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7-06-07 12:34林充颂
新课程·下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物理实验初中物理对策

林充颂

摘要:实验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同样也是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物理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际的操作中加深理解物理知识,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带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效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关键词:物理实验;初中物理;对策

物理是一门研究世间万物规律变化并从中归纳出一定的科学道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学科。实验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老师正确的演示与指导,学生亲手认真探究实验中蕴含的科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本文就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以浅析。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1.实验意识薄弱,認知程度不高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与教师对实验的认知程度不高,且对实验的重要性认识较为薄弱。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大多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通过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为学生讲述一些物理理论知识,相关物理实验只是在大屏幕上看视频学习,学生并没有亲自去实验室进行操作。这样做虽然让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现象,物理实验中难以出现的自然规律呈现出来,但是这也限制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经常是看过就忘,并没有强化相关物理实验中涉及的知识点。另外,教师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好成绩,应付在考试中的相关题目,则过于侧重学生的笔试能力,轻视了学生能动性的培养,对物理实验采取了敷衍的态度,使培养出的学生高分低能,没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导致初中生在物理实验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较为薄弱,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主观和客观原因造成的实验欠缺

物理实验的基础条件是要具备一定的设备和技术人员来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实验仪器。只有应用完善的实验仪器,依靠专业人员来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学生才能很好地在试验中获取相关知识。初中物理实验大多需要一些器材或者附属实验材料,但是由于学校经费的不足等客观条件,导致物理实验室普遍存在实验设备短缺,实验技术人员匮乏现象。学校的实验教学依旧停留在原始的状态中,无法引起学生的实验兴趣,严重影响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观原因上由于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认识程度不高,且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实验教学软硬件的更新较快,教师不能够及时掌握先进的技术知识。因此,一些教师由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能及时补充、更新相关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的使用技巧,不熟悉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就会造成即使在按照常规步骤进行实验教学,但是效果甚微,只是浪费了一定的课时,并没有实际的效果。尤其是一些老教师,对于一些新引进的设备操作的步骤与要求的掌握不够好,不能很好地去指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只能在课堂上以讲述的方式来讲解实验。

二、解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

1.加大教育投资成本,引进先进实验设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取得优秀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先保证基础实验设施的健全,保证可用资源的覆盖面广,能够让学生和教师人均可利用实验资源,然后再去实施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充裕的教学资源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认真投入的深度。比如,在讲解初中物理《力和机械》一课时,为了能够更加详细地为学生讲解这一部分的知识,教师就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道具,然后利用小故事等吸引学生进入状态,认真去完成实验教学。历史故事中也有充分展示杠杆原理的事迹,如“曹冲称象”,在这一故事中,曹冲利用了杠杆和浮力的原理,聪明地解决了大象体积大,难以称重的问题。现实中也可以利用相关物理规律来进行称重,比如,在杭州动物园就出现过类似现象,工作人员以大象为实验目的,以吊车为支点,将弹簧秤作为称量的工具,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要按照动力乘以力矩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的杠杆原理,将支点作为分界点,缩减大象方向的杠杆的距离,经过一系列正确的操作,最终成功地测出了大象的重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参照这一活动,在实验室中利用现有的资源如砝码、水桶等工具,利用杠杆原理,称出实验物体的重量。当然这一切前提都是要保证完备的实验设备。学校方面要加大力度,投入一定的教学成本,更新现有的设备,添置一些没有的先进设备,这样学生在实验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做起实验来才会得心应手。

2.挖掘实验教学中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

实验教学中学生必须要亲自动手进行操作,有效的互动与交流,才能在实验中获取一些必备的技能。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动手、认真投入的素质。学生要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挖掘不知道的知识,利用实际的操作巩固和理解已经学过的知识,让自己的思维方式、观察角度形成物理思想和科学态度。比如,在讲解欧姆定律一课时,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学生了解了一定的基本知识之后,开展相关的实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让学生探究电阻、电压、电流三者之间的关系,训练学生连接电路的能力,分析电路的能力,以及如何使用电流表、电压表的技能,领会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便捷性,在实验的动态过程中体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于做实验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探究式实验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求知欲望。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得出结论,找出存在的规律,可以将已经学过的知识不断巩固,更灵活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中,有效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对于独立性思维的思考能力都将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3.利用信息技术弥补实验教学的不足之处

物理教学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方式,建立一种适合自身的学习状态和习惯,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超大的信息量且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很好地模拟或者将一些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物理实验和物理现象呈现在荧幕中,弥补一些实际教学试验中的不足之处,增强实验的可感知性,突出实验的效果,加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比如,在讲解第四章多彩的光中(光的传播)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利用Flash软件模拟日食、月食等现象,而这一现象在实际的操作中是很难实现的。但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很方便地演示给学生,利用图片或者短视频来展示太阳、地球、月亮三者在天体中的位置及实际运转情况,这样在动态的现象再生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在什么地方产生和形成什么现象。在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其中有一个知识点就是“没有摩擦力的光滑表面”。而现实中是不存在这一表面的,这些都需要通过电脑模拟来对学生进行宣讲,才能让学生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还有“匀速直线运动”等物理状态在现实中都是很难或者无法做到的,但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将这些知识点模拟出来,应用形象、生动的动态表现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探究这种理想化的实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能力。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占有一定的比重,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带领学生做好每一个实验,提高学生物理成绩的同时,保证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兼具的物理人才。

猜你喜欢
物理实验初中物理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