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
一节课中,教师能依托文本,将拓展性资源适时、适量、适宜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为课堂教学服务,能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立足课堂教学,开展有效的课堂拓展不容忽视。
一、立足文本 提升写作
对文本知识的拓展主要是针对每篇课文的不同特点,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充分挖掘教材本身潜质,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善学之既久,自然纯熟。”教材许多课文中的段落结构整齐、语言优美、富有表现力,如流沙河《理想》的第一段:“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在课堂拓展中或语言、或结构、或手法,借鉴、模仿、迁移运用,可以多维度提高学生的能力。还有很多课文抒发着强烈的情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如《羚羊木雕》、《斑羚飞渡》、《谈生命》、《那树》等,这些文章都不同程度触动着学生的心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充分利用文本,在课堂拓展中让学生写感悟、谈体会、抒情怀。比如在教《羚羊木雕》时,可设计这样的拓展延伸题:如果你是作者,如果万芳没有追出来(没有原谅“我们”,或生活中没有这样宽容的朋友),你如何去挽回这段友谊?你在生活中有没有与家长发生过矛盾,你是如何解决的?这样的拓展不仅使学生在思考、辩论、交流中感受生活、认识生活,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又如在学习了《斑羚飞渡》后,学生既感受了动物之间的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也对人类的滥杀无辜有了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时引导学生给狩猎队写一封信谈谈自己的感受、意见,学生一定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理要讲。
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中我们须依托文本螺旋上升。如学习七年级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散步》等,主要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学会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小事,抒真情、谈感悟;八年级的《五柳先生传》可以设计让学生仿照课文,从兴趣、爱好、性格等方面为自己写一篇传记,这种设计既高于七年级的写人记事,又依托文本让学生依照一定形式来介绍自己,既增强学生兴趣又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在学习了《邓稼先》、《列夫托尔斯泰》、《信客》、《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陈涉世家》等课文以后,我们试着让学生为文中人物写墓志铭或颁奖词(结合感动中国颁奖词为学生呈现范例)。总之,我们要立足文本拓展,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依托文本 注重积累
课堂拓展中注重联系与课文有关的诗文、故事、传说、格言、谚语等,让学生进行分类积累。如学习过七年级上册写春夏秋冬的文章后,让学生回顾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词,进行分门别类的积累;学习过《看云识天气》后,及时让学生走访家人、村中长辈收集相关农谚,然后进行汇总、分类、积累;学习过《送东阳马生序》后,让学生积累古人刻苦学习的小故事等等。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思维,还可以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围绕文本 开阔视野
教材中许多文章都描写了某一处优美的风光,如《钱塘湖春行》、《湖心亭看雪》、《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小石潭记》、《苏州园林》等。拓展时引导学生学写导游词,让学生以第一人称的身份向别人介绍这一地方的风光特色,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学习完《三峡》后可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别人介绍三峡风光,指导学生在介绍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色。还有如《音乐巨人贝多芬》、《邓稼先》、《列夫托尔斯泰》《过零丁洋》等,学生借助文本真正走近名人,与名人进行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切身感受名人的人格魅力,从他们的成才经历中获得改变命运、实现梦想的力量。拓展时引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名人传记和搜集故事,然后组织开展名人故事大家讲活动,让学生在名人的成长经历中汲取营养,受到感染与熏陶,开拓了视野,提升了素养,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比较阅读 提高能力
只有比较才能发现事物特征。运用比较阅读教学便于学生掌握所学课文的要点,巩固知识,这是教师常用的拓展形式。在进行比较阅读时,可以是同题材料的作品比较,同体裁的作品比较,同作家的作品比较,也可以是不同内容、不同价值取向的对比阅读。实际教学中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设计拓展延伸:一、课内文段与课内文段的比较阅读。1、同类型如:《送东阳马生序》与《孙权劝学》,《小石潭记》与《三峡》、《三峡》与《与朱元思书》等,2、正反对比如《孫权劝学》与《伤仲永》、《送东阳马生序》与《伤仲永》等。二、课内文段与课外文段的比较阅读,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是初三复习的重点,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可以提前引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水平。
五、形式多样 展示风采
把课文所学延伸到生活中去,多方面收集资料,通过画面感知、音乐渲染、实物演示、文字资料品读、表演、辩论等形式,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增强形象感、真实感,引起学生对文中人物、事件的关注,以此吸引并引导学生去琢磨、领悟,实现课堂拓展的有效性。如1、剪报识新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新闻单元);2、办报展风采;3、辩论明事理(克隆利弊谈、上网是把双刃剑、如何正确面对金钱、愚公移山还是搬家、忠言是否要逆耳);4、都来当演员(《皇帝的新装》、《变色龙》、《范进中举》、《唐雎不辱使命》、《羚羊木雕》等)。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拓展需要我们教师冷静思考,及时分析学情,随机应变,发挥教学机智,择优慎用,扎实地处理好拓展的角度与落脚点,只有这样,拓展才能在教学对话中激发出生命的智慧,创造出潜能的火花,我们的课堂也一定会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