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洲
(福建师范大学 社会历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唐代福建制瓷业考察
吴家洲
(福建师范大学 社会历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唐代福建瓷窑主要集中在建州和泉州地区,分布广泛而集中,以烧制青瓷为主,器形多样、规模不小。唐代福建拥有制瓷的优越水源、林木条件,且瓷土条件良好、制瓷技术较先进,随着唐中后期福建人口的增长、陆路交通条件的改善,加上饮茶、饮酒瓷器需求的刺激,唐代福建制瓷业不断向前发展。唐代福建瓷窑生产的瓷器大部分内销,剩下的运到泉州港、福州港外销到世界各地。
唐代;福建;制瓷业;瓷窑
福建制瓷业历史悠久,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1](P80)福建大约在东晋时期就开始生产瓷器[2](P149),现发现最早的瓷窑遗址是南朝时期的。[3](P363)唐代瓷器在日常生活中日益受到喜爱和广泛应用,已成为国内外贸易和中外友好来往的主要商品,全国制瓷业蓬勃兴起。[4](P36)唐代福建制瓷业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可惜的是,唐朝相关文献中对唐代福建制瓷业的情况极少提及,我们无法从中得知详细的情形。随着现代考古发掘事业的发展,福建不断有唐代瓷窑被发现,为我们考察唐代福建制瓷业的情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本文也正是基于此并结合相关的史料进行分析。
唐代前期,福建的开发速度还是比较缓慢的,直到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置福建经略使”[5](P1899)后,福建的发展速度才逐渐加快,制瓷业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现发现的瓷窑遗址大多数是唐中后期的,唐代福建瓷窑遗址的具体分布情况如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唐代福建瓷窑遗址共有16处①;唐时的泉州有8处,建州有6处,福州、汀州各有1处[6](P28-29);今南平市、厦门市各有5处,泉州市有3处,三明市有2处,福州市有1处。可见唐代福建瓷窑主要集中在泉州和建州地区,分布广泛而集中。烧制的瓷器以青瓷为主,16处瓷窑均产青瓷,估计和 “自古陶重青品”[7](P123)、“陶器以青为贵”[7](P106)有关,黑瓷其次。当然,并不意味着只有表中所列的瓷器品种,如东游窑兼烧少量酱褐釉[8](P573)、牛皮仑窑也烧少量白釉[9](P37)。另外,1处窑址也并非代表就只有一座瓷窑,如南安窑有 3处窑址[10](P10)、磁灶窑有5处窑址[11](P80)、将口窑在郭垅山和仙奶山山埠上分布多处[12](P135)等。
表1 唐代福建瓷窑遗址情况表
根据表1中的信息,结合相关史料、考古资料,发现唐代福建瓷窑还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烧制的瓷器器形很多。如积善窑有碗、盘、钵、盆、盅杯、灯盏瓷碾等[13](P58),将口窑有碗、盘、盆、盏、碟、罐、钵等[12](P137),淮土窑烧造的壶类独具客家特色[14](P26)。二是有些瓷窑历史悠久。磁灶窑的烧造年代估计从南朝晚期延续至唐代。[15](P127)怀安窑的烧造年代上限自南朝,下限至唐代中晚期,前后持续了360多年。[3](P364)三是出土瓷器标本数量多。如积善窑出土了支座等窑具及瓷碗、钵、盘、盆、罐、执壶、杯、灯盏、网坠、瓷碾等瓷器标本 300多件[13](P58);怀安窑出土了瓷器标本15 000多件,是积善窑的50倍。四是瓷窑的规模都比较大。即使最小的将乐积善窑窑炉,也有斜长8.70米、水平长8.50米、宽1.92~1.98米[13](P58),取长8.6米,宽1.95米,则面积也有约16.77平方米。中等规模的将口窑中的仙奶岗窑宽约5米、长约 30米[16](P636-649),面积有 150平方米。
唐朝时期,福建相对其他地区而言还是蛮荒之地,遍布“春葱荟蔚之茂林”[17](P21),到处覆盖着荆棘林莽,连开发程度较高的福州地区还满目皆是“穷林巨涧,茂木深翳,小离人迹,皆虎豹猿猱之墟”[18](P512)。但充足的水源、丰富的林木资源,却是制瓷业发展的必备条件。[19](P1122)福建还有良好的瓷土资源、较先进的制瓷技术,随着唐中后期福建人口的增长、陆路交通条件的改善,加上饮茶、饮酒瓷器需求的刺激,唐代福建制瓷业渐渐发展起来。
