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宪碧
经验告诉我们,良好的数学情感与态度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动力, 克服困难和探索创新的力量源泉。如何才能培养和保护学生这种良好的情感与态度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 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此, 我们的教师首先要树立教学目标多元化的观念。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更多地重视每一节课的认知目标, 把认知目标完成的好坏作为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数学教学中, 认知目标的确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但它绝不是惟一的任务。如果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惟一任务, 就会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创造力的培养, 特别是会冷落了学生对学习的情感、意志及探索精神。其次教师要树立学生终身发展的观念。学生终身发展的观念, 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对学生今天的数学学习负责, 更要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负责。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 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和做法, 他们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提出独特的见解, 这正是创造意识的萌芽, 教师应给予特别关注。遗憾的是我们过去不太愿意在这方面花时间, 总觉得这些东西是虚的, 是短期内无法评价的。而试题会做了, 分数提高了才是实的。因此教师不顾一切地给学生总结一些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 全然不管学生的接受方式, 这样一来,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 法得到关注。相反, 如果教师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观念, 教学中就会在行动上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与幸福, 与学生交流起来就会充满感情, 就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学生也会充满信心地去探索、去创造, 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注就会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善于创设情境, 激发好奇心、求知欲
好奇心是對新生事物进行探索的一种心理倾向, 是推动人们主动积极地去观察世界、 展开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力, 是主动学习的源泉, 是不断进取的动力。为促进儿童好奇心的发展, 教师要创设能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情境, 并善于提出难度适中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和寻找答案。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 要细心观察, 耐心、真诚、热情地诱导,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疑方能生奇, 有奇方能激思, 有思方能创造。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 可以先让学生拿出教师为其提供的学习材料一一已经标上序号的7个三角形(略), 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给这 7 个三角形分类。由于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十分积极地投入到给三角形分类之中。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 学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通过观察与思考得出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这一结论。学生在不断发现、不断探索、不断观察、不断思考中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在动手操作、游戏活动中积极参与, 愉快学习。
三、帮助建立信心,促其获得成功体验
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 并且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实现这个目标。自信心是所有重大发现、发明、创造及所有事业成功的动力。正如美国哲学家爱默生所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一个人的抱负层次是与成功体验成正比例的, 成功体验越多, 抱负越大, 期望越高, 自信心也就越强。 因为“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喜悦, 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这种意念和力量便是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动力源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主动建构者, 学生在主动建构的过程中, 会逐步建立自信心, 获得成功的愉悦体验。《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鼓励算法多样化。”鼓励算法多样化本身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引申意义则在于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让每一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如西南师大版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9 加 3”一课, 在教师提出“你是怎样算 9 加 3 的?”问题后,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有的用点数法, 从1数到 12;有的用接数法, 从9 数到 12;有的用凑十法, 把 3 分解成 1 和 2,9+1=10,10+2=12, 或 把 9 分解成 2 和 7,7+ 3 = 10,10 + 2 = 12;有的用转化法, 把 9 看成 10,10 +3 = 13, 13-1=12 等等。尽管学生各自用的方法不一样, 在成人看来这些方法的优劣各不同。 例如我们认为凑十法很好, 点数法却很笨, 因为点数法在计算较大数的加法时比较麻烦,但它毕竟是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成果。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有所收获, 在有所收获的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 才能努力学习他人的长处。 学生在不断学习、不断发现、不断完善中建立自信, 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鼓励学生质疑,培养独立思考习惯
基本的思维能力、科学态度、理性精神是未来公民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数学教育无疑对学生这些素质的发展负有重要的责任。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划出特定的课时去专门讲授它们, 或者说时时提及它们:这就是思维能力, 这就是科学态度, 这就是理性精神……事实上, 只要我们头脑里有这样的观念, 就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创造很多机会以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例如, 当学生学习一个新的数学知识时, 鼓励他们采用探索的方法,经历由无知出发, 经过自己的努力或与同伴合作获得对新知识的理解, 而不是采用“告诉”的方式;当学生面临困难时, 引导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 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所获得的经验, 而不是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当学生对自己或同伴所得到的“数学猜想”没有把握时, 要求并帮助他们为“猜想”寻求证据, 根据实际情况修正猜想, 而不是直接肯定或否定他们的猜想;当学生对他人 ( 包括教科书、教师 ) 的思路、方法有疑问时, 鼓励他们为自己的怀疑寻找证据, 以否定或修正他人的结论作为思维的目标从事研究性活动, 即使学生的怀疑被否定, 也应当首先对其尊重事实、敢于挑战“权威”的意识给予充分肯定。
五、倡导动手实践,践行自主合作探索
动手实践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学生借动手的活动能够实现和反映其内部的思维 活动, 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改变了“耳听口说”的学习模式, 加深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动手实践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探索、不怕挫折、勇于创新等方面的创造性个性品质。如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说:“这节课我们要研究怎样计算圆的面积。请同学们小组合作, 用准备好的工具( 剪刀、等分成了 32 份的圆纸片 ) 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师话音一落,同学们便分组行动, 教师在组间巡视, 约过了几分钟, 每个小组的学生基本上都讨论出了自己的方法, 教师请组长汇报, 把各种情况一一展示于黑板, 并要求组长说明推导的过程。有的小组是把圆转化成长方形, 有的转化成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不论学生转化成了什么图形, 最后都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是S=πR2。临下课前 5 分钟, 教师让学生把该公式运用于实际, 解决书上的例题, 学生都能解答。从这节课可以看出, 教师是在引导学生“做”数学, 经历数学“再创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