科学小品。通过改写,学生会发现,课文后面由蟋蟀歌声引发的生命感悟和将其与“科学”对比的内容都得删掉,因为说明文不必这样写。同时,学生也面临这样的问题:文章标题是“意大利蟋蟀”,可文章并没有对意大利蟋蟀的形态特征、生长繁殖、分布范围、生活习性、物种类别等作系统介绍,而将重心放在了意大利蟋蟀的“歌声”上。改写时,学生只能找到声音特点、发声器官构造、发声原理这三个内容。很明显,这些内容依然不能支撑成一篇“完整”的说明文。比如,发出鸣叫的只是雄性蟋蟀这一重要现象,作者就只字未提。对以上问题的质疑与思索,会帮助学生明确科学小品和状物散文的细微区别。

设计这样的改写活动,是为了让学生的思维和文本发生“碰撞”。在“碰撞”中,学生对本文写作重心、文体特点才会有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估计许多教师也是苦于这种文体的界定和区别,才主动远离了这篇文章。

二、行文思路该怎样梳理?

《意大利蟋蟀》的行文思路,看似简单明朗,实则暗藏“陷阱”。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在划分层次、概括段意的表达上有值得商榷之处。我们来看编者的段意概括:

全文共18节,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夏季是意大利蟋蟀的活动季节。

第二部分(第2~5节)介绍了意大利蟋蟀与众不同的形体特征和发声特点。

第三部分(第6~12节)详细介绍了意大利蟋蟀的发声器官和发声方法,借助打比方、对比等方法使语言形象生动、鲜明具体。

第四部分(第13~18节)描述作者倾听意大利蟋蟀鸣唱时美好的感受。[1]256~257

笔者以为,这段文字的表达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教学参考书》的编者对第一部分的概括并不准确,我们来看课文第一段:

我在镇子里看不到家蟋蟀,那是乡间面包房和灶台的常客。然而。尽管壁炉下的石板缝哑然无声,这寂寞还是能得到补偿的:夏夜里,田野上,到處听得见一种调式简单重复,然而情致陶冶人心的乐曲,这音乐在北方可难得听到。春天,在太阳当空的时间里,有交响乐演奏家野蟋蟀献艺;夏天,在静谧宜人的夜晚,大显身手的交响乐演奏家是意大利蟋蟀。演日场的在春天,演夜场的在夏天,两位音乐家把一年的最好时光平分了。头一位的牧歌演季刚一结束,后一位的夜曲演季便开始了。

显然,这段文字应概括为“写夏季的夜晚是意大利蟋蟀‘演奏的时间”,即将“活动”具象化为“演奏”“鸣唱”之类的词语。“活动”太大,教材编者用“活动”一词,就造成几个部分无法并列、行文逻辑混乱。改成“演奏”,使全文围绕意大利蟋蟀“演奏”这个重心更明晰了。这篇文章本来就选译自原著第六卷《蟋蟀的鸣响与交配》。这样,文章的思路就可以概括为:意大利蟋蟀演奏的季节—与众不同的发声特点—发声的器官和方法—意大利蟋蟀的“演奏”带给我的美好享受。

其二,《教学参考书》的编者依然将这篇文章视为科学小品(说明文)。我们从编者概括段意时用“介绍”“打比方”这两个词就可以看出来,编者使用的仍然是说明文话语体系。这样的表述,与前面“郑重其事”告诫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与说明文区分”相矛盾。这种混乱解读必将造成教师思维的混乱。如果教师按照这样的理解去指导学生概括段意,将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四部分用“描述”一词,也不准确。“描述”为“描写叙述”之意,而这部分中“我的感受”更多是通过抒情和议论体现出来的,因此,应该将“描述”改为“抒发”。

综上,建议修改为:

全文共18节,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夏季的夜晚是意大利蟋蟀的“演奏”时间。

第二部分(第2~5节)描述了意大利蟋蟀与众不同的形体特征和发声特点。

第三部分(第6~12节)描述了意大利蟋蟀的发声器官和发声方法,借助比喻、对比等方法使语言形象生动、鲜明具体。

第四部分(第13~18节)抒发了作者倾听意大利蟋蟀鸣唱时美好的感受。

如此处理,全文写作的思路就清晰了。《意大利蟋蟀》之所以没有教师愿意教,《教学参考书》中出现的这种混乱难辞其咎。

三、这篇状物散文中的“人”在哪里?

莫言在《让事物成为“这一个”》中说:“我们在这里讨论的这类状物散文,并不是产品说明书或《辞海》条目,而是文学作品,这就要求我们除了要对该物体或者事物有上边所述的了解或者理解之外,还必须把我们的感情、把我们的人生融合进去。”[2]130在教学《意大利蟋蟀》的时候,如果仅见“物”而不见“人”,仅看到“蟋蟀的歌唱”而看不到“人的情感”,无疑是舍本逐末之举。

这篇文章中“人”在哪里呢?可能很多人会说,这个问题不是问题,文章后面抒情议论的地方不是见“人”了吗?如何穿越这“一望而知”的表层,去打开情感的“密码”,这是笔者痛苦寻觅的东西。

历经一番苦读,渐有所得。带着阅读感悟,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富有包孕性”的问题:作者对意大利蟋蟀倾注了真情,这种感情你觉得用哪一个字概括最准确?这个问题很简单,答案是“爱”。学生也无须深思。关键是其“包孕”的第二个问题:“爱”的内涵很宽泛,结合文本内容,我们是否可以把这种爱具象化,看其有着怎样丰富的内涵。这个问题对学生而言,有些突兀。问题设计的目的,就是逼着学生的思维往深处走,走进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去触摸其背后的情感密码。

