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柏树
摘要:语文是学生用来听、说、读、写的必要工具,其中阅读是中心环节,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弱,综合反映了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及思想认知水平的高低。主要从充分形成师生互动,分层设计阅读任务和努力培养阅读能力三个方面对于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进行了简单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师生互动;分层设计;措施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思想上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教学实践行为中,知识的单向灌输,死记硬背;方式的机械单调,一成不变;学习的沉闷被动,缺乏生机等问题都严重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探索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创新教学成为主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理念和方法上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也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转换角色,在阅读教学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在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教学”二字,既包含了教师的“教”,又包含了学生的“学”。这也就注定了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协调完成,阅读教学亦是如此。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引导学生参与到阅读的整个过程中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如果教师还是故步自封,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股脑儿地将阅读中的问题答案、中心思想直接告诉学生,这样不仅学生在心理上很难接受,只能依靠死记硬背,而且对于教师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强,学习能力越来越弱,主体意识得不到激发,永远是知识的“记事本”,分数的“制造机器”。
二、在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分层设计教学任务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设置统一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总会出现“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情况,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分层设计阅读任务。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目标就是要读懂。读懂主要包含了认读和解读两个环节。认读虽然简单,但是会受到学生知识水平、认识能力、选择不一等多方面因素的干扰,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归纳,让学生的不同疑惑归集到一个或几个焦点上来,再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甚至提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再逐步解决,这就是阅读中讲究的“思路”问题。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和教学任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处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专注度、思考深化程度等都处在最佳的状态,得到能力的展现和提升,同时对于学生的优秀表现要及时表扬和鼓勵……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学生总是奋发向上的、情绪激昂的,学习效果也是事半功倍的。
三、在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努力培养阅读能力
学生的认识规律是从易到难的,因此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也要遵循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因此,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应该是具有梯度性的。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积累阶段
积累是一个动态而连续的过程,它是学生理解能力和品鉴能力形成并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积累阶段,学生要丰富包括语言材料方面的知识,如字音、字形、字意等,能够准确地判断句式结构、文本特征和语言表达的特点;思想情感方面的知识,如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能够理解并吸收文本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为将来学习新的、更复杂的文本奠定基础;还包括积累文化知识、生活经验、写作技巧等,这些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应该结合语文教材内容做必要的介绍,让学生做有效的积累。
2.理解阶段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只有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才能应“源”而生,因此,在理解阶段,要着重培养学生判断、分析综合思维能力以及联想和想象力。对于学生判断力的培养,可以利用文章中的判断句或者有限制、修饰成分的句子作为训练。如很多句子中都会出现“常常”“大多”这些词,如果去掉,会让整个句子绝对化,表意就会不准确;对于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深入地理解课文进行训练。如为课文段落分层,为句子划分结构,概括段落大意,列提纲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评鉴阶段
评鉴是对于文本内容和形式的评价和鉴赏,是阅读中相对较高层次的能力。在高中阶段可以通过让学生对具体人物举动、故事情节、思想观点做出评价,或写成小议论文等,将存在争议的问题拿出来再讨论、再欣赏、再品味,提升学生的评鉴能力。
新课程·教师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