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剧,点燃中学文言文课程改革的一把火

2017-06-06 10:57赵雯�オ�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课本剧课程标准课程改革

赵雯�オ�

[摘要]一直以来,文言文都是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软肋,“怕读,怕背,怕考”的畏难情绪困扰着学生。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有必要转变已有的思路,因地制宜地调整授课方式,采用有效的活动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文言课文为素材开展的课本剧对中学文言文教学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中学文言文;课本剧;课程标准;课程改革;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3002302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文言文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无疑是横亘在语文学习道路上的一座大山,尤其是中学生,薄弱的基础更让其对文言课文兴趣索然,甚至望而却步。于是乎中学文言文课堂俨然成了语文教师的“一言堂”。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带动学生自主学习,这是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也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施展点。本文从改变传统文言文教学模式入手,着重分析探讨课本剧这一形式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价值与意义。

一、编写初中文言文课本剧,以《黔之驴》为例

初一学生的心理状态及认知水平决定了他们对文言文具有一种天然的好奇与新鲜感,因此在课前就可以布置一定的预习任务,此为第一步。课前预习的要求可以归结为一个,就是能够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切忌直接要求学生翻译课文,这样会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为了概括故事,自然就会主动对课文进行翻译。

疏通文意后方可进行第二步,就是编写剧本。剧本不能天马行空,第一要求是忠实于原文,这样“戴着镣铐跳舞”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课文中文言虚实词的含义及用法。毕竟课本剧的初衷不是为了培养出编剧或者演员。在初步评阅过学生完成的剧本后,教师引导学生选出一到两个内容符合原文,且情节完整的剧本,进一步打磨润色。因为《黔之驴》这篇文章本身就有激烈的戏剧冲突,所以学生只要明确文意,遵照剧本的一般格式,就能大致完成课本剧的编写。

第三步,也是精彩之处,就是学生分角色来演绎课本剧。“采用形体直观教学的方法,适应这一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能引起学生大脑皮层持续的兴奋和注意。”这个课本剧的角色设置并不复杂,主要有好事者、驴和虎,分别由三个学生来饰演,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由于本剧几乎没有对白,主要的戏剧语言就是肢体语言,需要再额外安排一个学生作旁白解说来推动剧情发展。旁白的解说词则是教师关注和修改的重點,始终要紧扣原文旨意。

第四步,真正的点睛之笔在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正如前文所述,课本剧的初衷不在于培养出编剧或者演员——而是优秀的伯乐。可以在学生表演结束后,由其他学生来点评演员们的表现,再由演员自评,最后教师总结发言。评价主要围绕演员的表现是否符合角色形象,动作和神态是否到位。最能出彩的角色无疑是“虎”,这也是课文浓墨重彩描写的对象,从一开始“蔽林间窥之”,演员是否抓住“窥”的动作来表现虎的小心翼翼,到“稍出近之”,“远遁”,再到“荡倚冲冒”,最后吃干抹净;其间的心理变化更是跌宕起伏,“慭慭然”——“甚恐”——“喜”;唯一一句台词“技止此耳!”更是将剧情推向高潮。正如韩愈在《马说》中所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演员(千里马)演得好不好,得要有细心观察的观众(伯乐)来评判。而优秀的伯乐,也就是点评师,必须自己对课文烂熟于心。比如文中“(虎)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一句中的“乃”字毫不起眼,但演员大可表现出虎大快朵颐后的满足感,这才知足离去,他评和自评若能发掘出这个细节就是可圈可点的。教师的总结发言也是针对学生的点评进行查漏补缺。这一步细致完成后,再分析三个角色,以及探讨故事的寓意就水到渠成了。

二、编写高中文言文课本剧,以《诗经·静女》为例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习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生与初中生有着明显的差异,教师要尊重他们的想法,相信他们身上的潜能,更多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与初中课本剧要求完全忠实于原文不同,高中课本剧讲究再创造,也就是对原文的扩充甚而改写。

选用《诗经·静女》,一是因为原文文句优美,二是因为情节简单,可扩展性强。同时,可以通过学习《静女》,引导学生更多阅读《诗经》的其他篇目。

与初一学生不同的是,高中生具备了一定的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因此可以在课前就布置好最终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以《静女》的内容为蓝本创作课本剧,制备服装、道具、场景。教师定好各个关键时间节点,按时进行成果验收,并根据各阶段实际完成情况对学生予以援助。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情,无论是编织发髻发辫,准备发饰,还是制作背景写作背景和内容大意,作者的情感和主题,语言特点和写法技巧。分析这几个方面,教师在教学上是有轻重之分的。所谓“知人论诗”,如果不了解写作背景和诗意,就无法揣度出作者的情感,所以了解诗意是诗歌教学的前提。了解了大意,诗歌主题与诗人情感呼之欲出。在充分了解诗歌大意、主题情感后,再进行语言的品味。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诗歌的教学主要包含了三大内容,即诗歌大意、主题情感、语言品味,它们在教学过程中是由浅入深地进行的。

