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近年来,对外汉语语块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插入语为主要对象,主要从插入语概念及性质,插入语习得偏误及产生原因,分析插入语语块教学的可实施性。并在前人研究语块教学的基础上,扩展自己对语块教学的教学思路,提出关于插入语语块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语块 插入语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但一些汉语使用的特殊现象极可能阻碍学习者正确的学习和使用汉语,其中插入语的学习与使用便是难点之一。高燕(2008)提出语言中与表达信息来源可靠性程度相关的意义称为传信范畴,汉语的传信范畴所使用的手段有语序、语气、副词、情态动词和插入语等,其中插入语是最主要的手段。
一.插入语的概念及性质
1.从句法分析插入语概念的形成
我国学者对于插入语在句子中承担什么成分,从句法分析角度做出了研究。吕叔湘、朱德熙(1952)提出句子中存在“插说”成分,三种常见的语表形式,即临时插说成分、插在对话中间的“某某说”以及结构相对凝固的“特别是”、“尤其是”等词语。把一个句子的结构打断,插一句话进去。王力先生(1945)提出“插语法”的说法,对其进行补充,认为“插说”不仅限于插入句子的中间,它是在必要的语言之外插进一些似乎多余的话,可附加在句首、句中、句尾作独立成分,使语言变为曲折,或增加情绪的色彩。陈望道(1978)提出“穿插语”的说法,它既不是多余成分也不是独立成分,而应该归为句子成分,不应该把它看作独立于句子以外的成分。黄伯荣、廖旭东(2012)提出“插入语”的说法,认为它是独立语的一种,指出它跟前后别的词语或句法成分没有结构关系,但并不是在句子之外对立存在,而是在句内独立于别的句法成分之外,对句子的表达起作用。范晓(1996)认为插入语有附加或插加作用,它的有无对句子的格局没有影响,但对核心句的表情达意,却有着补充的作用。
2.从语用分析插入语概念的形成
插入语不具备一般语句的句法功能,但插入语可以传递说话者的情感态度。插入语可以表明说话者的情感态度,加强说话语气;插入语可表示解释和补充,对情况进行推测和估计等。(黄伯荣、廖序东,2012)范晓(1996)提出插说成分也是句子的有机组成成分,是句内语用成分的“插心结构”说法。邢福义(1997)发现了独立语的连接性,进一步提出了独立语是语用成分的说法。吕明臣(1999)同样从语用的角度对插入语进行考察,分析了插入语语态、提示、信源、结构等四大功能。
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出学者们对插入语的看法,它是语句中特殊的成分,可用于句首、句中或者句尾,在句法结构中不担成分,虽然不是必须有的,但它对传达情感态度、加强语气有重要作用,也是学习汉语口语必不可少的。
3.插入语具有主观性
插入语具有语用意义。司红霞(2006)对“说”类插入语进行考察,认为“说”类插入语已经脱离原有的言说意义,已经主观化了,表现出语言的主观性。韦宁杰(2010)进一步阐释插入语的使用是经过长期语用推论,最后固化的语言现象,是经历了主观化的具有主观性的说话者的情感表达。本人赞同这种观点。
二.插入语在对外汉语中的偏误产生原因
插入语具有语用成分,是一种话语标记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插入语是学习汉语的一大难点,所以插入语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是相当重要的。
通过多方研究总结,外国留学生在使用插入语出现的主要偏误类型是误代和遗漏。(李岩岩,2016)而且留学生使用插入语时,多是以自己学习汉语现有的“语感”来表达。留学生在习得插入语过程中产生偏误是不可避免的,主要原因是:(1)母语负迁移,汉语插入语形式多样,特别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他们母语中有类似语块的词组固定搭配,所以,在习得汉语插入语时会与母语词组混淆记忆。(2)刻意避免使用插入语。随着留学生汉语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会有意的避免使用自己不理解的插入语,甚至是运用其他表达来代替插入语。(3)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对插入语教学本身处于忽视状态。教师在教授插入语时,教法单一,经常使用“反复练习”的方式。再加上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虽有插入语的部分,但内容过于浅显,不利于留学生日常交际时使用插入语。
三.插入语的对外汉语教学
外国学生对插入语系统地学习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郝瑜鑫,2015)插入语的学习有助于留学生汉语口语能力的提高,是不可忽视的汉语学习重点。
1.教学建议
留学生已建立语言习得机制,且能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那么教师可运用相应的教学手段,系统讲解插入语。
语境教学法成为首选之法。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教材中找出哪里使用了插入语,提醒学生插入语是独立成分,分析使用该类插入语的常用语境,然后提供相似语境对该类插入语语块进行大量练习。也就是在课堂上,教师可大量创造语境,引领学习者了解所学插入语可用于哪些情况。如在教授“实话说”这类凝固插入语语块,可举例:工作太辛苦,实话说,我想辞职。这里“实话说”常用在对关系亲密的人的说,并且是用在不好的话之前。再如教“正如……所說”这类非凝固插入语语块,教师可要求学生进行大量替换练习。可举例“正如我所说”,“正如他所说”。
除了重视语境教学,还要注意“整存整取”。就是在插入语语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整体输入,让学生整体记忆,使用时也要整块使用。在教授插入语时要让学生明白插入语的意义不是组成成分的简单结合,而是一个固定的整体,发挥语用功能。教师在教学时,应重视插入语的教学,加强对插入语的辨析教学。教师应在课堂上有意创造语境,加强练习。留学生在教材上习得的插入语远远满足不了日常交际的需要,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时,要结合教材,做出补充,特别是汉语常用插入语,教师要注意归纳总结。遵循由简到难原则,循序渐进地教授插入语。