爱中有“敬”。文中作者对蟋蟀的称呼有很多次变化,这所有的称谓,都超越了平等地位的赞美,而有无比崇敬之意。如将意大利蟋蟀称为“交响乐演奏家”“演奏家”“腹语大师”“军乐队队员”,这是因爱生“敬”。

爱中有“赞”。因为喜爱,作者极尽溢美之词,如 “一台优雅的音乐会”“意大利蟋蟀的制音消音器。不仅能和我们的媲美,而且比我们的用法更简便,效果更理想”,这是因爱而“赞”。

爱中有“抑”。亦如感情亲疏会影响人的认知一样,为了凸显对意大利蟋蟀歌声的喜爱,作者有意在对比中贬抑他物来凸显自己的喜爱之情,如“殊不知,普通蟋蟀眼下还十分幼嫩,尚不会发声”“乡野蟋蟀及其同属……没有一个能取得意大利蟋蟀那般以假乱真的效果”“我们听不出什么昆虫的鸣唱,能有意大利蟋蟀的鸣唱那么优美明亮”“令我无奈忘却了群星的表演”“科学却一点也感动不了我们一丝真情”“仅仅向天鹅星座投去些许心不在焉的目光”“其价值超过无边无际的原始物质材料”,这是因爱而“抑”。

爱中有“怜”。因为喜爱,自然就有了怜物惜物的情感,如“即使把它轻轻捏在指尖,人们也担心会被挤破”“我的蟋蟀啊”,这是因爱而“怜”。

潜心文本之中,反复品味这些语句,我们方能体会出这“爱”的深刻内涵,而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是真实的流露。

为什么作者对蟋蟀如此喜爱?难道仅仅是个人的爱好吗?在《昆虫记》整本书中,我们能读到答案:

你们是剖开虫子的肚子,我却是活着研究他们;你们把虫子当作令人恐惧或令人怜悯的东西,而我却让人们能够爱它……你们倾心关注的是死亡,而我细心观察的是生命。[3]41

折磨法布尔一生的有两大困扰:一是“偏见”,一是贫穷。而这样的困扰只是因为法布尔选择的研究昆虫的方式与众不同,法布尔对所有的昆虫怀着深深的敬畏,这种敬畏于世俗而言,却被视为异端。

为了观察昆虫,他在自己建造的“荒石园”中,不知疲倦,不知享乐,甚至分不出自己的“荒石园”是人宅还是虫居。仿佛昆虫就是“虫人”,自己就是“人虫”。[3]403至此,我们可能才会明白作者为什么对“一小块注入了生命的,能欢能悲的蛋白质”给予那么高的评价了。

领悟了寄寓在“意大利蟋蟀”身上作者的真情,是不是可以說已经见到“人了呢”?译者王光先生在《再版序》结尾说:“我们有责任读出个法布尔精神,好让后人也感到幸运。”[3]404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法布尔精神”呢?

孔子向师襄子学琴的时候,十日不进,先习其曲,再得其数,后得其志,最终得其为人,从乐曲中看到:“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借鉴于阅读,其理一也。我们是否也可以引导学生追求这样的境界?基于此,笔者设计了一个写作活动:再次阅读文本,结合文本情境,想象你心中的法布尔形象,并将之描摹出来。这样的要求在浅阅读盛行的当下,也可能有些理想化,但是我想,即使达不到,也该向往之,这才是学生应有的阅读姿态!

笔者预写了一个范例,准备在学生展示之后呈现:

月亮升起来了,虫声四起,荒石园中如同乐池。

一位耄耋老人斜躺在地上,背靠着迷迭香支成的屏风,他的神情恬淡而专注,手上擎着一个精巧的竹笼,两只意大利蟋蟀,披着浅色的晚礼服,发出轻柔缓慢的鸣唱,像是在举办一场个人音乐会。老人面目清瘦,时而闭目养神,和着鸣唱,颔首起舞;时而侧耳倾听,像是在捕捉每一个音符。远处是老人蜗居的草棚,破旧而简陋,宛如动物的巢穴。夜渐渐深了,老人躺在月光里睡着了,盛着蟋蟀的竹笼打开了。

起伏的鼾声,和着草叶上蟋蟀的鸣叫,像一场欢快的音乐会。

这样的写作训练,可以让学生尝试着从文本中读到背后的“人”,看到情感凝聚的形象,感受“文如其人”的审美力量!

备好课,合上课本,夜已经很深了,窗外是无声的月光。听见了这个夜晚的静寂,这一刻,笔者好像忽然明白了这只“蟋蟀”的境遇——这个世界太喧闹了,还有多少人愿意独守一份月亮,静听杳远的虫鸣?

参考文献:

[1]丁帆,杨九俊.现代散文选读教学参考书[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6.

[2]丁帆,杨九俊.现代散文选读[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6.

[3][法]法布尔.昆虫记[M].王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方龙云)

猜你喜欢
文体
《两汉语类文献生成及文体研究》简介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英文环保公示语的文体分析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商务英语文体论略
旅游景点介绍的文体分析
祖饯仪式与相关文体的生成空间
《记承天寺夜游》文体确定的反思——兼与《小石潭记》相比较
赠序文体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