(二)诗歌教学内容和朗读的关系

有人认为,对于教学诗歌中的三大方面内容,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学生记好笔记即可,朗读与否或者会不会朗读是无关紧要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教师没有了解朗读和诗歌教学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知道,单纯的文字表达远远没有有声语言那么生动和具体可感,当学生能够通过声音来表达诗人的情感时,他们对作品的领悟已超出了文字本身。因为要很好地朗读,就要求学生深刻理解诗歌主题、作者情感,并通过自己的声音,把对诗歌的理解创造性地表达出来,把那些隐藏在文字之外的意思补充出来。这种二次创作的训练,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并进一步内化为自己的情感需求,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与高品质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表达等能力。所以,朗读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和教学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三、层递式朗读的运用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对诗歌教学中教和读如何紧密结合有不少体会,归纳起来,即是层递式的朗读教学,可以把诵读和诗歌教學中三大方面的内容(诗歌大意、主题情感、语言品味)巧妙结合起来,使诗歌教学中的朗读成为有效的朗读。

(一)采用层递式朗读梳理教学脉络

笔者认为,诗歌教学中的层递式朗读,首先体现在教学设计中,朗读成为教学的线索。它不仅贯穿课堂始终,更可以把诗歌教学中的三大方面内容串联起来,使课堂结构紧凑合理,并能步步深入,最后水到渠成。

举教授《乡愁》为例。本着朗读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原则,笔者设计了三个朗读步骤:

1.初读。目的是整体把握诗歌大意。在没有任何分析讲解的情况下,笔者让学生欣赏《乡愁》这首歌曲,然后进行第一次朗读。初读的要求只是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停顿。在处理朗读节奏和停顿时,笔者给出了第一个朗读技巧小贴士:停连的技巧是声断气相连。教师就节奏及语句的停连进行示范朗读。

2.深读。目的是把握诗歌主题和情感。为此笔者设计了两个问题:(1)“我”为什么产生乡愁?(2)哪里看出“我”的乡愁缠绕一生?分析这些问题,是为了让学生理解作者深沉的情思。这情思,和家有关,和亲人有关,是他们让“我”欲罢不能,一生牵挂。当学生通过这两个问题理解了这些,他就领悟到当一个人远离亲人,失去家园时,是何等沉痛!而这,正是作者在诗歌里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这份情感,是伤感深沉的,笔者希望学生能深刻领会,所以朗读要求读出深沉忧伤的情感。但是怎么读?笔者给出第二个朗读技巧小贴士:忧伤深沉的情感要用缓慢的、略沉的语调来表达。教师示范后,学生朗读。在具体要求和教师的示范下,学生通过声音来演绎了这份情感,把作者的情感内化成自己的情感需求,从而达到理解、领悟诗歌的目的。

3.精读。目的是品味语言,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情感。在余光中的《乡愁》诗里,运用的四个意象前有修饰语,即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四个修饰语分别修饰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更突出诗人乡愁之深之重。朗读时,要在这几个词语上下功夫,重音也要落在这几个修饰语上。笔者安排了第三次朗读,同时给出了朗读技巧小贴士:重音的方法。学生在前两次朗读的基础上进行精读,不仅更进一步领悟作者的情感,更能领略到诗歌语言简洁凝练、意蕴丰富的魅力。

这三次朗读安排,紧扣教学内容来开展,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朗读也由粗到精,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使教学有声有色,浑然一体。

(二)采用层递式朗读有效拓展教学内容

层递式朗读不仅能够成为教学的一条彩练,使课堂结构浑然一体,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帮助学生在认知上不断加深拓展,可以说最终达到了深层教学的目的。例如,笔者在教授毛泽东的著名诗篇《七律·长征》时,在“品文字,感悟精神”这个环节里进行了第三次朗读——精读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味毛泽东诗歌语言的魅力,进一步感受长征中红军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设计了“宽拓展,提升能力”这个小环节,引用毛泽东的另外一首词《〈十六字令〉其一》,让学生充分品味“惊回首,离天三尺三”的“惊”字的意蕴,并用自认为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这个句子。该怎样读才恰当?学生讨论很激烈。因为要读好它,必须要了解这几个问题:它表现了当时什么样的情景?红军战士当时会是什么心情?它体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经过讨论,学生最后统一了认知:红军战士快马加鞭,猛一回头,身后悬崖峭壁,虽然很惊险,但这种困难在红军战士眼中稀松常见。所以,朗读时应用一种惊讶但不惊悚、轻松平常的语气语调来处理,才能彰显出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了解了课文,学生跃跃欲试,都想用自己的声音传达出这份独特的情感。

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的理解很准确,朗读也很好。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朗读的意识和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前面循序渐进的三个层递式朗读训练中培养起来的,是懂得如何把文本和朗读结合起来渐进深入学习的结果。

由此可见,在诗歌教学中,运用层递式朗读教学,不仅能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大为提高,还能使语文课堂视野更开阔,内涵更丰富。

诗歌教学,一定要和朗读相伴。但朗读,不能成为摆设,要让它真正为教学服务,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自信的舞台,成为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艺术素养的舞台。

(责任编辑陈剑平)

猜你喜欢
课本剧课程标准课程改革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演出来的精彩不一样的风情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