(一)瓷土条件良好,制瓷技术较先进
良好的瓷土条件是制瓷业发展的基础,福建省的高岭土资源储量丰富、遍布全省。[20](P175)从考古发掘中可知,唐代福建瓷窑一般都位于山坡上,瓷土可以就近挖掘,省时省力。如碗窑乡窑西北南三面环山[21](P56);磁灶窑一带多低山丘陵,窑址就在傍溪的小山坡上;杏林窑附近山坡上的瓷土现在仍在开采[22](P37-44)等。 瓷石是比瓷土更加优质的制瓷原料,瓷石含石英量很高,形成了瓷胎具有高硅质的特点,青瓷就属于这类高硅质的。[23](P147)福建就蕴藏有大量的瓷石矿[24](P455),具备了烧制高质量青瓷的基础。浙江、江苏、江西、四川、广东等地青瓷胎的二氧化硅含量大部分处于75%~78%的范围。[23](P147)而据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测定,福建怀安窑青瓷胎的二氧化硅含量高达 86.7%[3](P365),属于超高硅质。另外,怀安窑瓷胎的三氧化二铝含量也较浙江为低[15](P126),“含铁量低的高质量瓷石,能烧制更高质量的瓷器”[24](P455)。
唐代福建制瓷技术也较先进。将口窑、磁灶窑、怀安窑、牛皮仑窑、积善窑、磁灶窑等瓷窑均采用托座叠烧法,积善窑采用支钉间隔的叠烧方法[13](P59),淮土窑采用支座露烧法[14](P26),杏林窑采用正烧和叠烧法[22](P37-44)。 这些方法都是成熟、先进的装烧方法,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成品率。将口窑、杏林窑、积善窑、磁灶窑、淮土窑等均使用斜坡式龙窑。[20](P176)龙窑具有升降温快、装烧面积大、热效率高等优点,可以大大地提高瓷器的产量和质量。[25](P117-135)将口窑长达52米,是全国目前已知唐代龙窑中最长的一座。[12](P135)一般来说,窑越长烧窑难度也越大[12](P141),将口窑的发现说明唐代福建不仅窑炉规模不小,而且烧窑技术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厦门地区瓷窑还采用了匣体装烧技术,提高了瓷器的成品率和产品质量。[25](P117-135)将口窑瓷器的胎骨绝大多数细腻纯净,不少产品形体硕大稳重,反映了娴熟的造型工艺技术水平。[15](P128)南朝时怀安窑的粉蓝乳光釉瓷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古瓷分相釉瓷中年代最早的一种,陶瓷质量甚至比后来者更胜一筹,唐朝仍在烧制。[26](P147-152)东游窑烧制的青瓷,釉色青中泛绿,其中部分玻璃质感强烈,釉面均匀莹润的上乘品似可与越窑秘色瓷相媲美。[8](P573)牛皮仑窑也有部分玻璃质感强烈或滋润莹亮的上乘釉,不逊色于越窑瓷。[9](P37)
(二)水路发达,陆路交通条件改善
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是瓷器畅销的保证,是制瓷业兴旺的外部条件。福建水路历来发达,唐代福建瓷窑都建在河流附近。碗窑乡窑旁边的溪水可以直通浔美港,会洛阳江出海。[21](P56)磁灶窑舟楫可直达晋江,最后入泉州湾而泛洋。[27](P490)将口窑东面的崇阳溪是唐代闽北地区的重要水上通道之一;东游窑南的松溪、积善窑旁的金溪、牛皮仑窑附近的南浦溪都是闽江上游的支流之一;怀安窑靠近闽江;这些都可以水路直达福州港。今厦门地区的瓷窑可以水路到达码头,再海路到达泉州港。便利的交通一方面可以方便瓷器的外运销售,另一方面也方便燃料的运送供应。福州在元和前还没有直通长安的驿道,都要“缘江乘舟,奡荡而溯,凡四百六十二里,始接邮道”[18](P73)。 元和中,李播“铲峰湮谷,停舟续流,跨木引绳,抵延平、富沙,以通京师”[18](P73),“古田路,亦自开元二十八年,洞豪刘疆等纳土,始渐有之”[18](P73),从福州向西北到达京师的驿路开通。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漳州建置,“漳州刺史陈元光沿袭秦、汉的交通布局,将西北路、北路古道和闽粤古道都辟为驿道。驿道北通今泉州,南抵今广东潮州揭阳,西达今龙岩、长汀”[28](P763)。 福建东南地区的陆路交通也得到改善。《资治通鉴》载:乾符五年(公元878年)八月,黄巢“引兵入浙东,开山路七百里,攻剽福建诸州”[29](P8208)。这就给唐代福建对外的陆路交通,增加了由浙江经仙霞岭进入浦城和由江西南城经甘泉隘进入建宁两条路线。[30](P8)而从福州出发的驿路往南可以直通泉州[30](P10),这就把唐时福建福、泉、建、汀四州全部陆路联系起来。陆路交通得到改善后,唐代福建瓷器的销售更加便捷。
