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 要: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班主任应以赏识的眼光和心态看待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孩子,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也正由于有了老师对他的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和提醒,才使他找回了自信。
关键词:以人为本;爱心感化;友情感化;循循善诱
去年,我被安排到五年级一班去教语文,而且当班主任。班上有一个男生叫张洧,只要你不和他谈学习,他都好说。上课时,精力老是不能集中,做作业时动作很慢,老是磨磨蹭蹭的,东张西望,而且不肯动脑筋,家庭作业经常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小组长每天都向我告状,他也对学习似乎失去了信心。同學们也时常疏远他,他经常独来独往。弄得我头都大了,不过,我还是静下心来琢磨着怎样教育他。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最好不过的就是与他交流,了解他的内心世界,让他从内心受到教育。于是,我主动找他谈话,我和颜悦色地对他说:“孩子,今天老师能和你聊聊吗?”他不太在乎地说:“好吧。”“孩子,你的父母在家吗?他们每周都打电话问候你吗?”这个问题似乎触到了他的感情底线,他耷拉着脑袋不回答我。我继续说道:“孩子,你现在都五年级了,我知道你的父母不在家,外出打工了,但是你应该懂得父母出去打工也是迫不得已,他们没有多少文化,在家种粮食值不了几个钱,只有出去搞泥瓦工才能多找点钱,除了补贴家用外,还要为你挣读书等一切所需得费用,他们整天在外面忙得腰酸背疼的,你真的没有看见他们是多么的艰辛,所以他们没有时间经常关注你......,我希望你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来回报父母对你的付出。”他口头上还是答应得好好的。可他是“勇于认错,坚决不改”,他依然我行我素,毫无长进,每次我都要被他气晕了,我的心都快冷了,多少次想想还是算了吧,或许他是根“朽木”。但又觉得自己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要尽最大的力量去转化他!我把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他无进步,或许是他没有明确学习目的,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有没有必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思想。
为了转化他,我找来他父母(不管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在外面打工的影像给他看,他边看边听着父母对他说的感动话语,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我顺势引导:“你的表现对得起你的父母吗?......”接着,我先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好孩子的思想。我接着说:“孩子,你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别人不讨厌你的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认真完成作业。”“那你是男子汉,可要说到做到哟!”他揩了几下眼泪说:“好!”日子一天天过去,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些了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使他逐步有了自信心。又让他的父母不管多忙,也要一周打一次电话给他,使他能感受到父母的关心,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班干部李欣茹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伴的力量。事前,我先对李欣茹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督促他使其进步。李欣茹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有时李欣茹也会显得不耐烦,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意学习……此时,我就跟李欣茹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张洧同学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夸奖帮助他的李欣茹及其他同学说:“张洧同学的进步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李欣茹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信心逐渐增强,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我想:“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说得一点儿也没错,我们的孩子就需要用爱心和耐心去感化。从这个教育故事我深刻的认识到,如何才能做一个好的班主任。
一、以人为本,爱心感化
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张洧这样的孩子,要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母爱、父爱等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二、同伴相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他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这样在转化后进生、学困生工作中就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落后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正确引导。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从而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一个好学生。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班主任应以赏识的眼光和心态看待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孩子,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也正由于有了老师对他的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和提醒,才使他找回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