2.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可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教学法,创造语境,大量练习使用插入语;如任务型教学法,在规定时间内鼓励学习者完成插入语填空,从而学习插入语的使用。除了前人的诸多研究方法,本人认为还可进行关于插入语的定位教学,所谓“定位”就是以插入语的语境为基础,在插入语固定形式下进行练习。
如:“不瞒你说”在语境中用于对关系亲近的人讲实话或者吐露深藏在心底的秘密。有进一步解释说明之意。“不瞒你说”中省略了主语“我”,一般放在句首或者句尾表示強调说话者需要听话者认真听自己讲实话。在练习时,教师可展出几个句子:
① A ,我特别讨厌他。
我特别讨厌他, B 。
②他看上去面色苍白。 A,他已经连续工作好几天了。
他看上去面色苍白。他已经连续工作好几天了, B 。
在反复练习中,学生逐渐了解“不瞒你说”放在A或B这样的定点位置。
我认为这样把插入语语块定位在句子中,可快速有效的在短时间内(课堂时间)促使留学生掌握并使用插入语“不瞒你说”。
四.结论
鼓励留学生大量学习插入语,可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可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可增强学习者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可增强学习者学习汉语的信心,增加口语表达时的流畅感。
插入语是汉语日常常用语言表达,留学生在学习插入语后,能更地道地说汉语,这必然引起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外汉语教师可抓住学生学习兴趣点,积极有效地导入插入语。同时对外汉语教师要加强插入语的研究,了解插入语具有整体性、附着性、交际性等语用特点;对外汉语教师还要关注插入语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插入语教学意识,重视插入语的在汉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当然,本人提出的利用定位来教授插入语有待进一步考证检验。
参考文献
[1]白晓红.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插入语教学[J].汉语学习,2008(4).
[2]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3]郭思华.插入语“据说”的语法化与主观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5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郝友.词块—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待开发的资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6]郝瑜鑫.外国学生汉语插入语系统习得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第2期,2015(2).
[7]罗庆.汉语口语常用语块的特点及其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6).
[8]李慧.对外汉语教材中语块的呈现方式及其改进建议[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2).
[9]李岩岩.现代紋语插入语及留学生使用情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10]丌文香.语块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2008(4).
[11]王秀娟.插入语和对外汉语口语教学[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S1).
[12]韦宁杰.插入语的主观性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13]叶倩.外国留学生“说”类插入语的习得情况考察及教学建议[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14]周建.语块教学在培养汉语语感中的作用[C].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议论文集,2015.
[15]周建.试论语块理论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C].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师培养论坛/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师培养论坛, 2013&2014.
[16]高燕.对外汉语词汇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7]张静.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插入语教学考察[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2).
[18]张睿.插入语与对外汉语阅读教学[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第9期,2012(9).
(作者介绍:徐纳,河南理工大学2016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是汉语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