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文化在国民公共文明素质提升中的作用

2017-06-07 09:24余洪波
中州学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精神文明道德教育传统文化

余洪波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当代中国人的公共文明素质提升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礼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以“毋不敬”和谦逊自律为精神内涵的礼文化,经过现代文明的创造性转化,运用到国民公共文明素质提升的教育中,必定能给中国人带来崭新的精神风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公共文明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而教育者率先垂范则是道德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将礼文化的一些要求纳入制度体系,是建立良好公共文明秩序的有效保障。

关键词:礼文化;公共文明素质;精神文明;传统文化;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5-0085-0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迈入小康社会,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大为提升。但近年来,国民在公共场所的一些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中国人应该以怎样的面貌立于世人之前?如何表现中华民族的软实力?这之中,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礼文化能为之提供什么样的精神支撑?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国民公共文明素质提升离不开传统礼文化的培育

公共文明是现代文明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人们的公共交往日益频繁,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公共文明已日益成为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程度最直接的体现。现代公共文明的内涵,主要包括优良的公共秩序、优美的公共环境、优质的公共服务、积极的公众参与等。但从根本上讲,社会公共文明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还是国民公共文明素质,是国民在公共生活领域中具有的文明意识和文明行为状况。

公共文明是超越个人的私人生活的界限而在公共生活空间构建起来的文明状态。由于公共生活具有空间的开放性、时间的临时性和进入公共空间主体的不特定性、偶然性,因此,公共生活中的人们往往表现出更多的放松约束、率性随意、自私自利。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流动性大幅增强,市场经济带来了更多的自我中心、利益至上、人情淡漠的背景下,以公共性、公益性、利他进而利己为特性的公共文明,特别容易为陌生人社会中的个体所忽视,公共文明建设必然面临更大困难和更多挑战,这也是当今社会必须更加重视、花更多精力寻找公共文明建设良方的原因。

现代社会对人们意识和行为的约束既要靠法律强制,也要靠纪律约束,更要靠道德教育,公共文明建设中国民文明意识和文明行为的养成和提高同样如此。一般而言,法律强制和纪律约束作为外在他律方式,主要是为公共文明建设建立最基本底线,比如严禁在公共场所吸烟、随地吐痰,交通路口严禁闯红灯,严禁聚众斗殴等,其主要功能是建立基本的公共秩序;而道德教育则重在提高国民公共文明意识,确立理解他人、尊重他人观念,形成关心公共事务与公共利益的思想境界和行为方式,是一种注重自律的方法。现代社会人们的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张,公共生活空间的人际关系也日益复杂,尽管法律和纪律形成的他律机制对于公共文明建设作用日显突出,但从根本上讲,引导教育国民养成公共文明意识,提高国民的公德素养,使国民形成自律精神,才是公共文明建设的核心根基。

深受经济人、理性人熏染的现代人,如何能接受利他、公益要求,在公共生活中形成尊重、照顾他人利益的自律精神呢?本人认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继承以心存恭敬、彼此尊重、互相礼让为特色的礼文化,将“勿不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温良恭俭让”“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礼尚往来”等传统礼文化的价值观和精神原则,与时代需要结合,进行创造性转化,形成现代人的行为规范,并落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切实提高现代人的個人修养和道德品质,不失为提高国民公共文明素质的重要方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份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①,“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②。

二、礼文化在国民公共文明素质提升中的转化利用

在中华文化体系中,礼最早是祭祖祈福的典仪,经过周初伟大思想家周公的改造创新,成为规范周代政治、社会、日常生活的精神原则和行为规范。后世儒家以《周礼》《礼记》《仪礼》等“三礼”和《论语》《孝经》等经典,丰富和发展了礼的价值观、制度体系、仪节形式,使之成为全民族共同遵奉和追求的主流思想。在儒家看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礼既是区别于异域文化的根本性标志,也是中华民族不断脱离动物野性成长为文明民族的主要象征,更是传统社会人们修身养德、由普通人成长为君子、进而成圣成贤的重要阶梯。③在历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礼文化对于传统社会人们道德品质的提升、对于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和谐、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进步,都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本人认为,作为价值原则和行为规范体系的传统礼文化,在当今社会国民公共文明素质提升中依然是可资利用的宝贵资源。

