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月文
(江西九江妇幼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江西 九江 332000)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早产儿静脉炎的影响
洪月文
(江西九江妇幼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江西 九江 332000)
目的 研究本院所制定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早产儿静脉炎的影响。方法 实验组按照本科室内部制定的综合性护理干预输液过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输液方法。结果 未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前,早产儿静脉炎发生率为8.83%,处于较高的水平。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后早产儿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减低为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会理干预措施的实施,能有效减低早产儿静脉炎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纠纷。
综合性护理;干预;早产儿;静脉炎
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胎龄小于259天),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为5%~10%,病死率为12.7%~20.8%,胎龄愈小、体质量愈低,病死率愈高[1]。对于低体重早产儿,往往需要药物治疗以维持其生命,有时因病情需要必须长时间使用某种对局部血管刺激强的药物,往往会导致静脉穿刺局部出现坏死,新生儿静脉炎的发生率为5%~10%。如何降低新生儿静脉炎的发生率,对新生儿科护理工作的促进有积极地意义。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出生的600例早产儿为干预组,2012年7月~2013年7月出生的600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头皮静脉作为给药途径,以普通医用胶布固定头皮针,同一部位持续输液,中途不根据药物的种类更换输液部位。
1.2.2 干预组
(1)营养液配制:全合一营养液(TNA)是将患儿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电解质和水分经过规范的配制方法注入静脉营养袋内,经过周围静脉或中心静脉输入患儿体内,以达到营养治疗的目的。在配制过程中脂肪乳应最后加入,且沿瓶壁加入后轻摇匀,绝对无菌。
(2)静脉选择:5个月以内的新生儿手的运动功能发育还没有完全形成,他们还不会自主抓握住物体,要是没有疼痛刺激的话,对输液不会有心理上负担,只要穿刺做得好,输液一般都能够顺利进行。在选择穿刺时,手背静脉、桡静脉、头皮静脉、足背静脉和大隐静脉都可以选择。但是如果是在寒冷的冬天,为防止输液时间过长而导致幼儿受寒,所以尽量不要选择足背静脉及大隐静脉部位进行输液。抽血时掌握正确的抽血方法及技巧,抽血常用股静脉、桡静脉,不宜采用头皮静脉,因早产儿应保持头部安静,若护理不当导致血压波动而发生脑室周围发生基质血管破裂出血[2]。下肢静脉禁用多巴胺,因下肢静脉瓣多,血流缓慢,药物在血管内滞留时间长不利于药物回流,导致药物对血管刺激时间长,颅内出血,不宜在头皮静脉穿刺,有潜在加重出血危险[3]。
(3)固定:如果固定没做好,将影响输液通畅或者针头脱出血管外而导致输液失败,需要重新行静脉穿刺,这样一来不但增加了患儿痛苦及护士的工作量,还会造成药品浪费,甚至会引发家属不满导致护患纠纷。本院采用3M婴儿纺胶布固定,减少过敏反应,禁止绕圈固定,以免影响血运[4]。
(4)掌握注入时间和速度:液体疗法中有不少医生经常不注明滴速或者推进速度,同时护理人员在这方面又认识淡薄,经常存在着输液时滴速过快的现象。因为新生儿本身体质量轻,心肾功能的发育又不完全,对水电解质的负荷能力非常差,所以输液时需要精确计算输液量和输注速度。输注过多或过快,轻则引起穿刺部位浮肿,大大加重局部血管的负担,重则产生心力衰竭,导致肺水肿,更有甚者将危及生命。如过过快的输注入大量高渗性液体,也可能引起高渗血症的病发,如果血浆的渗透压短时间内(4小时)增高25.0 mo1/L.可能使新生儿出现续发性颅内出血,其中早产儿更严重。对于病情较重的新生儿,往往需要强心药物以维持患儿的心率,这类药物需长期缓慢滴入,但长时间的药物刺激容易引起局部血管的痉挛,例如:多巴胺药物在一个部位注入一般不超过2 h,避免血管处于持续收缩状态,钙剂注入时间不少于30 min,避免头发不生长[5]。
干预组发生静脉炎有15例(2.50%),对照组有53例(8.83%),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静脉输液刺激性较强、高浓度药物使用过程费时,并且对静脉内的皮细胞有一定负面影响;血液瘀滞、浅表静脉曲张;肥胖、吸烟、外伤易造成静脉内皮的损伤。如果静脉血管内膜损伤后,将在血管内形成血栓,并迅速会引发这整条浅静脉壁的炎症反应,甚至影响他周围的组织,出现渗出液,疼痛,肿胀和压痛的索状硬条或串珠状硬结,全身反应不明显。新静脉留置针手法能有效提高静脉留置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从而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和家长的紧张心理,值得儿科病房广泛应用[6]。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各项有效防治措施可明显降低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发生率[7-8]。通过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减低早产儿静脉炎的发生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2-813.
[2]韦艳飞,蓝利烨.早产儿护理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7):44-45.
[3]韦艳飞,石秋菊.浓维生素AD滴剂治疗尿布皮炎[J].中国基层医药杂志,2013,10(10):1037.
[4]胡静.多巴胺致组织损伤早期处理方法的实验研究[J]。护理研究杂志,2001,15(4):20.
[5]汤金全,罗凤莲,潘勇,等.C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2015(3):101-102.
[6]黄丽亚.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新方法及其静脉炎的护理干预[J].当代医学,2015,21(9):122-123.
[7]王磊.小儿应用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相关防治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5,18(7):146-147.
[8]柴建华,常洪美,罗杨,等.儿科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19(2):50-52.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4.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