(三)唐中后期饮茶之风兴起
中国人饮茶“古无磁瓶,皆以铜为之,至唐始尚窑器”[31](P40), 唐中后期饮茶之风的兴起,大大刺激了福建制瓷业的发展。唐陆羽《茶经》载:茶叶“岭南:生福州、建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32](P33)当时天下的名茶中,福建地区就有 3种,分别是福州“柏岩、方山露牙”[33](P245)、建安“青凤髓”[33](P245)。 建州的片茶种类极多、 品质优秀,作为“充岁贡及邦国之用”[33](P245),有诗云“武夷春暖月初园,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腊片……”[34](P44)。 建州地区甚至还有斗茶的活动,冯贽《云仙散录》称“建人谓斗茶为茗战”[35](P143),是每年新茶制成后茶农、茶客们比新茶优良次劣排名顺序的一种比赛活动[36](P86)。可见,唐代福建地区特别是福州和建州,种茶、饮茶之风盛行。饮茶就需要用到茶具,唐代的茶具大多为陶瓷制品,这就为制瓷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唐代中后期还出现了很多描写陶瓷茶具的优美诗赋,如陆龟蒙《奉和袭美茶具十咏》[37](P7190-7191)、徐夤“捩翠融青瑞色新, 陶成先得贡吾君”[37](P8255)等,也可见制瓷业和饮茶风气之间的互动关系。而且,除了饮茶之外,饮酒之风在唐代已经盛极一时,“诗仙”李白、“草圣”张旭等都是著名的好酒之人,盛酒用的酒壶、酒杯等器皿大部分是用瓷器制造的。
(四)唐中后期福建人口增加
唐朝“安史之乱”时期,“中夏多难,衣冠南避”[38](P4254),北方人口大规模地、持续地向南迁徙[39](P565)。 福建地区远离中原,是避乱的好所在,南徙的北方人口就有一部分迁到了福建地区,不但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福建地区的瓷器消费市场。安史之乱后,全国人口特别是北方地区人口普遍锐减,有的地区减少过半。[40](P103-108)福建地区整体减少的幅度较小,泉州还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的 23 806户[41](P1599),增加到元和年间的 35 571户[42](P719),增长了40%。福建在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户数只有 12 420户[43](P879),到建中时期户数已有93 535户、口数有536 581人[44](P4845-4848),元和时期的户数还有 74 467户[45](P284),口数约有400 995人[46](P121-127)。 此外,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平叛闽南后,将3 600多名官兵及5 000多名家属留置福建。在光启元年(公元885年),王绪率“众数万”[47](P845)军队剽掠福建后也留在福建。这些都为福建地区带来了大量的人口。[48](P23)《福建史稿》通过分析也指出:“自六朝至五代,中原人民有多次避乱入闽,或以唐末为最多。 ”[49](P150)制瓷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口的稳定增加,奠定了发展制瓷业的人力资源基础,也大大加强了福建地区消费瓷器的能力。
另外,唐代浙江地区制瓷业发达形成的规模效应也是福建地区制瓷业发展的重要拉动因素之一。
唐朝福建陶瓷业已有一定的规模,但当时福建的人口并不密集,消费水平也普遍不高,还难以消化烧制的所有瓷器;据研究,在六朝隋唐时代,福建瓷器的使用大多数还集中在地主士大夫阶层。[15](P130)所以,唐代福建瓷器应该有一部分是外销的。②唐代,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西北陆路战乱不断,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取代陆上丝绸之路[50](P50),泉州港区位优势明显,在唐朝中后期已经成为当时海路的重要港口[52](P152),为此,唐政府还设泉州“参军事四,掌出使导赞”[51](P13),接待各国贸易商人、处理相关事宜。朱杰勤先生研究指出:“在唐代,有十多个国家的商船都群集于广州、泉州及其他港口,同时也有数量相当的中国商船开赴东南亚及西南亚,无论中国船或外国船,他们的载货大多以陶瓷为大宗。 ”[53](P21)在质量相当的情况下,为了便于运输、节约成本等,泉州港对外销售的瓷器当然就近收集。唐代泉州港瓷器货源覆盖面积很大,泉州附近地区,如同安、南安、德化等地所烧制的瓷器,基本上都集中在泉州港出口。据《清源留氏族谱》载:五代时,“(泉州城)陶瓷、铜铁,泛于蕃国”[52](P152),应是唐代泉州瓷器外销的发展。
