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平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集团>康复科 深圳 518133)
针刺结合乌麻膏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赵新平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集团>康复科 深圳 518133)
目的:分析针刺结合乌麻膏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46例。其中对常规组患者单纯采取针刺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麻膏外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实验组VAS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和82.61%,P<0.05。结论: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针刺结合乌麻膏外敷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实践推广。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乌麻膏;针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又称为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等[1],通常发病较为缓慢,患病初期可感觉到关节伴有疼痛感,随着疾病的继续发展,将会进一步加剧疼痛感,并使得活动受限,甚至引发关节腔内积液,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且会引发步行困难等情况,导致广大患者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有关研究指出[2],女性KOA的患病率相比男性人群明显更高,以年龄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较为常见,由于该类疾病致残率可达到53%左右,而较严重的膝关节疼痛会使得10%左右的老年人群致残,分析该类疾病的发生因素包括年龄、炎症、肥胖、创伤、遗传等,因此,及时对该类疾病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十分重要。本研究旨在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以期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同其详细讲解了本次实验的目的、方法、意义等,获得所有患者的知情同意纳入本次研究。采取信封随机分组方案,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46例。常规组男18例,女28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4.23±3.28)岁;实验组男19例,女27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4.58±3.4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近30 d内反复发作膝关节疼痛;活动膝关节时伴有弹响;膝关节晨僵时间≤0.5 h;年龄≥40岁;膝关节肿胀肥大伴有(或者不伴有)弹响。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自愿接受临床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放弃其他治疗方案,治疗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将无法坚持本次治疗方案或者同时采取其他治疗方案、合并有严重脏器系统疾病、处于妊娠期与哺乳期女性、需要手术治疗、病变晚期膝关节畸形严重、伴有出血倾向或者正在给予抗凝血药物治疗的患者排除。
1.4 治疗方法对常规组患者单纯采取针刺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麻膏外敷治疗:取穴包括梁丘穴、犊鼻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血海穴、膝阳关穴、内膝眼穴。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对局部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并采取毫针直刺穴位(规格为0.35 mm×50 mm),其中在进针与出针前分别进行1次运针,并采取平补平泻手法进行针刺治疗,得气并连续留针30 min。若患者骨关节炎双膝均病变,应对两侧病变部位进行针刺治疗。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4周。之后给予乌麻膏对膝关节进行外敷治疗,药物组成配方包括制川乌、制草乌、乳香、没药、细辛、白芷、生大黄,依照1∶1∶1∶1∶0.6∶0.6∶1.2的比例将其制作成膏剂。每日外敷1次,每次对膝关节连续敷贴6 h,共治疗4周。
1.5 判定标准
1.5.1 关节疼痛程度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关节疼痛程度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价。选择10 cm模拟疼痛程度标尺法,其中一端为0表示无疼痛感,另一端为10表示主观感觉疼痛感最剧烈,患者在负重情况下站立5 min后对膝关节的疼痛程度进行主观感受,并由患者在标尺上标记出具体的疼痛程度[3]。
1.5.2 临床疗效分析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中显效表示膝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明显改善,活动不痛;有效表示上述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偶尔出现疲劳感;无效表示未达到上述治疗效果[4]。
1.6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记录两组KOA患者的相关资料,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前后VAS评分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3个疗程后,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s)
2.2 临床疗效两组患者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7.83%,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例(%)]
中医理论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理基础为肝肾亏虚,其中肾骨、肝筋是有效维持膝关节平衡的一类内在因素,其中肝血不足将会导致濡养筋脉,肾精不足以填充骨腔等,是导致该类疾病的内在基础,而外伤、感受风寒湿邪等是引起该类疾病的外在因素。该类疾病患者由于肝虚筋弱、肾虚骨弱、风寒湿等外邪容易对人体造成侵袭,可导致膝关节局部气血瘀滞络脉,并逐渐发展为“骨痹”。因此,分析该类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为肝肾亏虚、筋骨失养,而血瘀络阻是导致该类疾病的关键因素,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一类疾病[5]。
本次研究对实验组患者采取针刺结合乌麻膏外敷治疗,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其中膏剂外敷是我国传统中医治疗的一类特色,该类药方组成包括制草乌、制川乌、没药、乳香、细辛、白芷、生大黄等,并依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制,其中制草乌、制川乌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效果;没药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乳香具有调气活血镇痛的功效;细辛具有祛风散寒止痛的功效;白芷可达到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的功效;生大黄具有清湿热、凉血、祛瘀、解毒的功效。全方合用共奏温经通络、祛瘀止痛、祛寒逐湿的效果。将该类膏药外敷于膝关节中,可利用药物的性能将药物从皮肤表面代入关节内部,帮助患者关节软骨获得有效的改善,促进血液循环,并有效缓解周围组织痉挛现象,帮助患者有效抑制软骨退行性改变、边缘骨质增生现象等,利于消除或者减轻关节局部肿痛现象,进一步消除关节炎症,改善关节功能,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6]。
另外,针刺属于KOA的一类补充或者替代治疗方案,其取穴包括梁丘穴、犊鼻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血海穴、膝阳关穴、内膝眼穴等。其中犊鼻穴可达到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的效果,刺入关节腔具有穿筋达骨、气至病所之疗效;足三里具有健脾补虚、益气养血的疗效;血海穴可达到扶脾统血、养血活血、调理血室的疗效,针刺治疗方案可帮助患者达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优于单纯采用针灸治疗的常规组,另外,实验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综上所述,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针刺结合乌麻膏外敷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实践推广。
[1]朱小虎,王俊华,万超,等.数学模型应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证型识别的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6):1064-1065,1068
[2]杨春平,温建民,梁朝,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评价研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5,17(3):209-211
[3]孟刚.运用中医肾主骨的理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3):1215-1216
[4]朱小虎,程宇核,彭小三,等.数学模型应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7):1272-1275
[5]杨勇,赵良虎,黄金,等.膝关节置换术结合中药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6,22(7):837-841
[6]黎友允,刘晨峰,姚先秀,等.乌头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1):129-130
R684.3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2.080
2017-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