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 袁雅文
清明野外植物考察
湖南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 袁雅文
清明节放假三天,在我这个喜欢赏景的人的催促下,我们全家迎着朝阳驾车去浏阳踏青。
快抵达目的地的时候,我便迫不及待地打开车窗,任春风冷嗖嗖地拂过我的脸庞,直往脖子里钻。眼前,一座皇家城堡般的黄白色建筑在富有层次感的绿林中屹立着,屋顶的一排彩旗迎风飘扬。不等车停稳,我便跳下了车——如此美景,让我不禁啧啧赞叹:有山,有湖,有树,有花……
这里植被茂密,香樟、枫树、松树、桂树、向日葵、薰衣草……花草树木交汇在一起,散发着特有的清香,沁人心脾。风阵阵吹过,桃花、樱花的花瓣纷纷飘扬起来,在风中起舞,散落到地上,粉的白的,无不小巧精致,可爱极了。环顾周围,绿树成阴,光合作用一定很强,空气十分清新,我不由得猛吸了几口。
湖面上波光粼粼,比较浅的地方能看清湖底的石头与青苔。锦鲤们畅快地游来游去,背上映射着道道波光。湖边草地宽广,绿油油的嫩草把头探得高高的,让人产生在上面尽情打滚的冲动,却又不忍心去践踏那一方可爱的绿。我被一种树吸引住了,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它有点像柳树,纤细的枝条上却长着几簇白色的丝瓣,仿佛在迎风扭动着腰肢。
“小朋友,知道这种树叫什么吗?”
“不知道。”
“这个叫白檵木,是浏阳当地很有代表性的一个植物品种,现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引种。它可以做药呢,止血极快,对刀伤、烫伤疗效都很好的!再看看这个,你应该见得多吧?知道它的名字吗?”
责任编辑:吴新宇
顺着老爷爷的手指看去,一排排修剪整齐的紫红色的树映入我眼帘,是校园中、街道旁、小区里经常看到的那种,高度才齐我的肚子。我俯下身,仔细观察这种经常看见却从未在意的植物,叶片不大,摸起来像砂纸,长着一簇簇紫红色的丝瓣。
我灵机一动:“哦,我知道了。爷爷,莫非这个叫红檵木?”
说完,我直起了腰。
“没错,真聪明!浏阳也是红檵木的原产地之一,现在同样红遍了世界。这些红檵木只能算是孙子辈了,它们的‘爷爷’就在我们园里。爷爷带你去看看,好不?”
爷爷带着我们进入了一片红檵木原始林地。那里的每一棵树都比我高出好多。踩在软软的落叶上感到异常舒服。最让我震惊的一幕来了:在一棵早已空心的枯树上,竟然长出了新的枝条!枝条软软地垂下来,一根一根,搭在一起,像个帘幕,在阳光下摇摆着。
“枯木逢春,神奇啊!”爸爸不禁惊叹道。我没有想到,如此平常、随处可见的植物,生命力居然如此旺盛!看到大自然的奇观,我的内心荡起波澜万千!
这次“考察”真是收获多多。
编 辑 絮 语
雅文这篇作文固然写得不错,但我首先想表扬她的生活态度:热爱自然,亲近植物。
现在很多孩子,尤其是中学生,基本上都被繁重的学业负担所缚住,有限的一点休息时间又基本上花在手机、电脑上了。特别是在城市,越来越多的孩子不愿意下乡,不愿意去大自然中和动植物们打成一片。
我一直认为,去大自然中亲近动植物,在每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远远比阅读更为重要的事情。我们在倡导“亲子阅读”之余,更应倡导“亲子游玩”“亲子下乡”,父母和老师应更多地将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对动植物的认识,在大自然广阔而生动的课堂里,告诉给孩子们。
雅文最可贵的是,她在这方面有着相当高的主动和自觉性。第一段告诉我们,是在她“这个喜欢赏景的人的催促下”,此次踏青才得以成行。而雅文的父母不以学业为借口将孩子关在家里,而是全家出行以成全孩子的喜好,亦当赢得点赞。
接下来写在那位“爷爷”的指导下,对两种檵木的认识,行文生动细致。很有意思的一处是,她在通过仔细观察、机灵比对,从而猜出“红檵木”的名称时,她写道:“说完,我直起了腰。”那种自得的机灵劲便跃然纸上。
有点小遗憾的是,前面铺垫得那么好,但到写“枯木逢春”这一高潮部分时,稍显马虎。还有,结尾那一句实在是多余哦!