除了泉州外,福州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下游沿岸的琅岐、琯口、闽安、马尾等都是可供停泊的天然良港。[54](P36)唐中后期,福州城“廛闬阗阗,货贸实繁”[55](P191),薛能诗云“船到城添外国人,行过小藩应大笑,只知夸近不知贫”[37](P6542),可见福州城内诸货丰盛、贸易发达、市场繁华、市井嘈杂[56](P3),已成为“闽越都会,东南重镇”[57](P4324)。唐时,福州已开辟了多条新航线,主要有新罗、日本、三佛齐、印度、大食等。[54](P37)唐末,王审知以福州作为自己的基地,“尽去烦苛,纵其交易,关讥廛市,匪绝往来,衡麓舟鲛,皆除守御”[58](P343),大力鼓励海外商业贸易[50](P52),唐昭宗乾宁四年(公元897年),还授张睦“三品官,令榷货务”[59](P608),处理通商事宜。 经过多年发展,福州港已是“江海通津,帆墙荡漾”[60](P325)。建州的瓷器有一部分就是沿闽江运到福州港,然后行销各处。
唐末,广州、交州、扬州等几大贸易港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战乱破坏而停滞或衰落[50](P54),福州港、泉州港却稳步向前发展,客观上促进了福建制瓷业的发展。磁灶窑、碗窑村窑就在泉州港附近,怀安窑就在福州港附近,可能就是专为瓷器对外贸易而建造的。目前,日本国内已有五十多处古遗址发现唐代陶瓷器[4](P44),而唐代海上航行到日本、朝鲜的船只很多是从泉州港出发的,说明这些唐代陶瓷器中应有不少福建产品。1992年10月来访的日本学者山崎一雄、森本朝子和田中克子就认为,在日本福冈一带古遗址中出土的中国陶瓷,相当一部分可能是福建生产的。[20](P180)田中克子经过考察后发现,在太宰府市发现的一些唐代青瓷器(有碗、盘、双耳小罐等),无论造型、胎质、釉色和制作工艺与福州怀安窑唐代堆积中的同类器物可以说是一模一样。[20](P180)近年来,在印尼、菲律宾、文莱等地也发掘了不少唐代福建陶瓷器。[61](P141-142)我国还多次在南海组织打捞发掘沉船,沉船中也发现了不少唐代福建地区产的瓷器[62](P70),甚至在遥远的西亚、北非也有福建瓷器的发现[61](P143-145)。 李知宴先生指出:“现在初步查清,唐代外销的粗糙陶瓷估计可能是泉州磁灶窑或其他沿海地区的窑场生产的作品。 ”[63](P55)根据国外文献介绍,唐代泉州的双系罐和四系罐在婆罗洲和马来半岛均有发现。[64](P188)韩槐准先生在文莱购得一口部稍残的唐青釉二耳樽,与安溪唐墓出土之随葬瓷樽,毫无少异。[65](P6)这些资料足以证明唐代福建瓷窑生产的部分产品是用于外销的。依托福州港和泉州港这两大港口,福建的瓷器源源不断地销售到世界各地,外贸的繁荣也推动着福建制瓷业持续向前发展。
除了外销外,唐代福建瓷器内销的应占多数。福州和泉州经济繁荣、消费市场广大自不必说,而建州、漳州的开发也不容小视。建州本就是福建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且是福建出闽驿路的重要中继站,必定会带动商业的繁荣。陈元光父子“开漳”后,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措施,漳州也开始逐渐繁荣起来。商业的繁荣,人口的增加,就意味着销售市场的扩大。福建的“市、墟、场、镇”日益昌盛,茶具、酒具及其他生活用瓷的销售不断增长。福建还在比较偏僻的地区设置了“上杭、武平、梅溪、感德、归德、大同、桃源、小溪、武德九场;永贞、黄连、归化三镇”[66](P177)为贸易服务,说明福建本地销售市场已大为扩展。此外,唐代厚葬之风盛行,瓷器已成为重要的陪葬器物,而且要求质量高、数量多,福建亦是如此。[4](P43)随葬瓷器的种类、数量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瓷器的销售情况。