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

2017-06-06 00:17杨超王喆
前线 2017年5期
关键词:治国理政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杨超+王喆

[摘要] 思想政治工作是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事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针对性,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一大批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的青年人才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治国理政; 思想政治工作; 青年学生

[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7)05-0054-0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教育强则国家强,人才兴则民族兴。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的青年人才,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长远大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明确了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基本内容、根本方法、根本责任,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弘扬大道,始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向度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2只有掌握科学理论才能把握正确前进方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真理的力量影响人、塑造人。

以彻底的理论征服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以解决现实思想问题为出发点。但现实的丰富性往往带来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如果仅仅停留在对现象的简单阐释,缺乏科学理论指导下对问题本质鞭辟入里的剖析,往往会导致教育“虚化”和“低效”,既无法切中要害真正解决思想困惑,也无法举一反三有效应对其他问题。“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解放与发展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科学,它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最科学、最完整、最严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不懈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讲清基本立场及其价值取向上下功夫,在讲准主要观点及其内在关联上下功夫,在讲透科学方法及其现实应用上下功夫,达到“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教育效果,有效解决学生思想深层存在的疑问和困惑,从而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主流,站稳政治立场,提高辨别能力,校准价值取向。

以发展的理论武装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以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为立足点,必须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根本遵循。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如果将理论的探索变成简单的寻章摘句,把理论的深刻讲成肤浅教条,则会导致教育的“空洞”与“无力”。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我们正处于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但要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同时更要全面系统深入地宣传阐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当前尤其要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教育全过程,使广大师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切实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切实将教育成果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

以生动的理论引导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以生动的理论阐释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如果教育只是从概念到概念、从抽象到抽象,或故作高深的说教,或佶屈聱牙的诵读,或隔靴搔痒的解释,将使理论的魅力陷于“苍白”和“乏味”。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我们要着眼时代发展特点,立足当下中国社会,贴近實际生活,回应人民关切,将理论的深刻性和表达的生动性结合融合,以清新自然的文风和直击要害的分析武装广大师生头脑。特别是在我国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要着力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因应大势,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准程度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思想文化交流交锋新形势,面对人们接受信息方式方法新特征,思想政治工作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乘势而上,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准度和吸引力。

着力提升时代感和针对性。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问题是工作的导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必须针对学生思想困惑,有的放矢进行教育引导。如果只是闭眼灌输、只搞大水漫灌,漠视现实环境,脱离现实需要,不但会导致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排斥,还可能削弱思想政治工作的公信力。思想政治工作所要解决的问题,源于实践、来自社会,我们要深刻洞悉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特征,深入研究、科学预见时代变化、社会变迁给人们思想认识造成的影响和冲击,预判预研、前瞻谋划,从而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要紧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正掌握学生的活思想,真正抓住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既要关注普遍性的疑惑,实现面的覆盖,也要关注特殊性的问题,“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而真正做到教育之前心中有数、教育之中有的放矢、教育之后科学评估。直面问题,还要解决问题,特别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其范围之广、力度之大、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涉及各个领域、各个系统、各个层次,广大师生十分关注,我们要了解师生的所思、所想、所盼,找准穴位解疑释惑,联系实际开展教育,因应“事”“时”“势”,把握“时”“度”“效”,加强改革举措的及时、权威解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矛盾问题,在尊重人、关心人的基础上教育人、引导人,切实把广大师生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

着力提升亲和力和吸引力。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期间曾强调,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要“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1。当前,人们的认识活动更加注重直观、体验和对比,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针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在亲和力、贴近性上下功夫,防止模式化、套路化,防止语言生硬、形式刻板。要深入细致分析研究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精神文化需求,善于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栩栩如生的形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激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事实胜于雄辩,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既需要理论的思辨,也需要现实的证明,要充分运用历史上特别是党史国史中最有冲击力、最具鲜活性的经典事例,充分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最有代表性、最具教育性的精彩案例,在生动讲述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引导。思想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要适应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研究把握信息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新应用,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打通同学生进行信息交流的新渠道,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着力提升体系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鲜明的整体性,不能单靠一个部门、一类课程、一种方式,需要各方合力、协同完成;思想政治工作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要在实践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院校各级党委要强化担当精神、责任意识,牢牢掌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在搞好核心课程、主干课程建设的同时,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发挥整体效能。要着力探索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衔接机制,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注入思想政治工作元素,在实践中锤炼思想、提高认识。要强化创新意识,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途径,在破解思想政治工作短板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尤其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创新学术话语体系,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彰显大爱,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度

对学生始终抱有大爱,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1做好人的工作,既要晓之以理,也要动之以情,既要建强师资队伍,也要营造和谐环境,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厚度和情感温度,从而在情理交融、潜移默化中提升工作实效。

纯正师德师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原则,教师要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首先,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教导别人相信的自己要真信,做到口从心出,坚决反对心口不一;教育别人要做到的,首先自己带头做,以身体力行教育感化受教育者,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其次,教育者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高尚情操,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加强人文关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中,建立对学生的深厚情感,真正地关爱学生,切实地帮助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真正理解和真心认同。 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广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平等意识、自主意识大大增强;与此同时,社会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增大,也在一定程度上给部分学生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强化人文关怀,把关心人和发展人结合起来,把尊重人和理解人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搞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加强情感沟通,用真心敲开学生的心扉,以真情感化学生的心灵。要加强同高校知识分子的联系,多关心、多交流、多鼓励,善交朋友、广交朋友、深交朋友,多听他们的意见,真听他们的意见。

搞好环境育人。学生的成长进步,离不开教师的循循善诱,离不开自身的刻苦努力,也離不开健康和谐的环境氛围。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贯穿于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有机融入到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好的校风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学子的心田,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使学校发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使学生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下健康成长,不断提高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杨超,南京政治学院科研部理论研究室主任、副教授;王喆,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思想与军事历史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 / 梁齐勇

猜你喜欢
治国理政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论社会实践对农业类院校青年学生的素质提升的作用
长征精神对于构建当代青年学生精神家园的启示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成就
以“四进四信”教育引领校园文化研究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使命及其核心地位
习近平“治国理政”集中研究的最新成果
论五四时期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历程
习近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架构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