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细胞形态学检测的价值

2017-06-07 08:21王瑞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11期
关键词:化脓性细胞学结核性

王瑞锋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检验科 平顶山 467000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细胞形态学检测的价值

王瑞锋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检验科 平顶山 467000

目的 探讨脑脊液细胞形态学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 对2013-08—2016-08我院收治的280例符合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诊断标准的送检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实施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测量不同疾病脑脊液各类有核细胞的细胞直径、面积等,并对细胞大小特征变化等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280份标本中,根据形态特征分类,63份为化脓性脑膜炎,主要表现为均匀一致的中性粒细胞反应;186份为病毒性脑膜炎,主要表现为淋巴细胞反应,也可见中性粒细胞;31份为结核性脑膜炎,主要表现为淋巴样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偶尔有中性粒细胞。3组脑病白细胞数、未激活单核细胞、未激活淋巴细胞、激活单核细胞、激活淋巴细胞、浆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3组脑病嗜酸性粒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性脑膜炎组中性粒细胞面积大于病毒性脑膜炎组、化脓性脑膜炎组(P<0.05),且病毒性脑膜炎组大于化脓性脑膜炎组(P<0.05);结核性脑膜炎组淋巴细胞面积大于病毒性脑膜炎组(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淋巴细胞直径大于病毒性脑膜炎组(P<0.05),且结核性脑膜炎组大于化脓性脑膜炎组(P<0.05);在单核细胞面积与直径方面,结核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组均大于化脓性脑膜炎组(P<0.05)。结论 脑脊液细胞形态学特征改变可作为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指标。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细胞形态学;细胞测量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病率较高,会给患者大脑及脊髓造成不良影响[1],主要包括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2]。因不同疾病类型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相似,影像学检查特异性较低,增加了临床诊断难度。临床上改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是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所以,临床采取积极措施,寻找有效的检查方法,提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效果,从而尽早实施对症治疗至关重要。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操作简单,能提高脑脊液细胞学分类的准确性,在早期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效果显著[3]。本研究以280例符合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诊断标准的临床送检标本为研究对象,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3-08—2016-08我院收治的280例符合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诊断标准[4]的临床送检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63份化脓性脑膜炎,186份病毒性脑膜炎,31份结核性脑膜炎。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所用仪器及试剂包括奥林巴斯公司生产的OLYMPUSBX51光学生物显微镜;购自北京国联在线技术有限公司的脑脊液细胞图像分析系统;购自Thermo Fisher公司的双圆孔离心滤纸、玻片架支撑板等Cytospin-4型细胞玻片离心涂片机随机配套;购自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瑞氏-吉姆萨染色液。

1.2.2 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将适量脑脊液混匀,细胞计数采用牛鲍计数板进行测量,计算1 mL白细胞数。

1.2.3 Cytospin-4型细胞玻片离心仪制片法:按照计算出的白细胞计数,在离心机标本室内注入0.1~0.5 mL脑脊液标本,500~1 000 r/min离心,持续5~10 min,形成细胞玻片,实施迈格吉染色。

1.2.4 脑脊液细胞分类:在显微图像分析镜下放置完成迈格吉染色的细胞玻片,按照细胞核、细胞胞浆的形态及特征计数100或200个细胞进行分类。在油镜下选择恰当视野,细胞图像以688像素×512像素进行摄取,采集图片库,获得细胞形态反映类型特征图像。

1.2.5 测量细胞大小:测量摄取细胞的长径、短径、面积,在载物台上放置镜台测微计,经计算机电子成像系统显示。

2 结果

2.1 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与分类 3组标本脑病白细胞数、未激活单核细胞、未激活淋巴细胞、激活单核细胞、激活淋巴细胞、浆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脑病嗜酸性粒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与分类对比±s)

注:与病毒性脑膜炎组对比,t=9.507、33.530、25.854、63.534、19.950、31.430,*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与结核性脑膜炎组对比,t=9.402、46.299、44.130、53.500、14.001、11.975,#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与病毒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对比,t=1.633、0.000,aP=0.141、0.000

2.2 脑脊液细胞面积、直径比较 结核性脑膜炎组中性粒细胞面积大于病毒性脑膜炎组、化脓性脑膜炎组(P<0.05),且病毒性脑膜炎组大于化脓性脑膜炎组(P<0.05);结核性脑膜炎组淋巴细胞面积大于病毒性脑膜炎组(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淋巴细胞直径大于病毒性脑膜炎组(P<0.05),且结核性脑膜炎组大于化脓性脑膜炎组(P<0.05);在单核细胞面积与直径方面,结核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组均大于化脓性脑膜炎组(P<0.05)。见表2。