1.礼的敬让精神可以转化为国民公共文明素质提升的核心原则

传统礼文化的核心是恭敬谦让精神,《礼记·曲礼上》开篇即为“勿不敬,俨若思”,意为遇事待人恭敬严谨、神态端庄持重才符合礼的要求。《孝经·广要道章》说“礼者,敬而已矣”;孟子也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④;而《礼记·礼运》篇则说“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可见,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礼的基本精神即为尊重他人,凡事多看他人长处,人际交往时,要以真诚恭敬之心主动向他人表达敬意,以赢得对方对自己的尊重,进而建立一种和谐共处的人际关系。由此而言,礼所包含的敬让精神,最具有公共性品质,也是公共生活中个体行为最需要遵循的价值原则。礼在传统社会中对于增强人们的公共意识、提高公共生活领域的文明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今社会公共文明的突出问题仍然是许多人缺乏基本的公共意识,遇事只顾自己,不考虑他人需求,不尊重他人,利益面前蜂拥而上,没有基本的礼让精神,如在公共场所大喊大叫、乱吐乱扔、乱拥乱挤。现代国民公共文明素质的提升,其核心原则仍然是公共场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爱,而这些现代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形成,离不开传统礼文化中恭敬谦让精神的传承。进而言之,如果对传统礼文化中的敬让精神善加利用,并继承创新,必将为国民公共文明意识的培育提供更多的精神营养和观念支撑。

2.礼所推崇的君子人格可以转化为国民公共文明素质养成的重要标准

传统礼文化所包含的典章制度、社会规范、行为准则,其基本目标是建立各得其所、友爱互助、和谐有序的理想社会。要实现这一理想社会状态,必须培养社会大众习礼、明礼,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依礼而行。这种接受礼教、奉行礼义、践行礼仪的人被儒家称为君子。关于君子人格与礼的关系,儒家思想家有诸多表述,如孔子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⑤,“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⑥,其核心意思是说,君子之道应是内存恭敬、仁爱之心,而待人接物应当遵循礼仪、谦逊自持,内外兼修,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君子。孔子又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辑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⑦,意思是说,君子没有什么需要与人争的事,即使有,如射箭比赛,也需体现出友善、谦逊的态度和礼让精神。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君子就是明礼、守礼、自尊、自律的人格象征,无论公共场合还是私下独处,都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应当说,当今公共文明建设的基础,依然重在国民自尊自律、坚守道德底线、不为诱惑所动的道德品行的形成,传统礼文化中的君子人格,与此是一脉相通的,同样可以转化为国民公共文明素质养成的重要标准。

3.礼的仪节规范可以转化为国民公共文明素质培育的具体要求

传统礼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诸多的仪节规范。《礼记·昏义》说:“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乡、射。”概而言之,这八种礼仪可以分为三类:冠礼、婚礼和丧礼属于家庭伦理;祭礼、朝礼和聘礼则主要属于政治伦理;而乡(饮酒)礼和射礼则是家族以外的公共生活伦理,也就是我们谈论的公共行为规范。《礼记》《仪礼》的相关篇章中,对相关公共行为规范有着较为全面的记述,包括对长者的礼仪、主宾间的礼仪、饮酒吃饭的礼仪、师生间的礼仪、观看表演的礼仪、丧礼上的礼仪、祝贺结婚的礼仪、行走的礼仪等。这些礼仪的核心精神有两个:一是对他人的尊重;二是行为得体、合宜。比如,观看表演时不要大声说话,不要侧身而立,不要同远处的人说话;吃饭时不要大口喝汤发出声音;见二人站在一起不要从他们中间穿过,以免影响别人;经过别人面前时一定要快步走过,以示敬意;参加丧礼时不可以笑,邻家有丧事时不能唱歌;等等。这些儀节规范对于处理当今公共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依然具有借鉴价值,甚至依然具有生命力,经过转化改造,仍然可以成为当今国民公共文明素质培育的具体要求。

