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军
[摘 要]任务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完成各种任务或活动为目标,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要运用好任务型教学法,初中英语教师应设计有实际意义、贴近生活的任务,强调人人发挥作用,并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课前做准备。教师在任务活动中应起到启动者、组织者、调控者的作用。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初中;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5-0046-01
随着英语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不断推进,任务型教学法逐渐成为当前英语课堂教学的普遍模式。顾名思义,任务型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完成各种任务或活动为目标,发展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早在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对英语教学的目的就做出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出发,倡导、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任务型教学重视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师结合课本内容设计学生熟悉的、与现实生活非常接近的教学任务。教师的作用是总指挥、组织者、引导者,负责答疑解惑。从学生层面来看,通过模拟真实的任务,分组合作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是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完成任务,这样从客观上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在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真正思考所要用到的语言,并运用这些语言。语言的交际功能、机动性得到全面体现。
在长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任务型教学法也是笔者积极探索和实践的教学法。现就笔者的体会和做法作粗浅总结。
一、任务设计要有实际意义,贴近生活
上学期,学校教导处安排笔者上一节英语公开课。当时正为不知道上什么内容而烦恼,恰巧班上一位男生放学骑自行车回家时不小心摔伤了胳膊住院了。笔者突然有了主意:何不组织学生代表去医院看望这位同学呢?而去医院探望病人也正好成了英语课讨论的话题。于是那节英语课,笔者就以看望同学为话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授了arm,hurt,hospi?鄄tal,flower等单词以及一些表达祝福的常用语句。特别是有的小组提出,放学后要购买一些小礼物和鲜花去看望同学。也有的小组提出要为这位同学补课。课堂气氛十分热烈。这节课没有使用复杂的道具,没有精心地做课前准备,只是用一个真实的情境任务就能达到这样的课堂效果,算是比较成功的。学生的语言表达真实,没有强制与灌输。学生主动向教师求助,整堂课学生興趣盎然。更值得一提的是,放学后,每个小组真的派出代表去医院看望了那位受伤的同学,学生之间的情感得到加强。
二、关注整体,强调人人发挥作用
任务设计从真实的情境出发,能使学生体验到完成任务的快乐。但是,任务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任务的可操作度。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并在任务中发挥作用。我们的英语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要让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有所提升。任务的完成过程也应有更大的灵活度。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我们应该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有些学生学习能力强一些,有些学生可能接受能力就不是很好。因此,即便是同一任务,对于不同学生也应区别对待。对能力强的学生要求高一些,可以对任务有所拓展;能力一般的学生只要能够按照基本要求完成任务即可。这也可以理解为“因材施教”吧。
三、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课前准备
平时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在课堂教学之前先给学生做个任务布置效果更好一些。因为学生知道下一节课所上内容之后,有充分的时间预先了解相关知识、查阅资料。特别是现在,互联网已非常普及,即使是没有电脑的家庭,学生也可以通过父母亲的手机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学生在课前带着任务自主学习,实际上也培养了其独立学习的能力。有了课前准备,上课时目标更加明确,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有更多的精力去解决一些较为复杂和疑难的问题。
四、教师在任务型教学中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传统式教学法强调的是教师的讲授,无论学生喜爱不喜爱,能不能接受,都必须要接受。这客观上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立。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不是不要教师了,而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教师是任务活动的启动者、组织者、调控者。在教学活动中,教给学生的更多的是方法、技巧。学生积极热情地投入到任务活动中来,向教师求助,向教师和同学表现自己。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伙伴。必要时,教师也成为任务角色中的一员。这时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格局,学生有充分的实践机会,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总之,任务型教学法符合新课改精神,以生为本,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反映出了英语教学目标与功能的转变,体现了英语教学从关注教材转变为关注学生。作为教师,应以语言的功能与实际运用为出发点,将任务型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使之不断改进与完善。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