表2 3组脑脊液细胞面积、直径比较±s)

注:与化脓性脑膜炎组对比,t=7.003、19.210、20.207、9.783、10.288、16.402,*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与化脓性脑膜炎组对比,t=15.923、26.495、21.525、8.031、6.833,**P=0.000、0.000、0.000、0.000、0.000;与病毒性脑膜炎组对比,t=14.383、14.879、14.784,#P=0.000、0.000、0.000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脑病的脑脊液细胞学特征存在差异。本组280份标本中,63份为化脓性脑膜炎,在细菌感染期主要表现为均匀一致的中性粒细胞反应,多见杆状核细胞,且伴先令指数左移现象。一般来说,随着炎症的发展,在病原菌影响下,会出现中性粒细胞体积减少、染色变灰等现象,核染色质呈现块状,且颗粒消失,轮廓较为模糊,且会逐渐演变为脓细胞[5]。186份为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细胞学主要表现为淋巴细胞反应,也可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为免疫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会逐渐发展成免疫活性细胞[6]。而激活淋巴细胞即是形成病毒性脑膜炎的典型细胞学改变[7]。脑样淋巴细胞是激活淋巴细胞的另一种特殊形式,在病毒性脑膜炎中较为常见[8]。这些异形淋巴细胞有较大的胞体,且具有不规则的细胞形态,胞浆颜色为蓝色,有较为疏松的核染色质。31份为结核性脑膜炎,主要表现为淋巴样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偶尔伴中性粒细胞。该脑病细胞学渗出期有着较高的中性粒细胞比例,增殖期存在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激活的淋巴细胞、激活的单核细胞等,且差别不大[9]。一旦临床采取积极治疗方法,控制住病情后,会表现出免疫活性细胞含量提升,且有较长的持续时间。实施脑脊液检查结果显示,浆细胞存在抗原抗体反应。

作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关键,脑脊液细胞的形态划分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描述细胞形态学时,首先需要描述的一个参数是细胞大小,能对某些异常细胞的来源进行判断,便于进行实验室及临床诊断[10]。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实验条件及生理病理条件的变化,同一种细胞的形态特征也可能存在差异,会改变细胞的大小、形态、直径、面积等。脓性脑膜炎有着较小的中性粒细胞体积,且相较于病毒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其面积、直径均较小,而中性粒细胞体积大小能对患者病情感染严重程度进行准确反映。笔者认为,这可能是因入侵的病原菌产生内毒素,从而对骨髓腔壁的基质细胞产生刺激,促使其生成刺激因子,导致中性粒细胞含量不断提升。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为细菌性非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呈现出混合细胞反应,且患者普遍存在较长的病史。本研究中,结核性脑膜炎组淋巴细胞面积大于病毒性脑膜炎组(P<0.05),淋巴细胞直径大于化脓性脑膜炎组(P<0.05)。笔者认为,这可能是与患者病程较长炎症难以控制、易形成脑膜粘连、交通性脑积水等因素有关。结核性脑膜炎的胞内寄生菌为结核杆菌,寄生场所包括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而脑脊液中的结核杆菌会很快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可能与不同疾病细菌慢性期与急性期感染等因素有关,今后需进行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脑脊液细胞形态学特征改变可作为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指标。

[1] 杜本丽.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细胞形态学特征性检查及临床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7):872-873.

[2] 康涛.449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临床特点及脑脊液细胞因子的变化[D].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13.

[3] 吴若芬,王妍柏,何学仙,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脑脊液细胞形态特征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37(11):1 313-1 315;1 373.

[4] 路爱丽.脑脊液细胞学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2):32-33.

[5] 张庆,何红彦,马爱蕊,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脑脊液细胞学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 37(6):644-646;651.

[6] 贺德安,张育才.87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细胞学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12(22):121.

[7] 程春,杨友林,梁晓航,等.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伴脑脊液种植转移的MRI表现(附6例分析)[J].放射学实践,2012,27(7):796-798.

[8] 姜涛,张爱武,方燕南,等.MRI及脑脊液分析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中的作用[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13(1):76-79.

[9] 郑律.MRI及脑脊液分析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中的作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1):76-79.

[10] 战玉喜,李建新.颅内感染者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5(5):364-366.

(收稿2016-11-20)

R51

B

1673-5110(2017)11-0086-03

猜你喜欢
化脓性细胞学结核性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脑脊液药物浓度与结核性脑膜脑炎疗效的相关性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探讨脑脊液细胞学常规检查在颅内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的应用分析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IL-6,IL-10的临床价值
朱锦善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经验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