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

2017-06-08 15:52肖元芳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26期
关键词:文本文章过程

肖元芳

在传统的语文教育学中,教师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想法,这种强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仅没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反而制约了学生自身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总结一些文本细读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目的。

一、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文本细读,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对文学作品逐字逐句的精细研究,品味其中的内涵,积累作品的精彩之处。根据目前语文教学的发展现状,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关于教师转变课堂教学方法的措施,笔者提出了两种可供参考的方法。

第一,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在进行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到不同小组对同一个问题所做出的不同回答,这样教师可以用学生给出的答案同标准答案进行对比,找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和不足。例如,在阅读《争吵》一文时,学生对课文中的主人公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有的学生认为主人公知错能改,重情重义;而有的学生会认为他缺乏理智,行事鲁莽。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围绕课文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展开讨论,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总结,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第二,结合影视片段进行阅读教学。目前,有很多文学作品已经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一些与阅读文本相关的影视片段作为教学内容来进行辅助教学。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相关片段;在学习毛泽东的古诗作品《七律·长征》时,可以播放一段与红军长征有关的纪录片。这是一种提高阅读教学趣味性的有效措施,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观看完相关视频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对阅读内容产生新的感受。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引导学生了解文本中心思想

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进行文本细读的一个基础步骤。在阅读过程中,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才能从根本上抓住文章的导向,以及文章的写作目的。如果学生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对文章中心的理解产生偏差,在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过程中,就会曲解作者的本意,出现断章取义的现象。以《科里亚的木匣》这篇课文为例,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从主人公通过数步来确定自己埋木匣的地点的举动中感悟到“世间万物皆变”这一中心思想,就会对作者创作此文的本意有所曲解。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细读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重点关注文章的后半部分,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督促学生积累好词佳句

当学生掌握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好词好句。这些语句往往有着深刻的含义,对文章中心思想的表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文本细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将好词佳句整理在一个专用的笔记本上面,并在写作时要求学生进行仿写和借鉴,这样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帮助。

(三)引导学生欣赏文字美感

有人曾经提出这样的一种观点,美的文本注重结构美和情境美,同时这些美提升了文本的层次。笔者对这句话是持赞同态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让学生发掘这种文字之美。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细致的分析后,应该把握文章整体的美感。例如,《泊船瓜洲》一诗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相传作者在创作这句诗的时候先后使用过“春风又到江南岸”和“春风又过江南岸”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三句诗进行对比,品味出使用“绿”字的好处。

三、引导学生对文章深入思考

在小學阶段,学生往往对事物的辨析能力有限。因此,小学阶段可以说是让学生理解新鲜事物、积累认识经验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也是养成阅读经验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可能没有熟练阅读文章的能力,教师在进行文本细读的时候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先采用一些较为简单的文章作为素材,再慢慢增加难度。以《秋天的怀念》为例,文中主要表达的是母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达到教学目的,在课堂导入部分,可以用一些歌颂母爱的抒情小诗,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思考。

总之,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对文章深入思考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文本细读的重要方式。其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进行文本细读的关键,教师在组织文本细读的过程中,要带领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猜你喜欢
文本文章过程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