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良军
庸,平常是也。“为官避事平生耻。”对于庸官,最典型的莫过于清代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所描摹的那位:生前为官,政绩未有,败笔亦少,自我感觉良好。然而阎王爷怒斥的甚有道理,要像你那样说,模仿你的形象,刻一木偶置于公堂,岂非连百姓的茶水也不必受用,更遑论朝廷按期下拨的优厚俸禄?时至今日,庸官照常有,稍加留意,便可知当下有几幅模样:
“太极拳”在手,“明哲保身、但求无过”者。这种人最大特点就是一副嘴脸最讲认真,一副肩膀最怕磨难,一双皮鞋极似溜冰舞鞋。寻常时谈到本职工作, 一二三四五、甲乙丙丁戊,非同一般的层次感与逻辑性,然而落实起來,困难多多,不方便处不少。碰到实在推脱不掉的当口,蜻蜓点水、虚晃一枪,旋即没了踪影。
奉行不得罪原则,“你好我好大家好”者。乍一看,这种领导平易近人,不端架子。殊不知,人家想的是“自我批评怕丢面子,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时间长了,群众便知他是扎扎实实混日子,疲疲沓沓走场子,稳稳当当保位子,也就乐得送个顺水人情,私下里谓之“官油子”。
手电筒朝外,“严以律人,宽以待己”者。刚开始,大家真以为碰到了雷厉风行、说一不二的实干家。没想到有一天,“误入藕花深处”,才知人家那是“安内必先攘外”:通过整治别人,树立良好形象,为自己“手下留情”开辟广阔的舞台。要求人家做到的,自己未必去做;禁止人家不做的,自己却法外开恩。
随时玩“小聪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局外人眼里,这种干部有毅力、不简单,干任何事之前总是有多个备选方案。但最终拿出何种方案,全靠彼时对上级意图的揣摩。他们习惯于将自己装在套子里,喜怒哀乐不形于色。直到夜深人静时,操起小算盘一拨,发现自己或空手套白狼、一本万利,或以小搏大、收入不菲,便觉得自己道行着实深,手段实在精。
上述庸官的“颜值”不一,“气质”有异,但殊途同归,都是个人至上主义者。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少干事,尽量别因为“图表现”“出风头”而摊上事,恰如《阅微草堂笔记》的“公堂木偶”。今天如何对付庸官,就是要高高举起中央关于党员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的尚方宝剑,让他们该下就下,下得没有脾气,只能怪自己台上时的不争气。
责任编辑 / 金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