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泉
【摘要】 目的:探讨评价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术治疗胆石症引起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胆石症所致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71例进行分析,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观察组患者实施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手术成功率80.0%,观察组手术成功率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下床时间、术后胃肠恢复时间、引流管拔出时间、出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7%(9/3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6%(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术治疗胆石症引起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突出,具有手术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治疗彻底等优势,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胆石症; 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术; 双镜;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2.0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2-0149-03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主要是指由胆道结石、炎症等引起的胰管梗阻、胰黏膜屏障损害、胰液外溢、胰腺组织自我消化,临床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据资料显示,我国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症多数由胆石病引起,治疗关键在于去除胆道结石,手术是该疾病治疗常用手段[3]。本研究以71例患者为例,主要探讨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术治疗胆石症引起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的71例研究对象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胆石症所致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齡31~70岁,平均(51.2±4.1)岁;病程10~36个月,平均(23.3±1.4)个月;合并病症:胆总管结石12例,高血压10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5例。观察组男21例,女
15例,年龄30~71岁,平均(51.9±5.5)岁;病程11~36个月,平均(23.8±1.5)个月;合并病症:胆总管结石14例,高血压10例,糖尿病7例,冠心病5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2)经检查均符合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皆由胆石症所致。排除标准:严重肝肾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均进行保守治疗,主要内容包括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持续静脉滴注生长抑素善宁、补充微量元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予以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保持仰卧位躺平,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并常规铺设消毒方巾,保证所有操作均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于患者经腹直肌旁作长约12 cm的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组织进入腹腔,确定患处位置后行常规胆囊切除,探查胆总管后将内部的结石取干净,在纤维胆道镜下检查结石是否存在残余,置入T管并逐层缝合切口,常规留置腹腔引流管,与T管一起经侧腹壁引出体外。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实施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术治疗,患者保持仰卧位躺平后行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其余术前准备工作同对照组。于患者脐部下方1.0 cm处作切口,输入二氧化碳建立人工气腹,将压力控制在10~12 mm Hg。置入腹腔镜对患者胆囊、胆总管等情况进行探查,分别于患者剑突下、右锁骨中线肋缘下、右腋前线肋缘下作切口,利用辅助器械辨清患处位置后行常规胆囊切除,然后纵向切开胆总管前壁,于患者剑突下戳孔并常规取石,利用生理盐水对胆道进行冲洗,并按照先上后下原则置入纤维胆道镜,采用胆道镜网篮将结石清除干净,探查是否出现结石残留,常规置入T管并逐层缝合,经锁骨中线肋缘下切口引出,并留置腹腔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1)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相关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术后胃肠恢复时间、引流管拔出时间、出院时间。(2)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胆瘘、胆道出血、切口感染、肠粘连肠梗阻、切口感染。(3)评价手术效果。成功:中途未转为其他术式或者停止,结石清除干净,反之为失败。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SPS 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资料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结果分析
对照组35例患者,术中4例患者由于体质原因无法继续手术而提前结束,3例患者术中渗血过多而提前结束,手术成功率80.0%;观察组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经检查结石均清除干净,手术成功率100%。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395,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对比
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下床时间、术后胃肠恢复时间、引流管拔出时间、出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7%(9/35),其中胆瘘2例(5.7%)、胆道出血2例(5.7%)、切口感染4例(11.4%)、肠粘连肠梗阻1例(2.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6%(2/36),其中胆瘘、切口感染各1例(各占2.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874,P<0.05)。
3 讨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症状不典型,一般情况下采用保守治疗后患者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临床症状会得到有效缓解,但是如果患者体内的结石未得到完全清除,会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因此临床常推荐手术进行治疗[4-5]。传统的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对患者身体创伤大,疼痛感明显,且术后恢复慢,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6]。近年来腹腔镜技术不断进步,基于该技术的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术得到有效改進,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所致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得到实际应用,术中采用微创形式,对患者身体创伤小,特别是对胆道及腹腔干预少,术后不易发生胆瘘、胆道出血等并发症,能够快速恢复,减少患者的痛苦;此外手术过程中双镜的联合使用,为手术创设了更加清晰明了的手术视野,清除结石能够更加彻底,不易再次复发,安全有效性高[7]。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术治疗,治疗后下床时间、术后胃肠恢复时间、引流管拔出时间、出院时间明显缩短,且手术成功率1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表明该手术方式临床指标优势明显,可有效改善预后,减轻患者痛苦。
此外虽然该手术治疗优势明显,但是术中需要掌握要点及把握手术时机,一般情况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入院后须积极进行常规治疗,待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后,血尿淀粉酶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后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否则直接行手术治疗有可能会加重临床症状,影响手术顺利进行[8-9]。术中如果手术时间过长或者结石难以取干净,不可强求取尽,可考虑进行二期胆道镜下取,能够有效降低对患者的创伤[10]。
综上所述,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术治疗胆石症引起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突出,具有手术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治疗彻底等优势,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健.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石症的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4):3750-3752.
[2]张宗明,苑海明,张翀,等.双镜联合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策略[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5,14(4):280-283.
[3]陈文斌,栗彤,弓戍冬,等.三孔法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9):793-794,807.
[4]黄钰.急性胆源性胰腺炎68例临床治疗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4):1790-1791.
[5]金若天.双镜探查取石Ⅰ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66例临床研究[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4(17):107.
[6]孙文,陶中源.双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35例的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4):63.
[7]张瑞,武书胜,徐钧,等.双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12):1749-1750.
[8]周海荣,张常银,席广君,等.双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胆总管内大结石临床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6):461-463.
[9]李四桥,买二辉,郑幼伟,等.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老年人胆石症60例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3,12(6):34.
[10]马丽梅,张银,吴萍,等.2013南京国际ERCP、EUS、ESD学术大会暨首届双镜联合学术交流会议纪要[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3,30(12):713.
(收稿日期:2016-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