三、礼文化与提升国民公共文明素质的基本路径

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受礼文化的熏陶,主政者倡导引领,精英士子身体力行,社会大众耳濡目染,不断推动和促进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升,树立了令人赞叹的“礼仪之邦”的民族形象。其间积累的丰富的有效传承礼文化的方法,同样值得当今社会在进行国民公共文明素质提升时加以借鉴。

1.坚持把教育引导、培养高尚人格放在突出位置

传统社会礼文化的传承,主要的方法是教育、引导,培养恭敬谦让的君子人格,带动社会大众知礼、明礼、尊礼、守礼。儒家认为,尽管外在强制必不可少,但不解决人们内心的是非观、价值观,不激发人们内心的情感、精神认同,进而形成真正的自律机制,国民道德水平、文明素质的提升是不可靠的。正如孔子所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⑧,意思是说,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如果只用政令来要求,用刑法来强制,人们会只求免于犯罪,而不会有是非羞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教化来治理,用礼仪来引导规范,人们就会生出是非羞耻之心,并主动去遵守规矩。正是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才形成了中国古代主流的治国思想——“德主刑辅”,其基本含义就是《汉书·贾谊传》里的“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⑨,即强调教化为先。孟子也认为,人的本性中有仁义礼智四种善端,如果一个人的内在拥有向上向善的志向,那么,只要对其进行引导教育,使其善端得以发扬,养成浩然之气,这个人就能成为堂堂正正的君子,甚至成圣成贤。如果人人都具有高尚人格,还何愁互敬互爱、和谐有序的公共文明难以实现?当今国民公共文明素质欠缺,从根本上讲,与我们长期以来重知识技能教育而忽视公德教育和人格教育有关。只有加强公德教育和人格教育,培养出一个个文质彬彬、谦虚自律、关爱他人、遵守规则的现代国民,才能为公共文明建设奠定坚实根基。

2.融教育于生活,重行为细节培养

传统礼文化的传承十分强调与日常生活相融合。《论语·乡党第十》记述了孔子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礼仪的种种表现,如,“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意思是,孔子在本乡地方见了乡亲,显得温和恭敬,像是不会说话的样子,但在宗庙祭祀和朝廷议政时,却善于言辞,只是比较谨慎罢了。这体现了孔子仁爱友善、谦逊礼让的生活品格。又如,“食不语,寝不言”“席不正不坐”“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意思是,孔子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礼仪,吃饭时不交谈,就寝时不多言;坐席不端正不坐;站立时不站在门中间,行走时不踩门槛;乘车时不回头,不高声说话,不指指点点;参加乡饮酒礼后,一定送老年人起身先走,自己才走出来。这些关于孔子言谈举止、音容笑貌的记述,表现了孔子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以正人君子标准要求自己、言行处处遵守礼制的品行,也体现了儒家从生活细节做起注重礼仪教化的教育观念。清代《弟子规》正是将传统礼仪细化为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学习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的经典童蒙读物,才对传统社会人们在生活细节中培养恭敬谦让、守礼自律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现代国民公共文明素质的提升依然可以借鉴这一做法。日常生活具有直观性、自在性、重复性等特点。如果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能从生活细节、生活小事抓起,从每天经历的人和事的规范做起,落细落小落实,使外在规范逐渐内化为人们的行为习惯,那么,国民文明素质的提升必然大见成效。正如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所说,“抽象的道理,远不如具体的礼乐。具体的礼乐,直接作用于气血,人的心理情致随之顿然变化于不觉,而理性乃悠然生前,其效用最大最神”⑩。

