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美术教学示范优化的思考和建议

2017-06-07 12:20高青友
新课程·下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优化路径高中美术存在问题

高青友

摘要:教师示范是高中美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法,因其特有的直观性和有效性而深受师生的喜爱。但是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一些全新教学方法的运用,一些教师对示范产生了疑惑,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出现,制约了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鉴于此,就当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示范;存在问题;优化路径

一、当下高中美术教学示范环节存在的问题

1.对示范认识错误

示范是传统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方法,有其特殊的价值和功用。但是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和美术课堂的变化,很多教师对示范环节的认识产生了偏差,表现为两种极端的认识。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创作,因此没有必要再进行示范,否则就会对学生形成束缚。这显然是一种因噎废食的认识,美术是有其特定形式特征的,如果基本的美术技能都不具备,美术创作也就成了空中楼阁,也必将会导致学生眼高手低。还有的教师则是过度示范。在这些教师眼中,学生的绘画水平十分有限,担心学生不明白、不会画,于是便进行多次详细的示范,而学生则被动地对教师示范进行模仿。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忽略了美术学科所具有的创造性特征,也是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相违背的。

2.专业基本功不扎实

作为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兼具的学科,美术教学必须以教师扎实的专业技能为基础,才能使教师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地示范,展示出完整的创作过程和精彩的作品。但是有些教师平时忙于教学,疏于专业练习,专业技能不进反退,导致其在示范时力不从心,或者不示范或者用多媒体资料来代替。

3.教学观念陈旧

绘画是一门创造性艺术活动。创造性思维、个性化风格等,乃是绘画学习中最为宝贵的东西。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教师还是延续着“教师讲一学生听一教师画一学生画一教师讲评”这一过程,看似是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其实是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的创作的作品也就成为流水线批量生产出来的产品,千篇一律。

4.过分依赖多媒体

多媒体给美术教学带来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对于新技术的运用,应该把握好“度”,方能使它的作用和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但是在实际中,很多教师对多媒体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甚至迷恋多媒体,示范环节更多地由多媒体代劳,学生只能从屏幕上看到结果,看不到创作的过程,这显然是有悖于教学初衷的。

二、高中美术教学示范优化的建议

1.树立正确的认识

首先,从美术的学科性质来看。美术是一门技术性和艺术性兼具的学科,要想更好地了解美术,进行美术创作,则必须要以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作为基础。而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和培养过程中,示范无疑是最适合的方法,这也是其能够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所以,无论是在什么环境和条件下,示范都是美术教学的重要方法。其次,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新时期高中美术教学指明了方向。它所提出的陶冶审美情操,激发创新精神,促进个性发展等理念,都需要借助一定的方式和方法才能实现,而绝不是全部放手,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基础的前提下信马由缰。如果不进行示范或示范较少,让学生过度想象,不但毫无意义,而且会人为地疏远学生和美术之间的距离。所以要辩证地认识新课程标准,辩证地把握示范。再次,從示范方法的革新来看。将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无疑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对提升美术教学质量起到了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是其所起到的只能是一种辅助作用,而不是替代。一味依赖多媒体,会使美术创作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教师的基本功也会逐步退化。所以,教师还是要把握好其中的“度”,扬长避短,为我所用。

2.提升教师能力

从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美术教师都是科班出身,曾接受过系统和正规的美术专业训练,能够充分满足教学中示范的需要。但是正如前文所言,因为没树立起对示范的正确认识和对多媒体的过度依赖,很多教师的专业技能出现了严重的退化,美术课变成了一般的文化课,失去了其自身的特点。所以,教师应该加强对基本功的训练。精美的示范不仅可以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技能,还能充分展示出教师过硬的专业素质,这些都是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同时,教师的个人魅力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使学生产生“向师性”,由对教师的崇拜转化为对美术的热爱,使学习兴趣得到有效的巩固和提升。因此,教师不能再存有“吃老本”或依赖多媒体的想法,而是主动加强对基本功的练习,以在课堂上完美的示范为目标,真正体现出示范和美术学科特有的魅力。

3.丰富示范内容

从学生接受的角度来说,如果教师示范的内容总是一成不变,都是把要表现的作品的创作步骤演示一遍,那么既使教师示范得再精彩,也会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所以,教师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丰富示范内容。如,当场示范素描、色彩、中国画等,教师当场示范能够详细展示出创作的全过程,学生在示范后接着进行练习,起到了趁热打铁的作用。但是其弊端在于耗时较长,也容易将学生带到模仿的误区,对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重点和难点进行局部示范,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比如,教师课前完成的范画。因为当堂示范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前画好范画,既可以是完成品,也可以是半成品或步骤图等,既达到了示范的初衷,也节省了教学时间。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高中美术教学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教学水平较之以往有了明显的提升。越是在这种良好的形势下,越应该冷静下来,再次对教学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反思,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本文所探讨的示范环节,就曾一度被忽视,使教学受到了多方面的不利影响。所以,在下一步的教学中,美术教师需要重新重视示范,使之特有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继续成为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的教学方法,并发挥出更多的作用和价值。

猜你喜欢
优化路径高中美术存在问题
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
论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及优化路径探索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