如:1958年清理福建闽侯杜武唐墓出土瓷器 21件[67](P192);1960年泉州市西南郊发掘的4座唐墓共清理瓷器 103件[68](P684-688);1964年在福清渔溪发掘的唐画像砖墓中,出土瓷盘口壶、瓷瓶等瓷器7件[69](P37)等。 这些墓葬出土的器物和唐代福建地区窑址的出土器物基本相同,应大部分都是从福建本地购置。而据不完全统计,在福建省发掘清理的87座墓葬中,共出土随葬品904件,绝大多数都是陶瓷器,其中有纪年的唐墓就有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咸亨二年(公元671年)和上元三年(公元676年)。[52](P153)
总之,唐代福建利用自身充足的水源、丰富的林木、良好的瓷土、较先进的制瓷技术等优质条件,大力发展制瓷业,实现了福建制瓷史上的第一次飞跃。可以说,唐代福建制瓷业是福建制瓷业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正是唐代的积累为宋元福建制瓷业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闽瓷逐渐开始闻名世界。
注释:
① 随着考古发掘事业的发展,数量还在增加。限于掌握资料,也有一些笔者未发现的瓷窑。
② 关于唐代福建陶瓷的外销,叶文程和林忠干先生在《福建陶瓷》中认为“福建陶瓷外销的数量有限”,曾凡先生在《福建陶瓷考古概论》中认为“五代闽国的瓷器大量外销是无疑的,唐代福建陶瓷也有部分外销”。唐代福建陶瓷外销虽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但据合理推测及相关发掘,应是有部分外销的。
[1]李辉柄.福建省同安窑调查纪略[J].文物,1974(11).
[2]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3]曾凡.福建南朝窑址发现的意义[J].考古,1989(4).
[4]卢建国.论唐代制瓷业的大发展[J].文博,1985(2).
[5]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1.3.
[6]卢美松.福建省历史地图集[M].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04.
[7]蓝浦,郑廷桂.景德镇陶录校注[M].欧阳琛,周秋生,校点.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
[8]张家,徐冰.福建建瓯东游下塘唐窖调查[J].考古,1994(6).
[9]傅宋良,张家,林忠干.福建建阳牛皮仑唐代窑址调查[J].江西文物,1990(4).
[10]冯先铭.三十年来我国陶瓷考古的收获[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0(1).
[11]孟原召.宋元时期泉州沿海地区制瓷业的兴盛与技术来源试探[J].海交史研究,2007(2).
[12]杨琮.建阳将口唐窑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1990(3).
[13]陈邵龙.福建将乐县积善唐窑发掘收获[J].文物,1959(9).
[14]林梓波,李建军.闽西北地区客家古陶瓷考察[J].江苏陶瓷,2009(4).
[15]叶文程,林忠干.福建陶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16]林忠干,王治平.福建建阳古瓷窑址调查简报[J].考古,1984(7).
[17]陈嵘.中国森林史料[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
[18]梁克家.三山志[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0.
[19]宋百川,刘凤君.山东地区北朝晚期和隋唐时期瓷窑遗址的分布与分期[J].考古,1986(12).
[20]栗建安.福建古瓷窑考古概述[C]//福建省博物馆.福建历史文化与博物馆学研究——福建省博物馆成立四十周年纪念文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
[21]陈万里.调查闽南古代窑址小记[J].文物,1957(9).
[22]傅宋良.厦门杏林晚唐、五代窑址及相关问题的初探[C]//福建省闽学研究会——厦门博物馆建馆十周年成果文集.厦门:厦门博物馆,1998.
