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选素材 激活地理课堂

2017-06-07 23:28吉玲利
新课程·下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青藏铁路同课异构

吉玲利

摘要:通过听取的两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同课异构课,针对课堂教学素材的选取方面对两堂课的不同之处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同课异构;素材选取;青藏铁路

笔者曾在一次“同课异构展示课”活动中听取了人教版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这一内容,下面笔者主要从课堂教学素材的选取方面对两堂课的不同之处进行分析。

甲教师的素材选取

素材一:甲教师首先在导入部分选取了学校所在地的交通图片,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觉我们所学的就是身边的地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素材二:在学习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时,甲教师并未做过多解释,只是出示了一些图片、文字材料,让学生自己归纳。

材料一:

1.1908年,沪宁铁路开通,从上海到南京差不多10小时。

2.20世纪90年代初,沪宁直达最快缩短为3小时。

3.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上海到南京运行时间缩短为1小时58分。

4.2010年7月1日,沪宁城际列车通车,上海到南京形成1小时交通圈。

学生很容易判断出体现的是交通运输方式的高速化。

材料二:

学生通过时间和载重量的对比,判断出是大型化发展趋势。

素材三:对于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甲教师首先通过课件展示了“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网”图,让学生先得出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网的空间分布特点:东密西疏。接着追问: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学生回答出:社会、经济。甲教师再展示“中国地形分布图”,学生进一步分析出还有:地形(自然)因素。追问:地形复杂、自然条件不利的地区也有交通线的分布,那么人们是靠什么来克服这些不利的自然条件的?学生分析出:技术因素。这样,甲教师通过选取的两幅图片和设计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出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有自然因素、技术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乙教师的素材选取

素材一:乙教师首先展示的是一幅图片:牛仔裤的“生命过程”,看到这幅图片学生的第一感觉是:牛仔裤和我们这节课有什么关系啊?所以议论声稍大,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其实老师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乙教师通过一幅图片成功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

素材二:在讲述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时,乙教师选取了经过我校门口的“817公交路线站点分布图”这一素材来进行说明。通过课件展示817公交路线沿途站点名称、地形及商业网点的分布情况,让学生进行布局影响因素的分析,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非常高。乙教师所选取的这一素材,从学生最熟悉的身边环境出发,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身边的社会现象中,学习对自己终身有用的地理。既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究的主体性与思想性,又避免了材料堆砌造成的流于形式的探究。

素材三:在对交通运输布局影响因素具体举例分析时,甲教师并未选取教材上提供的南昆铁路的案例,而是选取的青藏铁路的案例,同时播放歌曲《天路》。通过学案形式提供材料给学生進行分析:

青藏铁路的选线最初有三个方案:北线(青藏铁路)、中线(川藏铁路)和南线(滇藏铁路)。有的专家曾主张先修建滇藏铁路,但最终选择了修建青藏铁路。主要原因是青藏铁路与其他两条进藏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三条线路的具体情况如下表。

设问:1.青藏铁路和其他进藏铁路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2.青藏铁路的修建需要克服哪些自然障碍?

3.分析修建青藏铁路的意义。

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对青藏铁路的了解要远多于南昆铁路,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意愿更强。素材三有图有文字,突破了教材的局限,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能力。歌曲的歌词其实也是素材,同时又让学生放松了心情,体现了友善用脑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教材作为教学资源,仅仅是帮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一种载体,高中地理教材版本的多样化,更加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被赋予了自主整合、开发教材的权力。从两位老师的教学素材选取来看,他们都对教材进行了取舍,突破了教材的限制,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同时挖掘教材的精髓,再把这些精髓地方化,选取生活化的实例,使地理课堂更具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青藏铁路同课异构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ITCS系统CMU移除方案设计
浅谈青藏铁路改造施工中的ITCS仿真试验
青藏铁路轨道不平顺界限谱研究
从同课异构看高中历史学考教学难度的控制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青藏铁路ITCS通信信号设备应用研究
百年梦想照亮雪域高原——写在青藏铁路建成通车10周年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