3.注重三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重视教育者率先垂范

在传统社会,传统礼文化的教育,除了在学校教育中加強儒家经典的学习外,也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对人格形成和品德提升的影响。“孟母三迁”的典故大家都耳熟能详,周文王的母亲太妊在怀孕的时候就做到了“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B11,因此培养出了文王这样的圣贤,这些都是家庭教育的典型表现。汉之后,中华民族走上了礼乐兴邦之路,也与礼文化成为正统主流思想、形成了用礼文化进行社会教育的良好环境有关。正如《礼记·曲礼上》中所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当今国民公共文明素质的提升,仍然需要重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以及三者结合形成的合力。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其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最为直接。当然,当今的社会教育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比如,理应发挥社会教育作用的大众媒体,却充斥着娱乐至上、拜金主义、个人至上甚至色情暴力的内容,这与公共文明建设所需要倡导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相差甚远。因此,真诚希望影视明星、媒体工作者们能够承担起弘扬正能量的社会责任,多制作、多播放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节目,让人们在娱乐的过程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此外,传统礼文化注重身教的方法也值得当代社会借鉴。《说文解字》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即上面怎么做,下面就怎么效仿。这里的“上”,在家是家长,在学校是老师,在国家就是领导者。这里的教主要是身教,而不是言教。“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B12,意即如果自己都做不到,只是用言语去教导他,他就会跟你起争讼。孔老夫子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B13,意思是,在位者的德行像风,普通民众的德行像草,风向哪边吹,草就会向哪边倒。实践也多次证明,上行则下效。因此,领导者和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这也应是当今国民公共文明素质有效提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将礼文化的一些要求纳入制度体系,增强对公民行为的约束力

礼文化的传承,既需要宣传教育,也必须重视制度建设。只有将礼文化的一些要求纳入制度体系,转化为明确的、具有约束力的具体规则,既发挥春风化雨般的引导作用,又对人们行为形成外在约束,才能更为有效地规范人们的行为,建立良好的公共文明秩序。

事实上,近年来中央颁布实施的《党员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就明确提出,领导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律”;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的《中国公民旅游文明行为公约》,规定了游客在公共场所的文明行为要求,如“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衣着整洁得体,不在公共场所袒胸赤膊;礼让老幼病残,礼让女士;不讲粗话”。这些内容既与传统礼文化中自尊自律、友爱谦让、得体合宜等精神有高度契合性,同时由于其要求明确、具体,并有外部强制力保障,如《党员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有党纪保障、《中国公民旅游文明行为公约》有“黑名单”制度等,使其对于当今公共文明素质的提升和公共秩序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当今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加、人们公共生活空间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公共文明建设面临着复杂局面、更大压力和更多挑战,只有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不断激发人们的内心认同,并强化外部约束,国民公共文明素质才能切实得到提升。基于此,本文认为,只有将传统礼文化中有益于当今公共文明建设的核心原则,尽可能地转化为各行业、各阶层、各领域人们公共生活领域的行为规则,如文明社区行为规范、窗口行业行为规范、村规民约、校园文明行为规范等,并通过舆论褒贬、评优治劣、信用奖惩、党纪约束甚至法律责任等形成外部约束,使这些规范得到更好落实,才能真正切实提高国民的公共文明素质,最终建立起互相尊重、谦让诚信、和谐有序的现代公共文明秩序。

注释

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61页。

②习近平:《2013年11月26日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11月29日。

③彭林:《礼与中国人文精神》,《孔子研究》2011年第6期。

④《孟子·公孙丑上》,《四书五经》,线装书局,2008年,第37页。以下同出此书的注释只标注书名、页码。

⑤《论语·颜渊》,《四书五经》,第18页。

⑥《论语·雍也》,《四书五经》,第12页。

⑦《论语·八佾》,《四书五经》,第8页。

⑧《论语·为政》,《四书五经》,第8页。

⑨《汉书·贾谊传》,《百衲本汉书》,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年,第610页。

⑩《梁漱溟全集》第三版,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11页。

B11刘向:《列女传卷一·母仪传》,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页。

B12《后汉书·第五伦传》,《百衲本后汉书》,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年,第614页。

B13《论语·颜渊》,《四书五经》,第18页。

责任编辑:思齐

Abstract: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China′s soft power. To improve the moral level of modern Chinese behaviors in the public, we need to absorb nourishment from th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which ritual culture is the core. The ritual culture, whose spiritual connotation is featured by "Never being disrespectful", modesty and self-discipline, after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by modern civilization, will definitely bring Chinese people a brand-new spiritual appearance when used in the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moral level of citizen′s behaviors in the public. Family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 are three vital channels to improve the moral level of people′s behaviors in the public, so educators should take the lead and set examples for others, 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moral education. To incorporate some requirements of ritual culture in the institutional system serves as an effective guarante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moral public order.

Key words:ritual culture; moral level of behaviors in the public; spiritual civilization; traditional culture; moral education

猜你喜欢
精神文明道德教育传统文化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