[23]李家治.中国古代陶瓷科学技术成就[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4]祝慈寿.中国工业技术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
[25]陈娟英.厦门古代窑业的辉煌与失落[C]//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漳州市政协.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厦门:鹭江出版社,2008.
[26]陈显求,黄瑞福,陈士萍.公元六世纪出现的分相釉瓷——梁、唐怀安窑陶瓷学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1986(2).
[27]陈鹏,黄天柱,黄宝玲.福建晋江磁灶古窑址[J].考古,1982(5).
[28]漳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漳州市志[M].北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9]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76.
[30]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交通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
[31]张谦德,欧贻宏.瓶花谱点注[J].广东园林,1997(2).
[32]陆羽.茶经[M].卡卡,译注.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33]陆羽,陆廷灿.茶经·续茶经[M].民俗文化编写组,编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
[34]陈彬藩.中国茶文化经典[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35]冯贽.云仙散录[M].张力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
[36]张云.千年沧桑话建窑[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5(9).
[37]彭定求.全唐诗: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2.
[38]李昉.文苑英华[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9]杨子慧.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5.
[40]黄盛璋.唐代户口的分布与变迁[J].历史研究,1980(6).
[41]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2]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6.
[43]魏徵.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44]杜佑.通典[M].王文楚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
[45]翁俊雄.唐后期政区与人口[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6]陈景盛.福建历代人口论考[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47]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8]杨晶晶.唐代福建研究——以安史乱后经济与科举为中心[D].扬州:扬州大学,2013.
[49]朱维幹.福建史稿:上册[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5.
[50]戴显群.唐宋时期我国第一贸易大港地位的转换[J].海交史研究,2004(2).
[51]陈懋仁.泉南杂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2]曾凡.福建陶瓷考古概论[M].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01.
[53]朱杰勤.中国陶瓷和制瓷技术对东南亚的传播[J].世界历史,1979(2).
[54]廖大珂.唐代福州的对外交通和贸易[J].海交史研究,1994(2).
[55]陈叔侗.福州中唐文献孑遗——《元和八年球场山亭记》残碑考辨[G]//福建省博物馆.福建历史文化与博物馆学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
[56]卢美松.唐代福州的对外贸易[J].文博,2012(2).
[57]董浩.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8]鲁曾煜.福州府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
[59]康熙福建通志[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60]冯登府.闽中金石志[G]//历代碑志丛书:第22册.民国十五年(1926)吴兴刘氏希古楼刊本,1926.
[61]唐星煌.汉唐陶瓷器的传出和外销[G]//吴绵吉,吴春明.东南考古研究:第1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
[62]何翔,岳嵬.海瓷——南海贸易实证[J].中国海关,2012(9).
[63]李知宴.从唐代陶瓷的发展看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关系[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5(6).
[64]叶文程.略谈古泉州地区的外销陶瓷[C]//叶文程.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8.
[65]韩槐准.南洋遗留的中国古外销陶瓷[M].新加坡:新加坡青年书局,1960.
[66]唐文基.福建古代经济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4.
[67]黄汉杰.福建闽侯荆山、杜武南朝、唐墓清理记[J].考古,1959(4).
[68]许清泉,吴文良,王洪涛.福建泉州市西南郊唐墓清理简报[J].考古,1961(12).
[69]林声.福清渔溪发现唐画象砖墓[J].文物,1966(2).
(责任编辑:刘建朝)
The Investigation of Fujian Porcelain Industry in Tang Dynasty
WU Jiazhou
(School of Social History,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7,China)
The Fujian ceramics kiln in Tang Dynasty mainly concentrated in Jianzhou and Quanzhou areas,being wide distribution and concentration,mainly in firing celadon and having varieties of shapes and large scale.Fujian porcelain in Tang Dynasty had the advantages of water,forest conditions,good clay condition as well as advanced porcelain technology. With the population growth of Fujia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road traffic conditions as well as the simulative ofthe demand of alcohol and tea drinking porcelain,the Fujian porcelain in Tang Dynasty were continually developed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Most of the Fujian porcelain in the Tang Dynasty were sold to the mainland,and the rest were shipped to Quanzhou and Fuzhou port which were exported to all over the world.
Tang Dynasty;Fujian;porcelain industry;ceramics kiln
K928.6
A
1673-4343(2017)03-0068-07
10.14098/j.cn35-1288/z.2017.03.012
2017-04-19
吴家洲,男,福建三明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历史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